“鲍勃·迪伦是作为在当代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标志性人物,此次我们很高兴能将‘鲍勃·迪伦艺术大展’带到北京,与大众分享鲍勃·迪伦丰沛而深邃的艺术世界。希望在这特殊的2020年里,鲍勃·迪伦和其充满力量与希望的艺术创作,让我们思考世界,感知人间。今日美术馆作为中国最早民营美术馆之一,希望对公众的响应总在每一个‘今日’开始。愿我们大家像一颗滚石,永远年轻!”今日美术馆馆长张然讲到。
今日美术馆馆长张然 图片由今日美术馆提供
2020年7月23日,“鲍勃·迪伦艺术大展”预览及揭幕在今日美术馆举行,展览从鲍勃·迪伦作为影响世界的伟大音乐人、诗人、画家、雕塑家等这些身份为起点,聚焦了迪伦五十年视觉艺术创作生涯的几大重点系列作品:早期纸本作品、填绘留白系列、新奥尔良系列、铁艺、书写世界、平凡之路。这些作品展现了鲍勃·迪伦的多元身份,也见证了他的成长历程与创作脉络。伴随着现场还原其发迹的咖啡馆等诸多沉浸式元素,力图让公众在独特的互动体验中感受其里程碑式的传奇人生。
今日美术馆副馆长刘树慧主持活动 图片由今日美术馆提供
今日美术馆展览中心方宇辰进行现场导览 图片由今日美术馆提供
展览在策划上,今日美术馆学术副馆长晏燕讲到,更多的考虑了北京的受众,想要让大家了解鲍勃?迪伦的艺术人生,他的思想以及成就,鲍勃?迪伦不仅仅是美国巅峰性的文化人物,也可以说是全球巅峰性文化人物的代表,展览的策划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到这点。
“在北京我们希望此次展览能够成为一个文化事件,鲍勃·迪伦的创作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多,音乐、艺术、诗歌以及文化等等,所以展览面向的不仅仅是年轻人,也可以是时尚圈、文化精英、诗人、音乐家等,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鲍勃·迪伦,这样展览就可以进行横向的延伸,展览原计划是在今年四月份开幕,由于疫情的影响直到现在才和大家见面,虽然延期了很长的时间,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可以将展览做的更深入和细致。”
黑胶赠送仪式 图片由今日美术馆提供
沙子乐队演出现场 图片由今日美术馆提供
艺仓美术馆馆长余光照 图片由今日美术馆提供
音乐人老狼 图片由今日美术馆提供
音乐人张有待 图片由今日美术馆提供
为了延伸展览的意义,展览主办方之一上海艺仓美术馆牵头与太合音乐集团及旗下IndieWorks合作,联合推出致敬经典、翻唱鲍勃·迪伦黑胶唱片计划。7月23日当晚,主办方为此设置了一个充满仪式感的特别环节——艺仓美术馆馆长余光照先生携手太合音乐集团代表、 IndieWorks独立音乐联合体召集人刘瑾,及太合音乐麦田厂牌主理人同时也是参与本次黑胶唱片计划的音乐人代表老狼,一同将太合旗下六组音乐人亲笔签名的限量版黑胶唱片赠予今日美术馆馆长张然。今日美术馆希冀借由这样一种带有情感传递的方式,延续对鲍勃·迪伦的研究与探讨,激励每一个认真倾听生活的人,从此埋下蓬勃生长的思想火种!
从“格林尼治村”开始:沉浸式体验鲍勃·迪伦的艺术人生
此次展览占用了今日美术馆二号馆的两层展厅,一层展厅主要以鲍勃·迪伦的生平介绍为主,观众在这里可以了解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二层展厅更为集中的呈现了他在艺术上的成果和成就。
鲍勃·迪伦体验区 图片由今日美术馆提供
步入一层展场,首先来到的是鲍勃·迪伦体验区,在这里可以看到8分钟的鲍勃·迪伦生平介绍影片,观众可以对这位影响了无数人成长的艺术家超过五十年的创作生涯有了一个完整且浓缩体验。
接着来到下一个展厅,现场还原了鲍勃·迪伦1961年初次登台的格林尼治村“Café Wha?”的民谣舞台场景,以具有时代意义的历史图片作为线索,让观众可以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到沸腾与变革的时代对于迪伦创作至深的影响。
鲍勃·迪伦的人生历程始于美国中部北端的明尼苏达州铁矿石产区。他在1961年的冬季抵达纽约格林尼治村。该地聚集着爵士、民谣和蓝调音乐家,还有诗人和喜剧演员。约翰·克特兰和迈尔斯· 戴维斯等音乐传奇人物活跃于各家爵士俱乐部,而民谣歌手则在咖啡店驻唱,待演出结束后在观众中传递帽子或篮子以收取报酬。
格林尼治村现场
鲍勃·迪伦此行是为了追随他的偶像,民谣歌手兼社会活动家伍迪·格思里。在纽约城刚住了九个月,他就签下了一张唱片合同。十八个月之后,他在传奇的卡内基音乐厅演出的门票就一售而空。迪伦从各种音乐、文学和艺术流派汲取灵感,并将它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结合起来。无论这种结合是法国象征主义与芝加哥蓝调音乐的糅合、还是英国民歌与垮掉派诗歌的集成,鲍勃·迪伦都开辟出一种新方式,去思考一首歌可以做什么。
Café Wha 现场,图片由今日美术馆提供
"Café Wha是造就民谣音乐繁荣文化的众多酒吧和咖啡厅之一,也是年轻的鲍勃·迪伦初到纽约格林尼治村第一个登台表演的地方,展厅中完全还原了一个咖啡厅的场景和氛围,屏幕上播放的是年轻的鲍勃·迪伦演唱他的早期杰作之一《答案在风中飘扬》。
自上世纪60年代早期,迪伦作为歌手和词曲作家成名以来,现场演出就一直是他艺术表达的主要手段。他一年的表演高达一百场次,至今没有放缓节奏的迹象。
关于展场的设置,今日美术馆学术副馆长晏燕讲到:将艺术家生活、演出的场景复原,是为了让观众更好的了解鲍勃·迪伦人生的关键节点,比如咖啡厅的设置,就是为了观众身处其中可以感受那个时期的氛围和语境,并且咖啡馆也是当时非常重要的民谣场所,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音乐审美下,白人音乐关注在百老汇与乡村音乐,黑人音乐则是早期的节奏布鲁斯。他是向黑人学习布鲁斯,把黑人的音乐带到白人音乐中,与此同时,把音乐和文学结合起来,成为当时民谣抗议音乐的关键人物。后来他又和民谣决裂,走向了摇滚音乐,我们可以从他的音乐中,看到他对很多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警示,场景化还可以让我们更多的去了解时代。
在这一板块还展示了诺贝尔奖获奖资料。
“书写世界”部分 图片由今日美术馆提供
接着来到的是“书写世界”部分,这里展示了大量鲍勃·迪伦的歌词手稿作品,在其中可以看到,文字与图像相互结合,其在音乐创作中对于文字、画面感与音乐微妙平衡的追求让关于音乐的记忆变得更加立体。
《地下乡愁蓝调》系列现场
在一层展厅的最里面,播放的是鲍勃·迪伦作品《地下乡愁蓝调》系列,2018年,鲍勃·迪伦重温曾在著名的《地下乡愁蓝调》音乐视频中出境过的题词卡。这段视频拍摄于伦敦萨沃伊酒店背后的一条小巷子里,最初被用于彭尼贝克导演的鲍勃·迪伦1965年英国巡演纪录片《别回头》的开场。
“早期作品”到“平凡之路”:呈现一位历久弥新的艺术家
穿过楼梯,来到二楼,在过道可以看到一段影像作品,鲍勃·迪伦骑着摩托车穿行在公路上,在展场的墙面上还放置了一辆霓虹灯做的摩托车。
现场展示的霓虹灯
鲍勃·迪伦特别喜欢自己骑着摩托车行驶在公路上,展厅中穿插的影像,是为了让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渊源。今日美术馆学术副馆长晏燕表示,观众可以通过影像从鲍勃?迪伦的视角,去看美国的公路景观,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会有那么高的激情去创作音乐,“也就是说我们除了在现场感受艺术家的作品之外,还可以通过视频进入到艺术家身处的情境之中,与艺术家一起寻找诗和远方,视频中鲍勃·迪伦喜欢行驶在美国的61号公路上,公路的尽头是城市新奥尔良,这里也算是蓝调音乐的发源地。”
早期作品系列
填绘留白系列现场
然后穿过到一道门,来到了鲍勃·迪伦创作的早期作品和填绘留白系列作品部分,早期纸本系列作品中,展示了迪伦自1973年开始对于自我及外部世界视觉化的呈现。对此,迪伦曾说“绘画是我对周身混乱的梳理,让我发现更为纯净的世界。”而精选了迪伦作品集《填绘留白》的同名系列作品,则展示了在1989年至1992年迪伦在全球巡演中所创作的素描与绘画作品。这些画面来自于其对于世界角度各异的观察,也为观众对迪伦的创作理解提供了新的入口。
铁艺系列现场
铁艺系列现场 图片由今日美术馆提供
接着下一个空间展示的是艺术家的铁艺系列创作,鲍勃·迪伦以雕塑的方式呈现了自己童年的记忆碎片。对于在明尼苏达州一个矿业小镇长大的鲍勃·迪伦来说,钢铁的质感与机械的语言贯穿于其成长的记忆中,在此系列的创作中,鲍勃·迪伦将各种铁制用品进行拼贴与组合,呈现了当日常材料转变成为艺术作品时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新奥尔良系列现场
然后穿过“新奥尔良系列”就来到了此次展览体量最大的板块“平凡之路”部分,呈现了一些反复出现却各具特色的美式场景,通过对包括汽车旅馆、延展的公路、路边小餐厅等普遍化的日常意向进行表现性的描述,将客观世界与想象存在有机统一,在对于生命的强烈感触之中,勾勒出充满张力与希望的世界。
“平凡之路”现场 图片由今日美术馆提供
“平凡之路”现场
关于鲍勃·迪伦的创作,今日美术馆学术副馆长晏燕讲到,在观看和理解鲍勃?迪伦的艺术创作时,不能局限在艺术史的角度,更多的还是要聚焦在他对时代的看法、文化的看法以及对美国的看法。
“展览的六个系列,代表了鲍勃·迪伦作品的主要面貌,他的艺术创作是和自己的人生经历相吻合的,比如‘早期作品’系列,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鲍勃·迪伦在演出的时候发生了车祸,其住院期间画的画的简单速写,从中可以看到他作品的早期形象。‘填绘留白’系列是鲍勃·迪伦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创作的,由于演出他要旅居酒店,接触不同的城市和人,可以从中看到艺术家对社会的观察,‘书写世界’系列中可以看到歌词与速写并列在一起,细看的话会发现文字和画面不是一一对应的,在这里我们想要说的是艺术家在不断的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继而进行表达或者思考,我们看到的是他的艺术,更为重要的是要去理解他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又如何表达的。尤其是他的‘平凡之路’系列,是鲍勃·迪伦60岁之后才开始创作的,直到今天依然在持续,这就说明艺术家对于艺术是真正的热爱,他还是愿意用这样一种方式去进行表达,当然,我们在这其中也可以看到艺术家对自己的国家以及生活的热爱。”
“平凡之路”现场展示作品
展览的最后,播放着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1975年如日中天的鲍勃·迪伦拒绝了舞台巡演的想法,而是选择去到美国东北部的偏远场馆演出。他将演出的名字命名为“滚雷巡演”,他率领一群摇滚明星、诗人、剧作家和民谣歌手组成车队,走入盈尺小镇和老旧厅堂。当鲍勃·迪伦的国家正深陷经济困境、总统辞职和长达十多年的越战泥潭,他的演出展现出一个更美好的美国。
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今日美术馆学术副馆长晏燕表示,自己还是非常喜欢这种设置的,“以鲍勃·迪伦1975年滚雷巡演的影像作为展览的结尾,我理解是富有深意的。经过上世纪六十代美国不断的革新个民权运动的推动,美国的七十年代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消费文化的兴起,这个时代成为美国国力以及张扬民主与自由最好的时代,而对于鲍勃·迪伦而言,也是他艺术上以及身体精力上最好的时代,不论是创造力还是这种无拘无束的年代,都代表了他最艺术家的时代。影片正好节选鲍勃·迪伦滚雷巡演过程中,正在演奏重要作品《暴雨降至》的片段,也是这个自由时代高光的作品,它成为一种时代强有力的警示和寓言,作为展览的结尾,是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和深意的。”
鲍勃·迪伦(1941- )是一个启发世界六十载的文化符号。1961年至今,他已发布三十八张录音室专辑,累计为全球数百万人献唱。他的音乐毫不拘泥,形式多变。《答案在风中飘扬》(1963年)、《像一块滚石》(1965年)和《愁肠难解》(1975年)等代表曲目改变了文化史的轨迹,证明了流行音乐也可以成为伟大的艺术。
鲍勃·迪伦永久地改变了音乐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并于2016年因其“在伟大的美国传统歌曲中注入新的诗意表达”而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创作灵感来自社会和政治的不公、诗歌、文学、艺术、形而上学、变幻无尽的爱和怅惘,以及各种类型的音乐。他的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曲目可以直抵每个人的心灵,无论这些曲目是创作于上周还是五十年前。
所以,他是一位历久弥新的艺术家。
Dylan House会客厅 图片由今日美术馆提供
本次展览还同步推出了“Dylan House会客厅”,给予观众在观展后了解大师生活的又一独特视角,“Dylan House会客厅”中的每一件鲍勃·迪伦艺术大展相关衍生品为观众创造了一个“把艺术带回家”的机会,会客厅内限量版画均来自于鲍勃·迪伦原作授权开发,限量画册以及每一件衍生品均融入了展览中的经典元素,值得珍藏。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