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杰
《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杨杰著, 作家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2.欠揍的小屁孩儿
欠揍的小屁孩——这是说我自己呢,当然,主要是指两三岁到四五岁的我。
那时候一大家人在一起住,我是最主要的开心果,宝贝着呢。最宠我、最放纵我的,要数奶奶,她是我的第一靠山,爷爷紧随其后,是我的第二靠山。
先说说一些欠揍时刻吧:
睡觉:夜已经深到不知几点了,我从睡梦中醒来,哇哇大哭,我要找奶奶。爸爸妈妈当然哄我说爷爷奶奶睡了,明天早晨再找,我说啥也不行,哭得个惊天动地。没多久,奶奶打发姑姑过来问,这是怎么了?听说我要找奶奶,奶奶在那边的窗口喊:赶紧抱过来!于是,我成功地转战到奶奶屋里继续睡。这个把戏我不知道重复过多少次,有时候是从爷爷奶奶屋转战到二叔的屋里,有时候一夜就转移两次。我一哭,一大家子人就别想睡消停。最欠揍的是,我当时已经有了记忆,我恍惚记得当时心里在想:我再哭大声点,爷爷奶奶就会过来抱我![NextPage]
吃饭:现在姑姑还常常取笑我,说我小时候最能折腾人。那时候我吃饭要在碗上堆个“小山”,喝粥要满到往外溢,吃饼要最大的那一张,还不能掰,要不我就哭给你们看——反正有人心疼!而且我吃饭的碗是专用的,我现在还记得,是一个绿色带花的小瓷碗。当时虽然住在一个大院里,但分三处开伙:爸爸妈妈、二叔二婶、爷爷奶奶老叔老姑,我是游民,但不论“游荡”到哪里,都要用我的绿瓷碗吃饭。有一次二叔不小心将我的碗打了,呵,这可成了一个大事件,我无论如何都不吃饭。最后,竟是二叔专门坐车去市里买了个碗——车费够买好几个碗的!这事儿二叔“耿耿于怀”好多年。
玩耍:我的玩简直是为所欲为。想要什么,不给的话,就没完没了地闹,直到答应我为止。还不让别人说,比如,我有一次扯着背心裹住膝盖,二叔只提醒了我一句,我就哭起来,一定要让奶奶打二叔一顿才行,奶奶没办法就真“打”了二叔一下,长大了才明白,那是做给我看的。还有一次,我玩腻了,非要让奶奶背着我,但奶奶有气管炎,身体很虚弱,邻居都说不能背,我就是不依不饶,最后奶奶还是背了。那之后半年,奶奶就去世了,现在想来,这件事情最欠揍!
奶奶去世,是一个重大的转折。那时候我才五虚岁,还能记得奶奶葬礼的情形。我当时还不大明白,最宠我的人走了,我最硬的靠山不在了。没有奶奶撑腰,其他人就不那么惯着我了,我也乖了不少。紧接着,妹妹出生了,到了夏天,妹妹才几个月,家里没人带孩子,我就成了妹妹的保姆,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
因为我撒娇耍赖的时刻,已经有了记忆,还朦胧记得当时的心理活动。所以我很擅长和爱哭闹的小孩过招。
一、哭是武器。我心里清楚的很,小孩子哭,除了饿了、困了、身体不舒服或者受伤,最常见的就是把哭当作武器,逼迫大人就范。这个时候,如果像我奶奶一样,不加识别地支持,就会越来越娇气,凡事都要挑战规则,很难缠。
二、对哭闹的免疫力。后来,我再遇到像我当初一样欠揍的小孩,当他提出不合理要求,不论怎么哭闹,我都不会答应,心里还很得瑟地想:你玩的把戏,姐姐我几十年前就玩过,哼!倒也不会真的揍他,我向来反对武力解决问题。小孩子的招数有限,让他都使个遍,如果他见怎么都难以达到目的,才舍不得那么多眼泪呢!
三、第一逆反期。一般说来,从两岁到五岁之间,孩子处于第一逆反期。这时候的小孩通常逆反心理很强,故意反抗,执拗,任性,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不听话。这时候的孩子很喜欢说“不”,对某件事情也会固执,比如要求爷爷喂饭,换个人就不行。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