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感知是艺术家对创作对象所形成的对艺术审美或艺术形态的感性认识,在对创作对象持续感知后,上升为艺术家创作的前心理动机和创作倾向。对于画家而言,艺术感知通常是通过艰苦的训练而获得的眼、手、心的默契合谐的个人体验,画家通过体验来寻求自己的艺术个性、艺术语言,继而确立个人作品的精神价值。
在认可了后现代语境中抽象表现主义对现代绘画的终结后,绘画已不可能再回到完整的形态学和语言学的状态,艺术走向了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反叛和颠覆。一切现成品可以为我所用直接进行创作,在它成为艺术作品的同时,其实是当代艺术发生的前奏,也是艺术史逻辑的结果。怎么画、画什么已不是关注的命题,“什么是艺术”是当代艺术关注的新命题。当代艺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是艺术本身的拓展和延伸,艺术本身似乎只是充当了媒介作用,如颜料、材料、物品、行为、身体等,艺术的边界变得更加宽泛,并更具有社会学层面的指向。
美术理论家和艺术批评家在关注当代艺术的时候,时常将其作品放在艺术史中,以形态学的考量方式去分辨、判断这个艺术家的作品是具象、抽象、装置艺术,还是行为艺术,是古典、是现代,还是后现代。值得注意的是,当代艺术家创作作品时,首先是从艺术形态入手,而不是从艺术感知入手。如一个装置艺术家通常不会使用传统绘画材料进行表达,行为艺术家同样只关注行为的场域能效,有些艺术家甚至缺乏前创作经验和艺术史常识。艺术史就是艺术样式、艺术概念或艺术符号的发展史,在选择艺术样式或艺术概念的同时就似乎选择了艺术史的切入点,艺术的表达也是艺术概念和选择艺术样式的表达,艺术史被概念化了。这些作品通常被艺术家个体当做原创作品。这是被批评家认为是挪用、套用或抄袭作品的原因,在他们看来,这些作品的创作观念因没有个人的前经验感知的介入,曾经被某些国外艺术家使用过,或和他人的创作观念雷同而不具有艺术史的价值。
当代艺术在形态上通常可以认为是装置、行为、影像及包括有明确问题指向的当代绘画、观念摄影、观念雕塑。谈论当代艺术首先必须涉及观念问题,缺乏对当代社会现实思考的指向性、问题性、批判性的艺术,往往会被认为缺乏当代性。显然,技术已不是当代艺术的唯一必要手段,可以弱化甚至可以抛弃,但是掌握某些艺术经验至少可以让艺术家的感知更为敏锐,为艺术创作提供创作动机。
卡西尔在其符号学思想中说道:“认为只有人类理性才是通向认识实在的途径是不真实的,应是人类的心灵,也就是说它的全部功能和冲动,全部想像力、情感意志和逻辑思维,是它们建起了一座沟通人类灵魂和实在的桥梁,并决定和塑造了实在概念。”从卡西尔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有艺术冲动和艺术感知才可能引发艺术概念的产生,而艺术的冲动、情感导致艺术家持久而强烈的判断,最后艺术家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艺术样式和艺术符号去完成自己的期待观念。由此可知,一个艺术概念的产生可能并不是在确定形态划分后再由感知产生,而是艺术家在强烈感知后才决定使用某些艺术概念和艺术符号,比较能够表达准确的指向。这一点清代石涛在其《话语录·尊受篇第四》中也有阐述,即“受与识,先受后识也。识而后受,非受也。”
艺术形式的更迭是有序和无序的交替。艺术感知是激发无序产生的力源,是对有序的反抗,对约规概念和符号系统的挑战,是新的艺术样式产生的前经验。样式符号系统的超越开始于艺术家敏锐的永不停歇的艺术感知。在中国当代艺术因原创问题被困扰和质疑的同时,对艺术感知的再认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编辑: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