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文学作者的媚气与文学的媚气

2013-11-26 21:12:01来源:中国文学网    作者:

   

作者:胡子龙

  对于文学作者,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傲气”。的确,文学作者中的许许多多人是有一股子傲气的,傲气一直被认为是包括文学作者在内的文人的通病。但我发现,除了傲气,很多文学作者实际上又媚气十足,媚气渗透于这些人骨子里。网上的一次文学征稿活动,就将无以数计的文学作者骨子里的媚气展示得淋漓尽致:不久前,某人以一个民刊主编的名义,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征稿启事,一时间投稿者成千上万。有刊物征稿,作者们踊跃投稿,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不正常的是,当这位主编以最快的速度将用稿目录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布后,榜上有名的几百个作者纷纷跟帖,争先恐后地“感激涕零”、“崇高致敬”,给了该主编诸如“呕心沥血”、“编辑楷模”之类赞誉;对只是见了个目录的期刊,更是使用了“出类拔萃”、“大气磅礴”、“期刊航空母舰”、“中国文学期刊希望之星”之类不着边际的字眼。其用语,已经肉麻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还有不少作品没有选中或者没来得及投稿的作者,也迫不及待地加入到肉麻的奉承中,其用意不言而喻。对一个刚刚显出个胎形的小地方民刊及其编辑(后来证明所谓征稿和出刊其实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就如此,那么面对那些上档次的一年年正常出版发行着的报刊和编辑呢?

  当然我不是说,作者不应当对编辑心怀感激,不应当对编辑表达一下感激。作为一个多年的写作者和投稿者,我深知万万千千的编辑对我们这些作者的作品发表付出了和正在付出着怎样的辛劳。别看一家家报刊每期最终见刊见报的作品并不多,这并不多的作品,需要编辑在大量的来稿中沙里淘金,往往是几十里挑一甚至几百里挑一。每一篇见报见刊的文章,都无声地传达着编辑浩大的阅稿量;更不用说很多情形下,编辑还要不辞辛苦地为作者修改稿件。我们这些作者毫无疑问应该对编辑心怀真诚感激。但真诚感激并不等于是肉麻地奉承和费尽心机地讨好。这些文学创作者几乎是集体地表现出这种媚气,不能不算是文学的悲哀!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人其实还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和诗人,只是一些文学创作的新手,正艰难地跋涉在文学大门之外崎岖小路上,写作的不容易和发表作品的格外困难,使他们在编辑面前表现一股子媚气,说上一些肉麻的奉承话,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

  的确,我还真的没有把他们看作是作家和诗人,就像我从来不把自己看作是作家或者诗人一样。但因此就可以如此媚气吗?就可以为求得发表一点作品而不惜肉麻的奉承讨欢吗?我们无法忽视的是,尽管今天我们还算不得作家和诗人,但未来支撑中国文学的作家和诗人,很大程度上是要从今天我们这一群文学创作爱好者中走出来的,今天的我们也就在很大的程度上代表着文学的未来。正如今天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绝大多数作家诗人,二三十年前他们也不过是一群文学青年,一群写起来不容易,发表作品更困难的文学创作爱好者而已。而从他们一些人身上,我们冷静地剖析一下就会发现,今天很多只会写卖乖讨好作品的媚气型作家诗人,不也就因为在他们文学创作的初始阶段,就让媚气充盈着身心渗透了骨子,以至于媚气影响主导了或者正在影响主导着其一生的创作?那个时候的他们已经决定了这个时候的他们!谁敢指望我们有一天创作能力提高了,成为作家和诗人了,就会丢掉脸上的媚相和骨子里的媚气?是的,当在创作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发表上有了资本,很多作者是不会再在编辑面前表现出媚气了,说不定还在编辑面前耍上一点傲气,甚至还想颠倒过来,让编辑媚上自己一回,媚上自己几回,过过让人媚的瘾,这样的作家诗人过去现在不是没有。但一个在骨子里有着媚气的人,不需要在编辑面前媚气了,不等于在其他方面也不媚气了。不在编辑面前媚气了,还会在权贵面前媚气十足,还会在金钱物欲面前媚气十足,还会在权威面前媚气十足……媚气,一直是从前的当今的很大一部分文学创作者的基本特征。而当媚气成了一个文学创作者一群文学创作者的人生常态,让媚气时时刻刻左右着思想、意识、观念、情感、语言、行为,那么顺理成章地,也就写不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

  人的品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作品的品格。文学创作者的媚气与文学的媚气有着强烈的因果关系,文学创作者的媚气势必导致文学的媚气。文学创作者生活中的媚气会丝丝缕缕地表现在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甚至会很强烈地,贯穿在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严重时还会成了作品和作家诗人整个创作的基调。这一点,我们是有深刻的教训的。就因为很多创作者的媚气,我们的文学有了太多太多的歌功颂德;就因为创作者的媚气,我们的文学有了太多太多变味的金钱崇拜;就因为创作者的媚气,我们的文学充斥着残暴和血腥……这些,使我们的文学在很长的时间里整体上一直严重缺钙,患着“软骨症”。而一直严重缺钙一直患着“软骨症”的文学,还可以理直气壮地称为文学吗?

  (编辑:李央)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