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悬疑小说究竟如何抓住人的心灵?

2013-11-02 19:17:53来源:文汇报    作者:

   

  悬疑就是人生

  悬疑小说似乎是考验人脑力的小说,但是对于悬疑小说家而言,他们理解中的悬疑小说可能远没有那么复杂。蔡骏用一个相当精妙的譬喻,解释了何为“悬疑”: “我们来假设一个场景。你在听一个8点半结束的讲座,8点25分,你走出教学楼,在学校门口不小心被一辆自行车撞倒。而骑自行车的是一个风姿绰约的异性。 接下去,你们一定会产生某些纠纷,也许会叫来警察叔叔,也许会互换电话号码。从此,你们的人生也许多少会改变一下,甚至完全被改变。但如果你走出校门是在 8点35分,那你也许就会与这个人擦肩而过,这辈子无缘相见。”

  这就是悬疑,也就是人生。“不管是差一分钟也好,一厘米也好,生活就完全不同。”他引用电影《霸王别姬》里的一句台词,程蝶衣对段小楼说: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悬疑”与否,就在于形式上的那么一点细微的差别。

  对于悬疑小说的类型,很多人有不同的定义,名称上也有悬疑小说、惊悚小说、推理小说等不同说法。蔡骏表示,他所说的悬疑是个宽泛的概念,它可能包括了上述几种小说形式,以及狭义上的悬疑小说形式。他告诉记者,在欧美,“犯罪小说”这个说法比较常见,而在日本, 悬疑小说一般叫做推理小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会把科幻的、奇幻的、神秘的、探险的等一切都包含在一起。在中文的语境里,其实不太适合照搬“推理小说” 这个概念,会造成很多歧义。很多人认为,在中国,这类小说叫做“悬念小说”更为合适,即小说必须有非常强烈的悬念,从悬念开始,直到揭开悬念结束。这一类 型的小说大都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引人入胜的悬念及严谨缜密的逻辑见长。

  在蔡骏的眼里,他自己是社会派悬疑小说的风格。“社会派悬疑”在中国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但在日本,其实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松本清张也是诞生100多年的前辈了。从他的作品《点与线》开始,50年代至今出现了一大批这样的作品。

  “社会派”所描述的故事情节往往是由一个社会现象引起的,不单单是一个曲折离奇的事件,它不追逐诡计和智力游戏,而是关注社会心理和人性情感,探究犯罪 动因和根源,因此不同于传统的日本“本格派”推理小说。同时,它也并不与某个单独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背景相关,而是将故事情节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凭借作 者对社会的洞察力以及对人性的深度刻画,描摹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因此也不同于类似《达芬奇密码》那样的“知识悬疑”。

  “社会派悬疑”可以关乎到社会上每一个人,探讨一些深刻的社会问题,它所传达出的是一种接近于严肃文学的力量,让大众产 生共鸣。社会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能够对社会现实和人性产生一种根源性反思。因此,“社会派悬疑”小说传达的是一种接近于或相当于严肃文学的力量。它能够 更为深刻地表达人们因社会身份、阶层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以及人在命运面前脆弱无助的现实。“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大部分的现实不尽人意,甚至是残酷的,这是 我们作为社会的主体,必须正视和面对的。当下的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这对于作家来说是十分幸运的,有太丰富的题材可以关注。”

  悬疑小说的社会关怀更打动人

  正如对自己的定位一样,蔡骏认为,任何时候,悬疑小说最打动人的都是小说的社会性。最打动人的悬疑小说都是通过故事以及故事中人物的命运,来反映某种社会问题,甚至更深层次的人性。

  比如在他的新作《生死河》中,涉及了一些关于中学教育的问题,包括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等等,很复杂也很微妙,可以说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注和写照。

  常常有读者觉得他最近的小说不如以往“惊悚”了。其实,现在的蔡骏不太考虑怎样来吓唬读者的问题了。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每个读者的感受和阅读体验不 同,对不同情节的理解也不一样。他认为,需要用小说的整体感觉来打动读者,而不是通过某个片段或者桥段来“惊吓”读者,后者是比较低级的。这就好比国内的 一些恐怖电影,常常故事情节支离破碎,通过一些所谓的恐怖情节的桥段和老套手法来吓唬观众,非常小儿科。“很多时候,悬疑小说里不用任何对恐怖氛围的渲 染,就是写了一个人的命运,写社会的残忍和人性的真实。悬疑在其中,只是一种叙事方法。”

  故事好看与否首先取决于创意,同时叙事技巧也 很重要。谁都无法成为另一个作家,每个作家都有其自己的个性与风格。比如斯蒂芬·金是蔡骏非常喜欢的作家,但他对于蔡骏的影响是在精神与主题层面,从小说 文本来说差异太大,主要是语言与思维习惯的差异。“但作家的目标是共同的”,蔡骏说:“我希望带领中国的悬疑小说走进殿堂,真正得到主流读者、媒体、价值 观的认同。”

  但是中国的悬疑小说还不属于主流文学,这其中的问题,首先是时间,其次是认识。“社会派”悬疑小说在日本发展了五十多年,读者、作者、主流媒体等都有共同的认可,像松本清张、水上勉、东野圭吾等作家的风格都广为人知。

  尽管十多年来,悬疑小说的读者越来越多,但是仍然存在社会偏见和误解。例如认为悬疑小说就是鬼故事,没有文学性,甚至觉得就是低俗地摊读物。但是,世界 上的一些悬疑小说已经发展到了可以进入文学殿堂的地步,比如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松本清张的《砂器》等等。蔡骏说,我们的悬疑文学有一天也一定 能出现这样的作品。

  爱看悬疑小说?全因你对待记忆和信息“不公平”

  《闪灵》、《日落之后》、《盗墓笔记》、《地狱的第十八层》……这些都是常居畅销小说榜单的书籍。而这些小说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小说种类—悬疑小说。

  在国内,“悬疑”概念属于舶来品。辞海、词源中,都没有这个词,能够查到的近义词仅仅有“悬念”,解释为:“是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

  对于悬疑小说而言,“悬念”是关键,亮出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这是悬疑小说的魅力所在。

  悬疑小说的历史虽然不长,但迅速拥有了一大批拥护者。悬疑小说为何受欢迎?从心理学角度解释,悬疑小说一方面利用心理学的原理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则在小说中运用心理学知识来组织和推动剧情。

  如何让某种事物或者某个信息成为关注的焦点?

  人们通常会强调关注过程中的自主选择,然而,事实上,根据心理学中的“知觉原理”,“焦点关注”有主动与被动两种情况。

  在第一种情况下,人们根据自己的行为目标,主动选择将要注意的物体。而第二种情况下,人们为周遭环境中的刺激因素所吸引,其实是被环境中的客体“抓”住了注意力。

  当人们在阅读小说时,为了理解故事,他们的注意力会更多地放在那些有助于这一目标的信息上,这些信息往往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主干。同时,那些略显异常、但还没有奇怪到足以抓住读者注意力的细节,则通常会被忽视。

  同时,人们的记忆也远没有想象中那么一丝不苟、公平公正,而是具有三类重新建构的过程,都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信息的真实性。首先,人们倾向于将太过复杂 的信息简化;其次,某些“有用”信息会被格外突出和强调;最后,是强大的同化过程,出于某种自我认同感,人们会把陌生或不可理解的信息变得更符合自己的知 识结构。

  趋平、精锐化、同化—小说家正是利用这三种“不公平”对待记忆和信息的心理原理,创造读者阅读的快感。

  人们在阅读时,倾向于简化情节,捕捉与故事发展紧密相连的有效细节,同时将那些看似突兀或是无用的信息省略掉。然而,由于“前意识”记忆的存在,这些信息其实并没有被真的扔进“垃圾桶”,而是悄悄隐藏在暗处。

  人们都有这样的阅读经验:当读到一本悬疑小说的结尾,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哦,原来是这样!”这时,那些潜藏的记忆细节就跑了出来,人们将它们重新加工、重新理解。这也是悬疑小说可以做到出其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基本依赖。[NextPage]

  国内的悬疑小说还处于起步阶段,近日,国内悬疑小说畅销书作家蔡骏参加上海戏剧学院的青年艺术创想周,畅谈悬疑小说的“心理学原理”和“社会学上的共鸣机制”,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对话蔡骏 悬疑小说灵感来源于生活

  记者:您从2000年开始创作悬疑小说,最初的契机是什么?在风格上,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变化?

  蔡骏:当时其实不知道什么是悬疑小说,只是想写一个故事,写完后发现,可以归入悬疑小说的类型。一开始,当然会有对国外悬疑小说、电影的借鉴,包括斯蒂 芬·金等等。后来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最近几年的变化比较大,以往写作可能偏重于故事,往往是一群人或一个人遇到一件离奇的事。现在故事本身已经不是重点 了,我更希望能借着故事去表现社会问题。

  记者:创作悬疑小说的灵感主要来自何处?此前与现在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蔡骏:关于灵感是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我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灵感无处不在。当然电影会给我带来启发,但是灵感更多地来自生活。生活中阅读、与人接触,甚至是一些细小的细节,看到外面天黑了,叶子飘落了,都可以将思绪带到小说中去。

  记者:作为悬疑小说的核心,悬念如何设置?您一般是如何设计情节的?

  蔡骏:我的写作习惯是事先把故事构思好,我会写很长很长的提纲,所以前期我会花很长时间做准备。有时候经常20万字的小说会有2-3万字的提纲,非常详细,有点象写剧本大纲的做法。

  对于悬疑小说而言,我觉得这样的创作是必要的。悬疑小说与其他类型小说不同,需要有比较缜密的全局观念,特别是中间要埋下很多伏笔,要有通盘的考虑,不断调整写作次序。

  关于小说的人物,当然都是虚构的,但角色必然带有现实生活的影子,部分会有原型,大部分则都是现实生活的影子,再加以性格的极端化。

  至于结尾,其实广义的悬疑小说中可以包容一些不可预知的结果,包括一些灵异的结果。但我近年来的一些创作都比较贴近现实。至于是否有开放性的结论我觉得完全可以,如果小说中大部分的悬疑都解释清楚了,结尾完全可以添加一个开放性的思考给读者。

  记者:怎样准备材料?您的小说中包含很多物理、医学等多方面知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些知识是事先有所准备,还是有了灵感再去找材料?

  蔡骏:我也并不是每一部小说中有很多知识背景,特别是近年来的创作涉及知识背景越来越少,比较偏向于现实。我平时自己阅读量非常大,军事、历史等知识我平时都会看,这些也都是我感兴趣的领域,然后都会自然地运用到创作中去。

  记者:与斯蒂芬·金、东野圭吾这些悬疑小说家相比,您的小说有何不同之处?或者说中国的悬疑小说家至今为止有没有形成自己的特点?

  蔡骏:当然,只要是中国作家的作品,肯定会反映出中国当下社会的特色。我的作品中可能体现得更多一些,因为我比较关注当下社会的现状。例如在此前的作品 《谋杀似水年华》中,我想传达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就是反映当下社会的不公,这种不公是来自社会身份的差异。小说中写了一个警察的女儿和一个民工的儿子之间多 年的感情纠葛,我觉得其中的关键主题是社会鸿沟。这种鸿沟每个国家都有,但中国尤其具备某种特殊性,像是城乡二元对立制度,这些是中国社会独一无二的问 题。我想写出来给中国的读者们提供一个观看的角度。

  悬疑小说整个大类在中国来说都是非常年轻的,国外历史都很长。欧美从19世纪就开始 了,像柯南道尔、爱伦坡等。日本在二战之前就开始有,中国直到最近十几年才兴起。从时间概念上来说不可同日而语。欧美、日本的基础,不管是作品、作家、社 会和读者的认可度都远远超过中国。

  因为时间短,包括作家、读者以及评论在内的整个基础就比较薄弱。主流媒体对于悬疑小说都不太认可,读 者接触这个类型的小说也很少,大多数35岁、40岁以上的人从来没有阅读过。而在国外,不仅有很多悬疑类杂志,人们也是从小就开始阅读悬疑小说。斯蒂芬· 金这位大师从小学开始就非常喜爱阅读推理悬疑小说。他出生于1947年,属于“40后”,而在中国,到80后这一代才开始接触。

  虽然就悬疑小说本身而言,像斯蒂芬·金这样走进小说殿堂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我相信随着国内经典作品的出现,中国悬疑小说走进殿堂的日子不会很远。

  (编辑:李央)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