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南昆、北昆”联袂演绎的《长生殿》拉开了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的面纱。此后8天,《牡丹亭》、《西厢记》、《玉簪记》等诸多古老而旖旎的爱情故事在苏州轮番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不仅有内地7大昆曲院团,来自美国和我国香港地区的昆曲社团也一展风采。
此时的苏州,似乎又回到了当年昆曲的繁盛期。一曲曲沁人心脾的古韵悠然,余音绕梁般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间,回味无穷。
近5年来,国家每年投入1000万元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专项资金,资助录制了200出折子戏,“进校园”等公益性演出1131场。在这种大背景下,昆曲从以往的“自娱自乐”到“与观众互动”,正逐渐被大众认识和喜爱,并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昆曲热潮。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桢对记者说,昆曲的红火,有其时代必然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人的民族自信随之提升。由于传统文化基因的存在,在看厌了西方之后,国人开始回过头来追求传统文化的美。作为“百戏之王”的昆曲,自然有着更大的先天优势。
除了政府扶持,创新也是昆曲近年来红火的一大要素。从青春版《牡丹亭》到中日版《牡丹亭》,创新,让昆曲焕发了青春。省昆剧院院长柯军就是坚定的“改革派”。他说,如果没有创新,传统就飞不起来。在他看来,实验昆曲正是一个恰当的契合点,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唱腔可以原汁原味,但新时代的昆剧人,应该借助传统昆曲高超的艺术手段,并运用现代剧场的多功能和多媒体优势,表达当下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感悟。
不过,对于创新,也有一些争议,有人认为把昆曲的“魂”给丢了。昆曲专家、苏州大学周秦教授的观点是,昆曲的保护和传承,不能创新,否则就不是遗产了。不能为了迎合观众,就加入一些流俗的东西,那就不纯正了。当前,昆剧与社会之所以有不能融合之处,便在于它是高品位文化,而不是世俗的娱乐品,这恰恰是昆剧的优质因素,而不是昆剧的缺陷。要改变的是受众,而不是昆曲。一些昆曲界元老也持同样看法,他们认为,要“原汁原味”地保护昆剧,不仅要把昆剧的优秀传统剧目保存下来,还要让这些剧目更加“纯化”,更加忠实地体现其固有风貌。
但一向被称为“保守派”、现任苏州昆剧传习所掌门人的顾笃璜,却有自己的看法。“创新当然很好,可以更好地宣传昆曲。但一定要吃透传统再创新,保持原真性,这样就有了基础,不能丢掉正宗的,创出‘四不像’。”2002年,顾老还和拿过奥斯卡奖的前卫美术人士叶锦添合作,排演过《长生殿》。
创新,不仅仅局限在戏台上。作为全国第一家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民营昆剧团,苏州的兰芽剧团2007年成立以来,趟出了一条充满生机的市场化新路。两年来,剧团不但解决了生存问题,还挖掘了一些濒临失传的折子戏,演出1000余场。艺术节期间,记者在忠王府古戏台旁,欣赏了兰芽剧团演出的《游园惊梦》。
“两年来,我们就做了一件事,培养观众。”团长冷桂军说,“昆曲文化需要传承,昆曲观众也需要传承。兰芽剧团在高校开设昆曲文化选修课、举办校园昆剧社、组织校园课本昆剧演出,同时深入社区、博物馆义务演出,通过体验式互动环节,走‘平民化’路线,让观众零距离感受昆曲艺术之美。”
冷桂军说,“我们需要对演出剧目、细节等有所创新,针对不同观众、场合来选择剧目,当好观众的昆剧‘导游’。”在拙政园秫香馆的演出,兰芽剧团根据馆内黄杨木雕中的《西厢记》故事“张生跳墙会莺莺”、“拷红”、“长亭送别”等选择剧目、配合解说,将园景与昆剧结合在一起,并将“红娘”的来历贯穿其中,大大激发了观众兴趣。“在不改变原剧本质元素的前提下,适当融入现代生活因素。这些‘创新’做好了,观众就可以‘无障碍’品味古典的魅力。”冷桂军说。如今,园林昆剧、博物馆昆剧、校园昆剧、社区昆剧已成为兰芽剧团的品牌,一颗昆曲嫩芽正在茁壮成长。
(实习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