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中国当代艺术的“四十年”

2019-01-04 15:30:18来源:《美术报》    作者:邢千里

   
中国当代艺术的诞生和成长不但是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也从各个方面体现和折射出中国四十年来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种种生态。

  中国当代艺术的诞生和成长不但是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也从各个方面体现和折射出中国四十年来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种种生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革开放和当代艺术是紧密联系的有机体。


  中国当代艺术对处于巨大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种种变化做出回应,并以自己的方式融入到这场变革之中,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另一方面,从艺术自身发展的轨迹而言,中国当代艺术似乎同样存在着变革与转型的迫切性问题。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战略下,这种谋求文化自尊的冲动转变为建立文化自信的努力。改革开放不但直接催生了中国当代艺术,更为其提供了丰沃的创作土壤和鲜活的灵感来源。虽然饱受争议,特别是对于西方现当代艺术形式和观念的拿来主义式的模仿,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巨大成就之一的中国当代艺术,在这个充满质疑和自我质疑的过程中,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量变到质变,展现了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如果说变革、转型是中国新时期政治经济的必然选择,具有无可置疑的合法性和迫切性,那么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来说,一味地强调和迷恋变革、转型则是另一种形式的盲目和冲动。历史地看,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百多年前困扰我们的中西方文化艺术的体用之争时至今日也没有彻底解决。事实上,两者之间融合的必要性和合法性至今仍然充满争议。“体用”之争这个命题本身也体现出一种非理性色彩。但“变革”、“转型”听上去如此紧迫和应景,让不少艺术家和理论家都趋之若鹜。转型本身成了目的,变革成了一种标签和符号,标榜着一种态度和当代性。


  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的实践在大量的探索、曲折和争议中逐渐趋于理性。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本民族传统土壤和文化基因的重要性,西方现当代艺术不可能成为中国艺术家们的最终归宿。真正的文化自信首先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中国当代艺术“转型”的前提是时代关怀与文化独立。刻意地回归传统或者一味仿效西方均不足取,为转型而转型更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同样,当代艺术的生长也方兴未艾,充满着许多未知的挑战和无限的可能性。从表面来看,它关系到一个国家民生和审美的现实问题,从深层来说,又是一个民族文化格局与精神重建的历史课题。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