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1949年,是谁邀请老舍回国?

2024-01-29 20:48:28来源:《新文学史料》    作者:王鹏 徐国卫

   
无论从作品的深度与广度,还是从作品的国内外影响力上看,老舍都堪称中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1949年4月,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第一次会议中国代表团成员致老舍信函,现藏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

  无论从作品的深度与广度,还是从作品的国内外影响力上看,老舍都堪称中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近年来,在诸多老舍研究课题中,“老舍在美国”一直是备受关注。

  老舍和曹禺于1946年应美国国务院之邀到美国讲学一年。一年后,曹禺归国,老舍一人滞留美国进行文学创作,直至1949年10月13日离开旧金山踏上回国之路,前后共计三年半的时间。

  按舒乙说法,这段历史时期“多年来处于一种未被充分揭开的境况,有着深入挖掘的潜力。这种细致深入的挖掘不仅对老舍先生的生平传记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而且由于其内容涉及的时间段较长,必然是相当重要,又相当有趣的”。

  近年来,这段时期的很多历史细节、档案遗存等陆续被发现、挖掘出来,令“老舍在美国”这段史实愈加清晰起来,可是,仍有一些细节尚无定论。比如,老舍当年受邀回国的联名邀请函,都署着谁的名字?又是谁执笔书函?

  关于这段史实,舒乙曾撰文指出:“一九四九年六月在解放了的北平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两路文艺大军会师北平。会上周恩来向会议主席团成员表达了邀请老舍归国的意愿,决定由郭沫若、茅盾、周扬、丁玲、冯雪峰、巴金、冯乃超、阳翰笙等一二十位老朋友联名写信给远在纽约的老舍,盛情邀请他回国。这封信由中共在美国的地下党员司徒慧敏成功地转到老舍宅中,老舍决定立即动身回国。”

  事实上,邀请老舍回国的信函并非只有这一封。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馆藏一件当年的信函草稿又披露出几分真相。

  信函底稿用笺纸书写。内容大致如下:

  美国纽约老舍先生 前自布拉格寄函计达,文艺界渴盼你能即日回国 郭沫若 茅盾 叶圣陶 李德全 洪深 田汉 胡风 曹禺 郑振铎 丁玲

  其后又用英文附上地址:1)American Committee for a Democratic Far Eastern Policy, 111 West 42 St., New York City

  2)China Daily News

  105 Mott Street

  New York City

  此信透露出三个细节:其一,“前自布拉格寄函计达”,说明此信之前,至少还有一封邀请信函,而且是从布拉格寄出;其二,联名邀请之人与目下学界的认知有所区别,而且在信中亦有所修改;其三,信函寄往的地址并非老舍寓所。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前自布拉格寄函计达”。信中提到的这封信函,为什么会从布拉格寄出,又是什么时间寄出的呢?

  在世界现代史大事件中扫描“布拉格”这个特定的城市,可将时间拉到1949年4月20日。这一天,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式开幕。此次会议源于“二战”后冷战兴起,爆发战争的可能性继续威胁着世界和平。一些国际组织和著名人士因而发起召集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反对侵略和战争。彼时,离“二战”结束不足四年光景,饱受战争苦难的人们尚未从伤害中走出,对战火的厌恶与对和平的渴望,让72个国家的两千多名代表参与了此次会议,中国亦派出代表团。会议地点是法国巴黎,但当时新中国尚未成立,法国不允许新中国代表团入境,所以会议被一分为二,分别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举行,中国代表团辗转去往的会议地点正是布拉格——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郭沫若是赴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成员有曹禺、艾青、丁玲、田汉、洪深、马寅初、郑振铎、程砚秋、古元、曹靖华、翦伯赞、钱三强以及徐悲鸿等。

  可以想见,赴会的中国代表团,抑或是代表团中的某些人,还另外领受了寄函邀请老舍归国的任务。这封信函于1949年4月20日左右,自中国代表团下榻的城市布拉格寄出,前往美国。

  可以确定的是,这封来自布拉格的信函并没有立即促成老舍回国。他,不想返回故土吗?舒乙文中恰有对老舍这个时间段的记述:“由一九四八年下半年起,老舍患坐骨神经痛病,行动不便,一九四九年四月病重,入Beth Israel Hospital 开刀,但动手术的效果并不好,行动越加不便。”

  “一九四九年四月病重”,且不管老舍当时对归国一事是否有着其他考量,至少在收到这封信时,即使信中言辞恳切、情谊殷殷,行动不便的他也是不可能立刻动身回国的了。

  再来看联名邀请人。对国内文艺界来说,一次不成,仍有下次。1949年7月,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届“文代会”召开。据舒乙先生撰述,“会上周恩来向会议主席团成员表达了邀请老舍归国的意愿,决定由郭沫若、茅盾、周扬、丁玲、冯雪峰、巴金、冯乃超、阳翰笙等一二十位老朋友联名写信给远在纽约的老舍,盛情邀请他回国”。

  这封信函底稿虽无时间落款,但笔者推测,极有可能出自这个时期周恩来的授意,只是联名之人有所出入。信中的联名之人有郭沫若、茅盾、叶圣陶、李德全、洪深、田汉、胡风、曹禺、郑振铎、丁玲,共10人。从字迹上判断,这个底稿应当出自郑振铎之手。有意思的是,底稿之上有蓝笔修改的痕迹,要紧的地方除了增加“前自布拉格寄函计达”等文字外,亦将周扬的名字划掉,改为丁玲。

  最后来看信函的寄往地址。从这件底稿上注明的两个地址来看,邀请函首先到达的地点并非老舍旅居的寓所。“American Committee for a Democratic Far Eastern Policy, 111 West 42 St., New York City”为美国远东民主政策委员会,西42街111号,纽约;“China Daily News 105 Mott StreetNew York City”为中国每日新闻,勿街105号,纽约。前者是二战后美国一批进步人士发起成立的组织,亦出版新闻通讯;后者的历史信息仓促之间未能查询到,但其所在地“勿街”几乎可视作中国城的起源,20世纪上半叶很长一段时间内,勿街都是纽约中国城的商业主街。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华人,那么,这条街上有一两份关注国内动态的报刊也不算稀奇,“中国每日新闻”从字面上理解应是一份这样的报刊。而邀请函之所以标注这两个地址,可以推测,其中必有人员与老舍有所往来,可以将信转交到老舍手中。

  为什么文艺界会如此大费周章地邀请老舍回国?除了老舍本身的文学成就外,其在文艺界的影响力恐怕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抗日战争时期,为广泛团结抗日力量,在周恩来和冯玉祥的倡议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发起人包括文艺界各方面代表97人,老舍被推选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则收藏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签到簿一张(老舍、郭沫若等一百余人签名),协会成立时用绸缎印制胸前可佩戴的小条幅标志一件,以及文协往来资料一百多件。又有老舍在美国期间写给郑振铎、叶圣陶、梅林等信札16件,老舍在美国与朋友间的通信7件,这些资料大致能够勾勒出老舍在美国期间的基本情况。文协存续期间,其影响力十分之大,正如当年《新华日报》所指出:“这个协会的成立,是我们民族解放斗争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是我们文艺发展史上最光辉的一页!”而老舍作为“文协”的主要领导人,在文学界亦积累起崇高的威望。新生的中国百废待兴,文艺界同样如此,怎能不期盼老舍的回归?

  这封邀请信函的底稿源自某个机关的档案,左下方有“归档24”字样,后入藏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多年之前,我曾给舒乙先生看过实物。据他回忆,正式的邀请函曾被老舍郑重地保存起来。20世纪60年代,老舍买了一套《鲁迅全集》,信函就被他夹在了第一卷中。可惜,“文革”中遗失掉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

  年深日久,诸多资料都消失不见,诸多记忆也难免产生偏差,这封信函底稿就成为珍贵的历史见证,既可以表明当时文学界邀请老舍回国的迫切,又可以补阙这段史实——当年究竟有何人联名请老舍回国的历史悬案终于可以盖棺定论了,联名的10人中,既有当时文坛的领军人物郭沫若、茅盾等,又有与他关系亲厚的老友如叶圣陶、郑振铎等,亦有冯玉祥将军的夫人李德全和当年在青岛时的票友洪深,诸般人物齐齐出马,姿态情感考虑周全,老舍的回国也就此成了历史的必然。

  原标题:老舍回国邀请函实考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