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by:艺术家Alessandro Bavari
单身机器
我对单身的定义并非指普通意义上的情感状态。在我看来,单身者并不一定就是那些没有男女朋友、没有丈夫妻子、没有性伴侣的陪伴而独自生活的人。它更多地是指这样一种人:即便处在某段所谓的恋爱关系中,仍有自己的特权,仍可以支配自己的自由。这样的形象强调的是自身的独立性,他享有完全的自主性。这种契约的期限并非不确定,反而是确定的,只是它可以更新,这是当然,但更新不是强制性的。
在两性关系中,把自己打造成一台单身机器,可以尽量避免在结合的状态下出现不可分离的熵。失败的关系或是建构得很差的关系常常都是遵循“无—一切—无”的模式,这样的两性关系在日复一日中逐渐变得摇摇欲坠。而我,更倾向于“无—更多—很多”的模式。
“无—一切—无”是主流模式:我们相互分离,互不相识,我们遇见,我们陷入一段关系,对方成了一切,不可或缺,成为自己生存的度量衡,成为自己思想和存在的计量器,成为自已生命的意义和无处不在的伙伴。然而熵一直在发挥作用,渐渐地,对方变得恼人、碍眼,变得让人疲累、厌烦,变成让自己受不了的人,最后竟成了需要排斥的路人,离婚来助推一——常常伴有暴力——于是一切又成了无,甚至还多了一点恨……
“无一更多一很多”的模式也是从相同的地方开始:不知道对方存在的两个人,他们相遇,然后基于轻情欲的原则建立关系。从那时开始,日复一日产生的是一种积极性,也就是“更多”——更多的存在,更多的扩充,更多的愉悦,更多的安宁。当这一系列的“更多”积累到一定量时,“很多”就会出现,意味着这种按照唯名论方式而定的关系已经达到了优良和丰富的状态。因为唯一的规章就是没有规章,所以只存在个案,每个人只需按照自
已的特异体质构建不同的计划。
在第二种情况下,单身者会有所变化。单身式的行为方式不承认结合。两个人被牵涉到某个三角关系之中,双方因为所谓的第三方的爱而宣布他们之间关系的死亡,这种行为,是单身者所厌恶的。在大部分情况下,消极性并非与两性关系中的双方都有关系,而只是其中的某一方,根据动物生态学,这一方死在了最强大、最具决定性和说服性力量的压制下一一这与人们通常认为的不同。
双方特性若被完全糅合在一起,那么这种糅合体维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否认。有时,在持久的神经官能症的影响下,包法利主义可以伴随人的一生……但是,在进入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在构成生活本质的点滴小事之间,现实正在有规律地啃食这幢柏拉图式的概念大厦,也就是传统两性关系的基石,最终建立起来的只是一个泥塑的巨人,一个仅靠童话故事维系的幻象。因此从“一切”又回归到了“无”。
【注】:本文选自米歇尔·翁福雷《享乐主义宣言》
译者:刘成富 王奕涵 段星冬
(编辑:王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