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图/取自THE ART NEWSPAPER
作为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美术馆建筑,卢浮宫(LOUVRE)广场内的玻璃金字塔一直都是国际认知的巴黎象征。而在巴黎市民的眼里,对于它的评价则是高度两极。时值落成30周年(1989/03/30启用),卢浮宫馆方透过了一个有趣的点子将金字塔重新介绍,并且再度引起热议。
建筑师贝聿铭与玻璃金字塔。图/取自THE ART NEWSPAPER
喜爱这座玻璃金字塔的人,认为它带给了艺术殿堂新的思维和气息,为原有的古典馆藏与建筑打开了时代对话的契机。讨厌它的人认为,这样的建筑简直是「少女面容上的一道疤」。非法裔的建筑师贝聿铭,在法国人的情感中心打造了一个非古典的建筑,并且搅乱了经典作品需要的典雅氛围,实在是一件难以忍受之事。
艺术家JR与团队。图/取自THE ART NEWSPAPER
然而无论褒贬,随着现代人国际旅游的频率增加,也由于馆方各方面执行与规划上的成功,卢浮宫在2018年的参观人次超过了1000万大关(玻璃金字塔建立前约为350万)。在这当中将近三倍的人次变化,玻璃金字塔的指标性也扮演了相当的角色。去巴黎旅游似乎总该进到卢浮宫参观,进到卢浮宫几乎没有人会不与玻璃金字塔合照。即使对于这个「与古典风格截然不同的建筑物」有着不同看法,不可讳言的是,它所带动的附加价值(无论在经济上或精神上)的确已是卢浮宫重要的一部分。
艺术家JR的大型装置艺术。图/取自艺术家TWITTER
在上周五,法国著名艺术家JR(Jean Rene)在卢浮宫广场展开了一个巨幅的拼贴装置艺术。邀请到了约400名志工与50人的工作团队,用四天的时间在院内贴上了印刷纸条。在超过2000幅、每幅超过10公尺的纸条上,JR以数位运算组成了一个视觉错置的大型透视空间。将卢浮宫内17,000平方公尺(183,000平方英尺)的范围做了一次神奇的运用。在角度适当时观看,会显示出玻璃金字塔的向下延伸,让观者感受到它的「底部」仿佛来自一座巨大的白色采石场。
艺术家JR的大型装置艺术(俯瞰)。图/取自艺术家TWITTER
艺术家JR表示,在制作这个巨大的拼图的过程中,团队是看不见全貌和进度的,这让制作的难度大大增加。而随著作品一步步地完成,团队就像「孩子们看着金字塔在我们眼前成长一般兴奋」。而完成后的作品也如同JR所期待地,为参观者们实现了有趣的想像及视觉经验,并且揭开一个「大金字塔的秘密」。
艺术家JR的大型装置艺术(开放一天后)。图/取自艺术家TWITTER
然而近年来的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甚至当代艺术,通常都会具备一些意外的成分在其中。艺术家JR在这个计画中选用纸张而非其他材质时,想必就预料到了这件装置的结局。
它在开放一天后就被弄破了!(而且破得很彻底。)
艺术家JR的大型装置艺术(开放一天后)。图/取自艺术家TWITTER
不过对于作品的保存期限,艺术家JR似乎显得相当放得开。艺术家JR的TWITTER帐号上分享作品破碎场景时,一并写道:「图像如同生命,都是短暂的。一旦完成了,就具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太阳晒干了胶水,而踏在上面的每个脚步都在撕碎脆弱的纸片。这是完全是一个关于志愿者、参观者与纪念品捕手共同完成的过程。」 JR将「破碎」视之为作品完成的必然步骤,为这个大型而短暂的计画留下了豁达的注解。
艺术家JR的大型装置艺术(傍晚)。图/取自艺术家TWITTER
作为世界前十大美术馆,卢浮宫与JR的这个计画可以称得上相当成功。无论是就周年纪念、当代与古典对话、视觉性甚至话题性都展现了巴黎这座城市的艺术实力。不但让美术馆与艺术家成为镁光灯的焦点,同时也扩大吸引了许多非艺术背景的参观者关注。此项目的概念并不复杂,但确实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美术馆严谨而开放的经营模式做为支撑。卢浮宫在玻璃金字塔落成三十周年的时间点,再次地展示了文化政策对于一个社会群体的价值。深究其幕后,的确是台湾艺术产业值得借镜的一个优秀案例。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