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弗朗西斯·培根丨扭曲、尖叫、绝望,让我们半兽人的灵魂翻滚

2018-09-10 11:59:17来源:YT新媒体    作者:

   
30年前,卢西安·弗洛伊德的一幅画作离奇失踪,虽然直到现在也没有追查到这件作品的下落,但却常有犯罪团伙放出风声,暗示他们正在等待赎金。

1.jpg


  30年前,卢西安·弗洛伊德的一幅画作离奇失踪,虽然直到现在也没有追查到这件作品的下落,但却常有犯罪团伙放出风声,暗示他们正在等待赎金。弗洛伊德的这幅画上到底画了什么呢?这是他为一位挚友创作的肖像画。


  1945年弗洛伊德与这位挚友在艺术家萨瑟兰家举办的一次周末聚会上相识,之后便频频互访,成为了亲密的朋友。他给予了弗洛伊德很大的启发,弗洛伊德曾回忆道:“我每一次遇见他,我都看到了很多的他。”这位挚友便是凭借怪诞人物画像获得了巨大成就的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2.jpg
 弗洛伊德和挚友培根


  1909年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培根的母亲来自一个殷实的工业新贵家族,培根的父亲毕业于有着军事传统的威灵顿公学,后又加入了轻骑兵团。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培根也是在非常具有军事化管理特点的环境下长大的,全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只在每天晚餐后的半小时或是星期天午餐时培根才能见到父母。


3.jpg


  再加上培根患有遗传性哮喘,在接近动物的时候尤其严重,使他既无法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也根本没有机会和热衷于打猎的父亲享受更多的父子时光。这也导致和他最亲近的家人既不是父母也不是兄弟姐妹,而是他的保姆。在1926年培根全家搬离了原来的居所,在这不久的一天晚上,他的父亲突然发现了在房间里偷穿母亲内衣,并正在欣赏镜中自己的培根,本来军队出身的父亲就对儿子平常喜欢打扮,又偏女性化的举止感到反感。

4.jpg

 女装打扮的培根


  1927年培根在柏林呆了8周,在这里他看到了弗里茨·朗的《大都会》和谢尔盖·米哈依洛维奇·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这些都成了他日后艺术灵感的催化剂。之后他又前往巴黎参观了许多美术馆,渐渐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6.jpg培根工作室


  1929年,他回到伦敦找了一间工作室,边做室内设计师,边不断进行着水彩画与素描作品的实验性创作,在这个时期,培根的作品有着一种类似于立体主义或超现实主义的风格。


7.jpg


  不久他又受到毕加索和其他现代主义画家的影响,他将人体纳入了动态甚至离心状的结构中,从而开创出与众不同的风格。但一直的默默无闻让培根对自己的艺术生涯充满了绝望,他甚至一度放弃了绘画,和儿时照顾他的保姆一起靠经营一家非法赌场来维生。1943年由于身体的原因培根不能服军役,培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绘画活动上,成为了一名职业的画家。


8.jpg
《三张十字架底下人物的素描》,1944


  直到1944年《三张十字架底下人物的素描》的完工,并在伦敦展出受到广泛关注后,这位没有正式受过正式艺术培训的“二流家居装饰设计师”才终于达到了他艺术成熟的阶段。在这张令人毛骨悚然的三联画中,半兽人形极度痛苦地扭曲着身体,培根用扭曲的造型来表现孤独、野蛮和恐惧。


9.jpg


  “真正的画家不是按照事物实际存在的样子来画它们,而是根据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感觉来画它们。”培根说。


  在培根的笔下,形象不再是再现的重复,而是向人们展现了命运真实的面目。他形容自己的作品是“试图把某种情绪形象化”。培根喜欢表现孤独和苦恼的主题。他所绘制的人物在画面上变成了一种令人不适恐怖,巨大的苦痛感撞击着观者的心灵。


10.jpg


  从1951年开始培根不断解读西班牙画家迭戈·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在接下来的14年里他反复运用这一题材,并借鉴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创作了有着8幅作品的“尖叫的教皇”系列。


11.jpg
 尖叫的教皇系列


  受埃德沃德·迈布里奇的摄影作品影像,培根的绘画作品呈现连续动作的人像,而明亮的色调则是受提香和文森特·梵·高等多位艺术家的启发。虽然受到众多艺术家的影响,但培根的作品绝非是各个名家的合成物。他的作品传达出了与效仿原型截然不同的情绪。


12.jpg


  影响培根艺术创作,给予他绘画灵感的除了大艺术家们还有他的情人,乔治·戴尔。1963年,一个英俊又愚蠢的小偷戴尔从房顶上摔下来,被54岁的培根抓了个现行,弗朗西斯·培根上下打量着小偷,说:“现在你有两个选择,和我走或者被警察带走。”自此他们开始了一段10年的同性恋情。


13.jpg
培根和戴尔在一起


  “培根会被社会底层的各色人等吸引,就像他自己的阴暗面,喜欢在肮脏的俱乐部游荡,酗酒、赌博和淫乱。培根热爱冒险,在艺术和生活上皆是如此”,英国艺术史学家马丁·哈里森这样解读两人的感情,“戴尔几乎没有受过教育,对艺术一无所知,但他崇拜弗兰西斯,就像一个宠物小狗,但这也将他置于危险境地。”


14.jpg
戴尔


15.jpg
戴尔肖像


  培根为戴尔画的巨型画和三联画成了他的著名杰作中最举足轻重的作品。画面中,热烈的色彩营造出幽闭的空间,处在其中的戴尔总是裸着身体,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有色情,也有绝望,画出的形象往往扭曲得不成样子。


16.jpg


  这样的画面仿佛也是两人情感的真实写照。培根的爱令戴尔窒息,他们在一起的时间里,培根一直以胜利者的姿态统治戴尔的一切。他决定戴尔的发型,衬衫的样式,戴尔在受到他召唤时才可以来拜访。而戴尔根本无力反抗,他依附于培根的金钱,像寄生树的刺藤。在公共场合,戴尔一直作为陪衬跟在培根身边,一句话插不上,还要忍受旁人看似无心的嘲讽。戴尔开始郁郁寡欢,越来越沉溺在酗酒和毒品之中。


17.jpg


  1971年10月,培根在巴黎大皇宫举办大型回顾展。开幕式那天早上,人们在酒店房间里发现了死于药物过量的戴尔尸体。培根以专业的姿态完成了当天的准备工作,维持着迷人形象,整晚和大家在一起。

18.jpg
乔治·戴尔肖像三习作


  但实际上戴尔的死完全摧毁了62岁的培根,他远离了以前的社交圈,画风也跟着转变,死亡成了他创作常见的主题。他一次又一次地来到巴黎,一次又一次地住进同一家酒店,就像他需要不停地靠近死亡的场景,来试探他的内心深处一样。培根曾说,他每时每刻都在想着乔治,深深地感到内疚。


19.jpg
乔治·戴尔肖像


  培根的艺术生涯跌宕起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狂的笔触,用海绵或碎布弄成的模糊画影。无论他的艺术暗示多么晦涩和复杂,却始终传递着一种来自他内心深处的能量。


20.jpg
肖像练习,1978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即将展出弗朗西斯·培根的众多杰出作品,而这场展览也将是自1971年巴黎大皇宫展览之后最大的培根作品回顾展。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