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京沪画廊表面冷清下的多重探索

2020-05-06 10:00:13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疫情对画廊行业的影响究竟多大?表面的“冷清”是真冷清吗?各家是否在酝酿新的爆发点?

  4月末的一个非周末的下午,上海西岸画廊聚居区域门可罗雀,相比去年11月上海艺术季期间熙熙攘攘的场景,像是换了天地。


  疫情以后,本土或在国内设空间的海外画廊,如今预约制开放,面对当下可见的“冷清”表示,冷清只是暂时的,虽然受到疫情较大影响,但“运营得还不错”。“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画廊的展览内容上,做更有质量的展览,并探索线上交易。”香格纳画廊、安簃艺术空间等相关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说。


  虽然“冷清”二字,并非从画廊从业人员之口直接说出,但在当前全球经济下滑趋势下,原本就依托资本的艺术市场,“冷清”在所难免。从年初疫情到来,到香港巴塞尔线上销售的尴尬,再到海外疫情的爆发,多地艺博会取消、瑞士巴塞尔艺博会推迟到9月,似乎一切充满了未知因素。就画廊而言,在正常开放时间不确定、展期不确定,以及市场环境的多重压力下,愈加艰难。


  4月中旬,上海有几家画廊推出了新展,开幕之时多只邀请了有限的“亲友”参与,更多的爱好者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收看了艺术家的导览。这种从线下到线上的艺术展示方式,虽然孕育已久,但却在疫情期间全面爆发。但在传统的视角中,艺术展览来到线上,缺少了在场感,也有人在比较后直言,一些展览现场的布展优势和空间感在直播中难以体现。甚至有藏家直言,“网上展览的形式还不如发我一个pdf。”


image.png
没顶画廊开幕现场。


  这些反馈也提醒着目前艺术作品线上销售的模式,距离成熟尚远。但在目前的状况下,艺术品是一种非必要性消费,在藏家出门参与线下艺术活动意愿不强、线上销售遭遇技术壁垒、画廊也通过缩减开支等形式寻求暂时舒缓运营压力,等待度过寒冬。


  但是“寒冬”、“冷清”,甚至是“萧条”,是不是只是外界对画廊在当下销售业绩的一种推测?画廊不是上市企业,它不发布财报,各自的经营状况只有自己心知肚明。一般外界多从其代理的艺术家、展览的质量、参加艺博会的级别等可见因素,推测其经营状况。再者,画廊不是美术馆,它所依托的是藏家群而不是观众群,并不是画廊空间参观人数多,就是代表业绩好。但是此次疫情的影响自然是波及画廊行业的。“原本感觉5月可以恢复正常,但现在却说不准。海外的情况如此严重,货运也发生影响。11月上海的几个艺博会能否如期举行也充满了不定因素。但疫情总会过去,一切总会复苏。”一位画廊主说。


  疫情对画廊行业的影响究竟多大?表面的“冷清”是真冷清吗?各家是否在酝酿新的爆发点?


  本土画廊大多开放,多业态探索发展之道


  在上海大部分画廊开放一月有余,本土画廊中香格纳带有指标性含义,这间1996年成立的画廊几乎与上海当代艺术和艺术家同成长,如今在上海、北京、新加坡拥有4处空间,但目前仅开放上海西岸和北京草场地两处空间。疫情发生后,直接导致画廊原定展览计划的变动,同时线下博览会也纷纷取消或延期,所以“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画廊的展览内容上,做更有质量的展览。”香格纳画廊工作人员说。


image.png
香格纳画廊“缓存:从字母B到字母Z”展览现场图


  4月12日,香格纳画廊推出了2020年的首个全新展览“缓存:从字母B到字母Z。展览展出了旗下38位艺术家的60件作品,将展厅转化为一个临时的艺术“数据库”。其中一部分作品来自艺术家疫情期间的新作,还有一部分则是艺术家们过去的作品。新旧作品一起展示,也能看到艺术家在疫情期间的创作状态,以及新作品是否呈现出不同的思考角度。据画廊介绍,开幕后的反响比预期好。


  对于各家艺术机构都在打造的“线上模式”,香格纳为此次展览生成了“VR全景线上观展”,同时也做过以介绍作品为主的直播。但如同其他艺术展览一样,由于“在场感”和“仪式性”的缺失,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很难还原线下观展的体验感。画廊曾在空间关闭期间推出“艺术家云驻留”专题的形式,邀请画廊旗下艺术家以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介分享他们在非常时期的生活点滴,并以此同时创造画廊、艺术家和公众三方互动的机会。阅读这些文字再看香格纳的新展,或许对艺术家新作的出发点和诞生过程有更多理解。但自西岸空间开放后,画廊的立足点回到了线下展览。


image.png
没顶画廊,展览直播。


  在西岸的另一片区域,没顶画廊也在4月12日,推出了重新开放后的首个展览。该展是艺术家丁力在没顶画廊的第二个个展。或许是为了回应当前状态和凸显某种不同之处,展览将艺术家的工作室搬到了展厅,也就是说,疫情期间预约制参观者,极有可能在展览现场与正在创作的画家交流。没顶画廊在2014年成立,画廊的历史不算不长。但因为其创始人徐震本身是艺术家,所以在挑选和培养年轻艺术家、策划安排展览内容方面,带着特别的眼光和判断。这也让画廊的“标示”突出。


  疫情发生后,艺术行业面临很大的变动和调整。没顶画廊上半年的展览几乎都需要延期或者重新策划,上半年的博览会也取消或者延期。此时,画廊也鼓励艺术家利用这段相对比较安静缓慢的时间,更多创作更优秀更有力的作品。没顶画廊本身也在寻求发展,画廊在松江的新空间正在装修,计划于6月开幕。同时“没顶公司”也在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在崇明岛建“没顶公园”也在筹备中。


  没顶画廊方面也坦言,在全球大部分画廊无法在实体空间展示、经济也有下滑的趋势下,艺术品的销售肯定会有瓶颈,原先的运营模式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他们也在寻求突破。


  虽然画廊方面并没有详说“突破”模式,但近日在微信朋友圈一条频频转发的消息透露了一些端倪,“没顶公司”开始涉足艺术教育,首期推出艺术家和策展人课程。这一信息虽可以被多重解读,但最直接地理解是调动多种经营业态,也是对当下艺术市场状态的一种侧面的回应。


  然而,在没顶画廊的同一区域的马凌画廊却宣布,4月1日起暂时关闭上海西岸空间,但在闭馆期间画廊仍将不遗余力推动艺术家的个人项目和展出计划,搭建线上展览和销售平台。这除了告知画廊的活动并未暂停外,也释放出其在未来会重启的信号。


image.png
上海安簃艺术空间展览现场


  除了画廊聚集地外,一些隐于上海市中心的特色画廊也在4月中下旬悄然推出了新展。


  4月22日,位于上海静安寺附近的安簃艺术空间推出了今年第一个实体空间展——“空蒙展”。虽然为了防止人群大规模聚集,展览以低调的方式开幕,但依旧吸引了观众到现场观看。


  “上海,一向是一个给人安全感的城市,大部分观者都对疫情表示乐观,内心有一种被压抑了很久的激情在涌动,都盼着世界快点恢复原有的秩序。”安簃艺术空间负责人梅俏敏对澎湃新闻说,“安簃1月初策划的跨年展‘有间书房’第三季,展览日期为1月12日至3月4日。原定展览结束后,接着做相关个展,但这些计划都因为疫情做了调整,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通过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方式,多为艺术家搭建新平台,多为藏家提供新内容、新作品。恰逢在艺云公司免费为艺术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我们顺势推出了小程序,它是一个线上画廊和交易平台,和安簃实体空间可以互为补充。”


image.png
上海安簃艺术空间展览现场


  与其他画廊类似,安簃除相应延长了相关展览的展期外,并在微信公号上推出了“艺术家专访”和“安簃物事文化专栏”两个版块,并在疫情期间搭建起线上展厅版块。利用自媒体,空间照片,设计软件,视频合成等新媒体方式,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全面欣赏到艺术家最新的优秀作品,收效颇佳。


  除了上海外,北京798的一些画廊也在4月开幕了新展。798园区在疫情防控期间只开放一处入口,而且要求室内空间不可以超过15人,所以有些画廊门口还会出现排队等候入场的情况。而就一些画廊展览开幕当天的情况而言,虽然人流量相比疫情前有很大差距,但在当下背景下,还算显现了生机。


image.png
北京798内Spurs画廊展览开幕,因为疫情期间的防控措施,室内空间人数限制,画廊门口出现排队等候入场的情况。 SPURS Gallery首展CLEAN开幕现场


  但其中的Tabula Rasa画廊目前还是关闭状态,这是一家画廊仅五年的年轻画廊,原本今年计划将经营重点放在欧洲,并将参加多场欧洲的艺博会并在英国建立分画廊。然而。现在画廊已经关闭4个月了,博览会计划全部取消或者延迟,英国画廊建立也都延迟。画廊的负责人刘亦嫄也还在英国,“这对任何画廊都是灾难性的。”刘亦嫄说。“未来肯定会有很大的改变,比如2020年画廊的出版计划已经全部取消了。因为在印刷运输都成问题的时代,做纸质书突然变的不切实际了。博览会也会更加精挑细选,并会更注重线上的推广。”


  但好在,画廊一直有自己的微店,主要出售艺术衍生品,也积累了一些买家。而画廊代理的艺术家作品多在5万元以下,所以还有在线上销售的价格优势。预计5月会上线新开放的展览销售网站。


image.png
Tabula Rasa 画廊疫情闭馆前的展览,苑瑗个展《厚岸草》


  5月22日北京画廊周在迟到2个多月后将开启,这也让画廊工作人员的向下一个时间节点进发。


  国际画廊的“线上”“线下”之思


  近十年来,不少国外画廊也在国内开设空间,其中比较早的是常青画廊,这家1990年在意大利小城圣吉米那诺设立首个空间的画廊,在2004年将第二个空间设在北京798,其中一个很大的机缘是出于三位创始人与已故中国艺术家陈箴的深厚友谊。此后,画廊除了经营外,也承担着文化桥梁的作用。在疫情发生之前,常青画廊北京空间每年以举办两到三场国际艺术家的个展为主,去年在太庙和中央美院举办大展的安尼施·卡普尔,就是常青画廊代理的艺术家之一。此外,北京空间也多着眼于与陈箴、邱志杰、孙原&彭禹、庄辉等1960至70年代出生的中国艺术家长期合作,同时将中国艺术家带到世界。目前常青画廊也在意大利罗马、法国穆琳、古巴哈瓦那共设有5个空间,疫情的发生后这些空间几乎处于关闭或预约制的状态,无论是内部运作,还是国际交流活动均受到了较大影响。


image.png
常青画廊意大利圣吉米那诺空间,奈德科·索拉科夫展览“艺术家-收藏者之梦(一件美事)”现场,2020


  常青画廊北京空间公关销售负责人施金乐介绍说:“因为中国情况整体有所好转,常青画廊北京空间在4月初恢复开放,目前内部工作主要为下半年在国内的展览、艺博会与合作项目做准备;配合推进画廊其它几处空间整体的安排策略。在参加香港巴塞尔线上展后,目前新展览和全球博览会的规划仍在根据对疫情走势的判断做调整中;原本计划5月推出的中国艺术家个展,将会在原有展览基础上以多位艺术家项目联展的方式开展,同时与画廊周北京联合举办线上艺术家导览、书籍发布等活动。此外,画廊也针对现状在数字平台推广方面作出多方面尝试和完善,除了在官网推出每周更新的主题展厅,也发布以艺术家对话、工作室探访为主的系列专题视频”。常青画廊艺术家创作形式多以雕塑、装置和影像为主,对于作品在线上和自媒体平台介绍,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和挑战,“线上”作为与藏家保持互动、交流和品牌维护推广的辅助形式,实际较难根本上替代线下达成交易的成效。相对线上交易模式,施金乐认为,目前大部分客户还是较适应和信赖传统社交式的方式,通过对原作实际观感和体验,结合客观信息描述来最终衡量作品收藏价值。总体来看目前线上成交约占画廊总体销售比例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而在今年疫情在全球爆发的状态下,常青画廊对于选择参加的艺博会在综合预算,作品选择以及国际运输等方面的考量也更加谨慎和有针对性。


  同样在1990年成立的贝浩登画廊,在2018年下半年在上海外滩源建立了新空间。这也是其在亚洲开启的第四处空间,选择上海也是其看到了蕴藏的重大机遇。但因为疫情,贝浩登暂时关闭了巴黎、香港、纽约、首尔、东京和上海的所有空间。不过随着亚洲疫情控制局势的日渐明朗,贝浩登上海空间于4月30日带来艺术家群展“乐园”,而后5月7日将在其首尔空间开幕“克莱尔·特伯莱:手足”,但具体也将视疫情情况调整。


  目前贝浩登共代理了来自21个国家的50多位艺术家,在如今的特殊时期,网络成为了画廊与藏家保持联系的重要方式。其实在疫情发生前,画廊的数字媒体已经开发了包括关于艺术家艺术实践、展览的视频采访、虚拟观展等大量内容。而在全球空间暂时关闭,在线上推出了全新的项目“#Unlocked”,通过邀请艺术家担任社交媒体特邀管理员、艺术家罕见影像作品放映,以及工作室和居室探访、播客、推荐清单等方式,邀请艺术家分享自己的灵感来源,以保持画廊与公众的联结。


image.png
贝浩登(上海),村上隆在奇幻仙境展览现场。 2018 Takashi Murakami/Kaikai Kiki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摄影: 颜涛 图片提供:贝浩登


  就线上模式而言,国际画廊高古轩在2018年开始了线上计划,是画廊中启动比较早的一家。虽然在中国地区仅设空间在香港,但在线上推出了“艺术家聚焦” (Artist Spotlight)板块,每周专注推介一位艺术家及其作品。简单得说,每周重点推介一位艺术家并展示其一件作品,并在每周五早上6时(美国东部时间,即北京时间晚上6时)推出,此后仅限48小时内在高古轩官网上以公开价格独家销售。每件作品的专题页面上还会出现包括视频、采访、文章、艺术家的播放清单、推荐书籍及电影等诸多内容,让观众深入了解每位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和过程、灵感及其所受到的影响。


  “艺术家聚焦”项目在4月8日第一期,第一位艺术家是莎拉·施 (Sarah Sze),原本这些日子高古轩巴黎画廊将举办她的个展,但受巴黎市封城的影响而无法如期开放,她的作品也只能暂时停留在关闭的画廊内。


  “这种形式的暂停展览是前所未有的,艺术家耗时多年时间创作作品并筹备展览无法展示,这种失落触及每个人。我们讨论过将预定的展览以线上形式展示,但这并不是展览原本的构思。”画廊主拉里·高古轩(Larry Gagosian) 说,“我们需要一种让艺术家们不必做出妥协的解决方案。因此,这是我们面对的挑战——当这动荡的世界需要我们暂时闭门谢客时,你必须要创新并保持资源及策略的灵活性以此来支持你的艺术家们;而当市场动荡不安时,正是这精准性能让你渡过难关。”


image.png
高古轩画廊限时在线销售


  4月24日晚,“艺术家聚焦”板块推出的艺术家作品是珍妮佛·圭迪(Jennifer Guidi)今年的新作《我们的灵魂相连》,价格为25万美金。网站也同时提供了艺术家的展览信息、创作过程和作品多角度局部图。如果对这件作品有兴趣,则是通过邮件和画廊联系,但是这件作品在网上的售卖时间只有48小时。北京时间4月26日上午,当记者再打开高古轩网站页面时,这件作品下出现“sold”(出售)字样,也就是说这件作品已经找到了买家。


  虽然,对于这种“限时”出售的方式也引发了一些质疑,但画廊本质是商业机构,归根结底也只是其销售的一种方式。澎湃新闻记者此前就艺术的线上呈现也采访了策展人李振华,在他来看,“线上线下不是迭代,而是统合。未来线下项目和线上版本的优势需要各自体现。”这个观点也同样适用于画廊行业。


  “线上”会否改变艺术品交易模式


  疫情从1月发生至今大约100余天,从百余天的变化,预测未来画廊的走向也是为时过早。


  在采访中,也有多家画廊表示,“线上”是不得已之举,因为艺术品的售价普遍不低,所以并不太适合做纯线上销售,所以过去大部分画廊都没有放太多精力在线上。但目前看来,线上已是势在必行,只是画廊在线上推出的作品也大多材质简单、价格相对不高。


  而就目前画廊推出的“全景展”等方式,多还是依托传统的线上呈现模式,暂无特别亮点。这或也源于画廊的销售多在线下完成,线上多用于维护藏家、建立画廊形象。


  “一个长期立足线下体验的行业突然受到环境影响而要马上转变到线上模式,如果表现不尽如人意,也属正常。所以疫情影响下画廊的线上模式是大多是突然而为之,目前是转战线上发展的过渡期,‘线上’对画廊真正意味是什么,还需在未来论证。”策展人、WHYNOTTHINK咨询创始人王懿泉说。


image.png
工作日的798画廊区


  疫情结束后,画廊市场将会如何发展?王懿泉认为,“疫情之后,画廊所代表的一级艺术市场会更加细分、更加清晰化,可能将出现以收藏、投资、消费等不同目的、不同价格区间分隔的多元市场分化。而线上展厅及线上销售这一模式的出现,也会让艺术品交易从‘艺术–社交–交易’简化为‘艺术和交易’。”而在疫情期间,不少画廊也给了旗下艺术家、藏家和自己一些时间。“正如在这段特殊时期,艺术家们受到居家隔离的限制,却更能够专心致志地创作作品,与之前快速浮躁的社会发展节奏相比,这种慢下来的生活确实能够让平时忙碌的人们可以有更多时间去思考。”贝浩登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也讲述了画廊的历史,“1993年,当艾曼纽·贝浩登将达米恩·赫斯特与莫瑞吉奥·卡特兰的作品带到日本横滨参与日本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时,在那里第一次结识了年轻的村上隆。第二年,画廊便在纽约的格拉梅西国际艺术博览会上展出了村上隆的作品。那是艺术家首次亮相于日本之外的国际舞台,也是其与贝浩登展开长期合作的开端。”


  这是一家画廊在初创时期培养和选择艺术家的故事,时隔近30年,尤其是疫情之后,类似的故事有没有可能再被书写?而疫情的影响也是多领域的,并不仅仅是艺术行业,未来是不是大家生活习惯,甚至思考模式以及价值观都会有所改变?就以艺术行业而言,会不会以新颖的方式和艺术家合作展览,如今也充满了未知。


  本文图片由画廊提供或来源于相关画廊官方网站。原标题:京沪画廊观察:表面“冷清”下的多重探索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