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重头戏之一的湘剧《李贞回乡》,在入围国家文化部“国家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奖之后,该剧在日前进行的湖南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评审活动中,已获得专家团全票通过。据悉,湖南省湘剧院经过两年多时间准备这台剧目,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向中宣部申报参评国家舞台剧精品工程奖。
古稀大爷送“贞妹子”豆豉辣椒
从2006年湖南第二届艺术节之后,湖南湘剧院开始策划创作精品剧目,院里领导邀请省内知名作家聚会,并向各路编剧高手发出“英雄帖”,经过专家的几轮筛选,由著名编剧盛和煜创作的现代湘剧《李贞回乡》从20多个剧本中脱颖而出。
在李贞的家乡浏阳举行首演仪式时,李贞出生地――浏阳永和镇小板桥乡的村民大老远赶来观看,演出现场,乡亲们被故事情节感动得热泪盈眶。80多岁的张清民大爷在孙子的搀扶下,颤抖着双手,将一瓶自己特制的豆豉辣椒放在扮演李贞的演员王阳娟手里,“咯是贞妹子做细伢子的时候最喜欢呷的,你拿着!莫给别个呷哒哟!”
老人好像还没有从剧情中走出来,他用李贞将军的小名“贞妹子”直接呼唤王阳娟。一位村民将收藏了多年的几块小巧别致的菊花石献给了参演的演员,家乡父老用特殊的质朴的方式来表达对李贞将军的爱。有些村民还直接找到湖南湘剧院的领导,希望再来李贞家乡多演几场。据介绍,该剧剧组已深入城乡、社区、厂矿、剧场演出了50多场。
越剧家乡人如痴如醉品湘剧
湘剧《李贞回乡》于今年5月参加了由国家文化部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地方戏(南方片)优秀剧目展演。在去杭州参演前,剧组演员有些忐忑不安:杭州是越剧的故乡,听惯了越剧的观众在欣赏湘剧时会不会出现“口味不适”状况?从现场观众如痴如醉的神态中,湖南省湘剧院院长魏俭找到了自信,“我们尝试在传统湘剧中配置一些与时代脉搏相近的艺术元素,这种配置就跟湖南的口味虾、臭豆腐、浏阳豆豉一样,原材料依旧是‘湘’字号,只是某些调料有些改变而已,不影响口感!”
在剧中,新改编的《浏阳河》背景音乐令人倍感亲切,水车、磨坊、湖南古民居、菊花石以及古朴的服饰,给人真实、自然之感。现场的一些观众伴随节奏轻声哼起了《浏阳河》,观众被“浓香扑鼻”的湘剧和精彩的演出感染,每到动情处,现场掌声雷动。
湘剧名角云集创精品
2002年底启动的国家舞台剧精品工程是每年在全国选出10台具有国家和民族特色、具有强烈艺术魅力和时代特征、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剧(节)目,5年内在全国选出50台精品剧(节)目,国家对这50台剧(节)目财政拨款2亿元进行扶持。这些年来,湖南的戏剧作品好几次与国家舞台剧精品工程擦肩而过,实现零的突破一直是每个湖南戏剧人的心愿。为了这个心愿,《李贞回乡》剧本由著名作家盛和煜创作,他曾创作戏剧作品《山鬼》、《瘦马御史》及影视作品《夜宴》、《走向共和》等。该剧导演由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和“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著名导演张曼君担任。
该剧还将湘剧界名角一网打尽:王阳娟饰演李贞,曹汝龙饰演李贞前夫“古老三”,唐伯华饰演乡长,庞焕骊饰李贞当年的好姐妹“秀姐”。扮演主角的王阳娟是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这次扮演李贞遭遇了角色的挑战,“李贞的一生战功赫赫,她是毛主席亲自授衔的新中国第一个女将军,在剧中,我既要演当童养媳时的李贞,也要演女将军李贞,演她从对革命的无知到对革命的成熟认识,剧中时空转换频频,人物形象、性格瞬息变化,这对我是很大的挑战。”
革命题材演绎得高雅而别致
湖南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文艺评论家孙文辉观看了湘剧《李贞回乡》之后,对该剧称赞不已,“说实在的,我们以前看多了革命样板戏,厌倦了戏剧程式化的模式,湘剧《李贞回乡》偏偏又选取了这类题材,也选取了农会、斗争会、学文化、剪头发、闹祠堂、沉塘、童养媳、男权、族权、神权等观众已经熟视无睹的情节和细节。然而,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湘剧《李贞回乡》的这场‘革命’,居然被闹得这样举重若轻,这样风趣幽默,这样感天动地、心泣无声,这样难以忘怀、令人回味!” “那场革命,让我们在看到流血、看到牺牲的同时,也看到了许多青春的情怀和质朴的笑脸,更让我们看到了一场高雅而别致的湘剧。”
(实习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