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复兴
《早恋》这本长篇小说,是在1985年的夏天写的。前些日子到山东,碰到几位中学里的老师和校长,聊起天来,说起当年他们读这本《早恋》时的情景,那时候,他们还是校园里的中学生,转眼之间为人师为人父了。
无疑,二十八年之后,遇到当年的读者,让我感到格外的欣慰。我不认为这本书写得多么的好,但在二十八年前,正值国家的改革开放初期,一切百废待兴,各种思想纷至沓来,“早恋”还真的是一个禁区,被一些老师和家长视为洪水猛兽。而正处于青春期又恰遇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学生,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以及心理,都需要这方面的文学作品,给予他们以滋养和宣泄。《早恋》这本小说,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自然,在这样的背景下,它的出版,命中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甚至书稿在印刷厂印制之中,因有人告状而被迫停机。本书初版的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和它的责编吴光华先生,给予了这本书极大的理解、支持和据理力争,这本书才历经波折,得以出版,首版印制八万册,是个不小的数字。特别要感谢吴光华先生,为了这本书的出版,和出版社的领导吵翻而被穿小鞋多年,受了不少委屈和不公正的待遇。现在想起二十八年前这些往事,年轻的读者会感到有些小题大作,甚至是天方夜谭。但对于我,回想这些啼笑皆非的往事,对吴光华先生充满了感激之情。
此后,这本书一版再版,二十八年之后,能够再次出版,心里感念着当年关心并支持这本小说的很多人。这本书在收入“北京长篇小说丛书”时,是请汪曾祺先生题写的书名,显示了一位老作家对于晚辈以及更年轻一代的感情。这本书处于非议的漩涡的时候,首先关注这本书的是评论家、原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洁泯先生,他在《文汇报》上率先发表评论文章,给予这本书以极大的支持,尽管当时我和他素不相识。而今,两位先生都已作古。
二十八年已经过去,但往事不该如烟而逝,记住这些给予这本小书理解与支持的人,不仅为表达我的感情,同时,更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留下的影子和轨迹,看到时代真是发展得非常迅猛而不可阻挡。
《早恋》写作之前,我常常到中学校园里去,和中学生有过广泛的接触。那时候,他们把他们的日记、同学之间的信件,以及他们自己办的刊物,都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任何写作都是这样,自己生活的难忘经历,生活的第一感受的敏锐,生活的直接素材的丰富,都是写作之前必备的基础,这是一个常识,并不深奥复杂。尽管我们的时代和文学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但这样的一点基本的常识,在任何时代和任何文学中,都是恒定不变的。
想起这样的创作过程,对曾经给予我过帮助的同学老师,以及读者,心里充满温馨和感激。记得去年的中秋节,一位当年读过《早恋》的读者,从常熟来北京出差,带来满满一筐她家乡阳澄湖大闸蟹来看我。二十八年前,她只是一个十六岁的江南小姑娘,在读初三。和有些反对看《早恋》的老师不一样,她的老师向她推荐了这本当时引起波动的《早恋》。大概书中的内容和她那时年龄的心情很吻合,她读后很激动,给我写来了第一封信。就这样,我们竟然通信了整整十六年。十六年来一直坚持着最原始的手写的通信方式,让我自己都觉得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这是写作给予我的额外馈赠。在和他们的交往中,我越发感到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面对新的生活的时候,除了学习考试方面的压力之外,他们的思想感情上的困惑、迷惘和追求。“小轩愁入丁香结,幽径春生豆蔻梢”,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感情的产生,是很正常的,是一个孩子青春的觉醒。“早恋”一词,含有我们时代转型期特有的含义。《早恋》,就是这样一部关于情感方面的书,而感情始终是创作的核心。如果前面说的生活是《早恋》写作的基础,情感便是它写作的血脉。任何一种写作。都无法离开这样两种条件,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可爱的同学帮助我创造了这样的条件,让他们的感情激活我早已经不再年轻的感情,让他们的血脉在我的小说中流淌。
当我重新读了一遍 《早恋》,我为自己二十八年前能够写出这部小说感到奇怪,我在问自己:现在我还能够写出来这样的小说吗?真的,我竟然为自己而感动,为我的小说,也为我自己曾经拥有过的那一段生活和情感。
(编辑:李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