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采茶剧羊城闹金秋

2009-10-02 18:06:29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

   

  嬉笑怒骂,亦庄亦谐。欢快、调皮的采茶剧歌舞拉开一连七天的红船大戏的序幕。

  昨天,秋日的阳光明媚,洒落在三面环水的星河湾·海怡半岛这艘“红船”上,显得更加红艳,正在上演的是韶关采茶剧——“闹金秋”。

  “一般在节日啊,我们就喜欢用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用不同的角色来表现自己高兴的心情。有花旦,有丑生,每个角色都出来了……”戏中的“媒婆”——演员龙永莉演后解说“闹金秋”。龙永莉说,在当地,许多人都会唱采茶调。“我们唱的都改良过了,当地人唱得比较土一点,很老式,很民间,调子变化不多,似乎是一个调子,自己想到什么就唱什么。”她说,国庆这天能在广州演出,特别是环境那么好,她很激动。

  “戏就应该这样演。他们带来的歌,带来的舞。就是他们的山,他们的水。”一位观众对记者说,在广州能看到如此原汁原味的采茶剧很难得。红船大戏的位置与河相望,演出期间,常吹来一阵江风。

  “我们这次来了二十多演员。”广东韶关市采茶剧团副团长冯寿忠对记者说。他们剧团自1956年建团至今,演出的节目90%以上是客家歌舞,每年下乡演出不少于五六十场。冯寿忠说,如果是客家人,在多年感受和熏陶下,三十岁以上的绝对会唱采茶歌,“我们的剧种在当地有土壤,下到农村时人山人海。我们的戏比较淳朴幽默,演绎的又是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劳动生活、风土人情等现代农村题材的故事,很贴近,所以群众很喜欢看。”

  采茶戏是广东六大剧种之一,产生于粤北。客家地区,是在粤北山歌和民间山调的基础上,吸收赣南和湖南益州民间艺术精华创造而成的地方民间主要戏曲,渊源可溯至唐宋,盛行于明代嘉靖期间,粤北采茶戏因多以旦、生、丑三角色表演,俗称“三角班”,又叫“唱花鼓”、“唱花灯”,音乐风格活泼明快,以锣鼓管弦伴奏,唱腔音乐则主要融本地的山歌调民间说唱和风俗音乐为一体。

  这次的“红船”大戏,是《羊城晚报》发起的映象岭南——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的首场。国庆期间,搭建在毗邻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的星河湾·海怡半岛的“红船”舞台,将免费上演广东八大地方传统戏剧,邀请市民观看……

  现状:只有20%年轻人看过采茶剧

  1986年韶关成立了一间艺术学校,设有采茶剧表演班。但只培养了两届,到2005年解散了。“我们现后备力量主要靠自己从社会上、学校里招些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引进了一些江西的表演人才过来,还有广西、湖南的。一般的角色要培养一年多,真正成角起码要三到五年,才立得起一个角色”。

  冯寿忠还说到,有关部门曾在韶关地区做了一个调查,年轻人只有20%看过采茶剧。“而且我们团当地演员只占了三成,另外七成是外地的”。冯寿忠深叹一声:“采茶剧再不培育,可能很快进博物馆!”

    (编辑:李明达)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