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周若刚:创新需要足够的“抄袭”

2015-06-15 15:53:24来源:腾讯文化    作者:

   

左起:墨卡托基金会中国代表阿克曼、Aha社会创新学院创始人顾远、英国国家科技艺术基金会(Nesta)首席执行官周若刚

  “创新”几乎是当下最热门的词,我们几乎言必称创新。曾有媒体做过调查,让读者票选最伟大的创新,结果互联网、iPhone等产品榜上有名。这个评选其实暴露了我们对创新常见的两大误区:其一,我们想到创新,通常是想到某种具体的事物,而很少提到模式、服务、理念上的创新;其二,我们很在意科技上的创新,而忽视社会层面的创新。

  基于此,6月14日举办的2015夏季墨卡托沙龙就聚焦在“科技创新与社会创新:可控的创造力与去中心化的未来”这个话题上,两位中外专家:英国国家科技艺术基金会(Nesta)首席执行官周若刚、Aha社会创新学院创始人顾远,就在墨卡托基金会中国代表阿克曼先生的主持下,围绕创新展开了一场对话。

  创新不一定非要出一些“新”东西

  周若刚认为创新不一定非要出一些“新”的东西。比如创新这个字母“Create”要看R和E两个字母,RE是再循环利用、再发现、重新的意思,重新发现过去的东西,并且把他们应用到当今的问题。

  顾远也强调,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创新是创造新的东西”是一种误解。顾远认为德鲁克的定义很好地阐释了创新:“创新是创造一种新的用户价值”。这个概念很简单,却有两层意思:1.创新是一种价值;2.创新的主要价值不在创新者,而在用户。换言之,判断一个事物是否为创新,不是由创新者说了算,而是由用户说了算。是否解决了用户的需求才是判断创新的标准。

  周若刚补充说,为什么创新现在非常流行?因为现在创新主要体现在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70%到80%的经济增长是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创新。

  创新不都在高精尖领域 幼儿园就是一项伟大的创新

  对于社会创新大家也有很多的误解。顾远说曾询问别人什么是创新,有很大一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某种具体的产品,或者是跟科技有关的东西,而很少有人提到模式、服务等社会领域里的创新。顾远举了一个例子,他认为幼儿园是一项伟大的创新。因为幼儿园不仅能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还将妇女从家庭中解放,使她们得以回到职场。

  周若刚讲道:“我们要多讲一些社会创新,而不是科技创新。要尝试不同的社会模式,才有新的技术以及新的模式,从而改变我们的社会。”顾远称,在今天中国的创新中,相当多领域——特别是科技领域——的创新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对社会问题本身的关注比较少。创客们很炫的技术是否真的为用户创造了价值,是要打一个问号的。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把注意力从技术本身转移到对人的关注。

  顾远认为社会创新是针对真实社会问题的,并且是和受到这个问题困扰的用户们一起去探寻解决方案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出他们认可的价值。过去可能更多强调技术本身的发展和单一的价值(比如财务价值),欠缺了对用户的关注,欠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这种创新欠缺对社会的影响。

  创新为什么变得人人可为了?

  顾远还提出一个观点:“在这个时代,创新人人可为,不再被科学家和发明家所垄断”,基于这个观点,他给出了以下三点分析。

  第一,时代的变化。今天这个时代不再是线性发展的时代,不是可以被规划的时代,而是一个多元化的,权利高度分散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第二,技术的发展。过去能源的生产是大规模的发电厂、大规模的电网才能输入到每个人家里面去,我们是受控于集中的权力机关的。而如今这个现象也有所变化。

  他举了两个例子:1.最近有一个新闻,讲的是有一个人在自家屋顶上安装了太阳能发电设备,跟天津市的国家电网形成了协议,可以把多余的电反向输出过国家电网。这个例子意味着,能源是分布式的,而非单向输送的了。

  2.一个视频讲美国的残障小女孩用3D打印的方式打印出了一个机械手,并能正常使用。这意味着普通人掌握了制造生产工具的能力。如果北京再开一次奥运会,可能我们就再也不会看到超市禁卖菜刀的新闻了,因为不需要买,人人都可以在家里打印一把出来。

  第三,知识的普及。知识变得民主化了,学习也变得民主化了。相比与以前,知识变得唾手可得了。我们能够介入网络通过慕课方式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当掌握了知识以后,我们就具有了改革社会的能力。

  顾远:中国文化不鼓励创新和试错更鼓励追寻古人的智慧

  企业家、政府和学者,究竟谁是创新的背后动力?周若刚认为这需要政府投资和商业推广两方面的合作才有价值。比如说互联网是政府机构发明和资助的项目,而互联网的价值则是成千上万个创业家发现的。iPhone、iPad核心的技术,很多都是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只不过苹果很聪明地将其进行了商业化的应用。

  顾远则认为,创新的来源或需求主要是是创业家个人。他认为激发创新不是依赖单一来源,而是需要一个有效的生态体系。中国创新的生态体系是严重欠缺的。比如文化上,中国文化是不太鼓励创新的,更鼓励人们去追寻古人和长者的智慧。此外中国文化不鼓励试错,而有创业城之称的硅谷,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容忍错误。

  政府在创新中究竟应当插手到何种程度?顾远认为中国政府在推动社会创新上不是该做什么,而是不要做什么。创新不可能被规划、预设和控制。政府可以提供资金,交给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运作,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浪费。

  顾远认为公民自下而上的微创新可能会更有前途。因为他们能够深入了解内在需求。周若刚也认为,最好的感受都是来自于用户的反馈,而不是创新者本身。

  对于如何创新,顾远认为创新不是一群天才坐在实验室里面规划就能完成的。真实的创新是对用户有深入洞察,然后产生出足够的主意,并在真实的环境里面测试,测试以后还要进行改进。这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

  两位嘉宾一致认为,创新并不意味着和传统割裂,在创新的过程中要寻找本土资源。比如两位都举了慕课的例子,很多人以为慕课是新东西,其实慕课大多是借助远程教育实现的,因此能够做到一对一教育,因材施教。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实际上在孔子的时代就有了,那时他们上课都是以对话的方式进行的。

  顾远认为,如今是分享经济和信任经济的时代,过去在经济体系里面,生产者和消费者是截然分开的,而且双方的利益是冲突的。而今天的分享经济让双方的利益趋同,角色之间也日渐模糊。

  在创新的过程中遇到阻力怎么办?面对这个问题,顾远认为真正顺应时代的创新是很难被阻止的。很多人不断地做,证明创新有效后,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来用了,最终倒逼政府去发生改变。比如“免费午餐”这个项目,一开始只是一些媒体人在做,后来越来越大之后,政府注意到了这个事情,认为很重要,所以决定把免费午餐纳入到政府公共预算里面,变成了社会福利的一部分。

  周若刚:创新需要足够的“抄袭”

  当前很多企业都面临抄袭的指责。我们应该如何定义模仿、抄袭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呢?周若刚认为,模仿是很好的事情,在创新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模仿、复制,这是一个健康的过程。

  作为一个英国人,周若刚特别点评了中国的创新之路。他认为,中国人在模仿方面是很擅长的。从民间看,中国是一个吸收性很强的国家。但是在政府和NGO层面,却缺乏足够的复制和抄袭,没有进行创新性吸收改造。

  顾远对抄袭的见解则更为激进,他认为,当今的互联网环境下,不被抄袭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的东西被抄袭了、被模仿了,你要这么安慰自己——模仿是对自己创新最好的恭维,因为有人去模仿你,有人真的欣赏你这个东西。”他认为,如果实在没办法防备抄袭,那就不要防备了,不如努力获得更大的创新能力。比如电子书被复制、拷贝是不可避免的,今天的出版业就要努力提供阅读之外的其他价值,比如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满足他们表达观点和交流心得的欲望,这种增值服务就有非常大的价值。

  对于拷贝或创新的问题,顾远认为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创新其实是叠加的。如果把创新是做一个个体,他自己是有自己的生长能力的,会自动地把相关联的领域、用途拉到一起,然后组合成一个新的用途。人类是这么发展的,技术是这么发展的,创新也是这么发展的。

  如何区分:什么是好的创新,什么又是坏的创新?

  周若刚认为,创新具有能够满足社会和公众需求的价值。但是面临这样一个道德问题:如何区分创新的好坏?有些创新会创造价值,有些是摧毁价值,谁能从创新中受益呢?

  顾远也认为,同样一个事物,对于不同用户而言看到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比如次贷危机中的衍生产品对华尔街的银行家们,以及对希望在这里面有投机行为高速牟利的人是有价值的,但是对于其他的人是没有价值的。

  周若刚认为对于创新,当我们不能够知道这个创新未来是什么结果时,不能够太早地去判断创新本身的好坏。只有这样,那些基本的研发才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中发展,而不会受到框架的限制。而到了使用的阶段,则需要更加谨慎一点,需要预判创新可能会带来什么潜在的影响或结果。比如英国的基因测试序列实验,共有10万人参加,这个对于人类基因的研究是有益的。但是若被一些保险公司所掌握,他们就会对某些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歧视。

  顾远认为,有两种对待创新的态度。第一种态度,在我确定它肯定没有害处之前,永远不用它。第二种态度,只要目前无法证明它有害,我就应该去用。这是两种对待创新的态度。从积极的角度看,显然第二种更可取。(文/李岩 姜文琪)

  (实习编辑:葛润)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