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莫奈画中女性多以前妻为原型

2014-03-18 10:16:43来源:文汇报    作者:

   


1870年,莫奈和他的爱人卡美尔结婚了,在特鲁维尔海滨城市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蜜月期。莫奈创作于1870年的《在特鲁维尔海边》

  中国大陆首次莫奈专题特展“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日前登陆上海,成为申城的一大文化热点。包括40件莫奈真迹在内的55件展品,从目前全世界典藏莫奈作品最多最丰富的美术馆之一——法国巴黎马摩丹莫奈美术馆漂洋过海来到申城。从少年时的漫画《抽雪茄的花花公子》、《头戴马德拉斯布的女黑人》,到中年旅行时描绘的《帆船》、《克勒兹河谷》,再到晚年以吉维尼花园中景致为主题的《睡莲》、《紫藤花》、《黄色鸢尾花》、《日本桥》,莫奈艺术生涯各个重要时期的代表作悉数亮相。而来自莫奈良师益友们的作品,则为莫奈的艺术人生作出别样的注解。
 
  克劳德·莫奈是印象主义画家集团的核心人物,“印象派”即得名自他的殿堂级作品《日出·印象》。这是一位等候太阳的人,致力于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及相互作用,用看似随意实则准确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各种瞬间的永恒图像。他的画里画外,皆耐人咀嚼。
 
  采集光线和云朵
 
  “我曾亲眼目睹他抓住一簇落在白色悬崖上的灿烂阳光,把它锁定在一片金黄色调中,使这难以捕捉的耀眼的光芒产生令人惊异的效果。” ——莫泊桑
 
  在炮火的洗礼和机器的轰鸣声中,19世纪的欧洲美术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艺术家们以热烈的情感、丰富的想象来探索自然与生命的本质,各种美术流派轮番登场,其中印象派绘画以它不俗的辉光,长久照耀着整个欧洲和世界画坛。
 
  印象派画家继承写实主义美术让艺术直面生活的创作态度,纷纷离开沉闷的画室,走上街头,奔向海滩,拥抱原野和乡村,以快捷的直接写生的方式捕捉身边种种生动印象。他们认为风景之美不在于名山大川,而在于光影变幻中的日常场景和平凡物事。他们的努力,使美术摆脱神性的光环和再现故事的方式,而靠近了自己的本体。
 
  印象派的主将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莫里索和卡耶博特邓等人。其中莫奈堪称“印象派中的印象派”,他是印象主义画风最为坚定的拥护者和执行者,也是印象派真正意义上的领袖。画派之名便源于他受记者嘲讽为“不如糊墙纸”的《日出·印象》这一作品。作为该团体的发起者与组织者,莫奈带着毕沙罗、巴齐依、雷诺阿等人一起进行大量的外光研究,在枫丹白露森林边上的舍依,在诺曼底的圣米西翁农庄以及盖尔波瓦咖啡馆等地,都留下过他们三三两两的身影与逸笔草草的痕迹。
 
  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在他的画作中,既看不到明确的阴影,也没有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他致力于把握即时的视觉印象和偶然一瞥的构图效果,莫奈曾说:“我们作画如鸟儿啼鸣”,这种返璞归真的迅捷作画方法为作品增添了趣味性和现实性。
 
  莫泊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一个风景画家的生活》,描述了莫奈的这种作画方法,并表示了赞叹:“我常跟随莫奈去找寻他的印象。这时候他过的已不是画家的生活,简直像追捕猎物的猎人。孩子们带着或空白或未完成的画布,踉踉跄跄地随他东奔西走。这位讨厌弄虚作假和墨守成规的画家,面对着他的画,等待着、窥伺着太阳和阴影,他几笔就把洒落的光线和飘过的云朵采集下来,快速放在画布上。我曾亲眼目睹他这样抓住一簇落在白色悬崖上的灿烂阳光,把它锁定在一片金黄色调中,使这难以捕捉的耀眼的光芒产生令人惊异的效果。”
 
  由此,光在绘画中被彻底发现并完美运用。对莫奈来说,绘画过程中的停顿,不是因为模特的骚动或灵感的缺失,而来自那句颇为“莫奈”的答案:“不,我在等候太阳。”
 
  小镇漫画家
 
  枯燥的法文课堂上,少年莫奈在笔记本上偷偷给老师们画速写肖像。他早熟的绘画才能,在人物漫画上展露无遗。
 
  1840年11月14日,莫奈出生于巴黎。在他5岁时,全家移居到诺曼底的勒阿弗尔,开了一家杂货店营生。勒阿弗尔有高高的悬崖和变幻莫测的大海,瞬间吸引住了这个内心波澜壮阔的天蝎座少年。他经常逃课出去,整日眺望大海与多变的天空,并试图将那些多变的色彩和线条形诸画面。所以,当父亲希望他继承杂货店时,莫奈早就打定主意要成为一个艺术家。他说:我愿永远站在大海面前或波涛之巅。
 
  在枯燥的法文课上,莫奈偷偷给老师们画速写肖像。他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和动态进行夸张变形,神情惟妙惟肖。当他逃课坐在勒阿弗尔港边时,见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形形色色的人,便带着自己的好恶情绪,把他们一一定格在画面上。莫奈早熟的绘画才能,在他画的人物漫画上展露无遗。如此次展出的1857年所画的《头戴马德拉斯布的女黑人》中,莫奈毫无保留地描绘出这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安地列斯妇人的丑陋。她头上戴着马德拉斯格子花纹头巾,张扬飞舞的蝴蝶结下,是一张极度夸张丑化的面容,与人物上半身苗条、高傲的处理方式形成绝佳的对比和讽刺。
 
  10多岁时的莫奈已小有名气,小城里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小小漫画家,更有上门来求画像者,有时来的人竟比来他们家买杂货的还多。莫奈得意极了,他为自己作品开出的价格是每幅20法郎,他很快地成为一个“城里的要人”。在画框店的橱窗里,他的漫画四五幅成一列地骄傲陈列着。
 
  此时,莫奈绘画生涯中第一个重要的老师——欧仁·布丹出现了。他比莫奈大16岁,喜欢画画,17岁时便在勒阿弗尔开了一家文具与画框店,在那里,他为那些到海岸避暑的美术家的作品配框,并代售他们的作品。在他的主顾中,有古典派大师库提赫与特洛容,他也从大师那里得到很多教益和启迪,并在后来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少年莫奈。
 
  布丹看过莫奈的漫画,很是欣赏,认为“他们是有趣、巧妙而漂亮的,一看就知道,很有才华。”布丹一面教莫奈画画,一面把自己的体会告诉他:“当你画画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最初印象,这个最初印象非常重要。因此,你要非常顽强地保留自己最初对景物的印象。”这些话语对莫奈的影响是终身的。
 
  在跟着布丹学了6个月油画以后,布丹提议他去巴黎正规地学习绘画。这个提议得到了莫奈父亲的支持。1859年5月,莫奈带着布丹写给巴黎一些小有名气的画家的介绍信,满怀着憧憬,从海边小城勒阿弗尔来到繁华的大都市巴黎,开启了印象派之旅。
 
  莫奈和他的朋友
 
  莫奈和他的朋友们,一起走出画室、深入乡村、徜徉于海滩和森林,将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定格在画布上,留下了各种瞬间的永恒美好图像。
 
  莫奈的父亲本希望他到了巴黎,可以进美术学院受正规的训练,而莫奈的叛逆个性使他拒绝学院派教育而流连于各种沙龙展,与一些个性自由的艺术家们相谈甚欢。其中,巴比松画家杜比尼和特洛容对他影响很深。
 
  特洛容曾是布丹在勒阿弗尔的老主顾,所以有一天莫奈带着两张静物画去专程拜访了他。特洛容建议他经常到乡村去画速写,并接受一些专门的人体素描训练,还要到卢浮宫去作些临摹工作。
 
  这时期,在维斯学院,莫奈又认识了一位重要的朋友——毕沙罗,后来成为印象派的主将。毕沙罗一直被后人称为“印象派的米勒”。他的画风充满一种农民的质朴与单纯的诗意。与莫奈一样,他热爱乡野与农村。毕沙罗心地善良,对于比他小十岁的莫奈更是关心有加,他们经常背着画架相约去巴黎附近的农村对景写生。
 
  兵役期之后,22岁的莫奈再次来到巴黎求学,进入古典主义学院派画家格莱尔的画室,在此结识了同学巴齐依、雷诺阿和西斯莱。四人志同道合,经常结伴出去写生,诗情画意的枫丹白露森林中,处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莫奈一直关心的是自然给予自己的第一印象,他说:“当你去画画时,要设法忘掉你面前的物体,一棵树、一片田野。只是想这是一小块蓝色,这是一条黄色,然后准确地画下你所观察到的颜色和形状。直到它达到你最初的印象时为止。”
 
  莫奈最多的是和雷诺阿一起,在夏都、蔚蓝海岸和意大利等地作画。雷诺阿还曾寄居在莫奈的维特伊家中。他们的绘画创作和生活呈现很大的交集,关系可见一斑。
 
  1872年,雷诺阿画了一幅《阅读中的克劳德·莫奈》,描绘的正是当时莫奈在阅读报纸的家居模样。画中莫奈以侧面形象出现,头戴圆顶礼帽,身穿黑色外套,嘴里叼着烟斗,正全神贯注地阅读,烟斗中冒出的蓝色烟雾形成暗夜星空般的漩涡。同时期,雷诺阿还画了《克劳德·莫奈夫人画像》,和莫奈画像同一尺寸,画的是半身的卡美尔的四分之三侧面肖像,神情略带矜持,十分生动可人。为美术史留下一段友情佳话的这两幅作品,均出现在了此次的展览中。
 
  莫奈的一生得遇许多良师益友,可以说这些人一路伴随莫奈成为艺术大师。前面提及的欧仁·布丹是莫奈一生中最初并具有关键意义的导师,他对莫奈的教导渗透了莫奈的灵魂,影响了他的整个创作和人生。而雷诺阿、巴齐依、西斯莱、莫里索、卡耶博特则是印象派的重要画家成员,也是莫奈的艺术良伴。另外,还有杜朗、乔金德等其他挚交好友,经常在圈中聚会。
 
  正是莫奈和他的朋友们,一起走出画室、深入乡村、徜徉于海滩和森林,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及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的迅捷手法,将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定格在画布上,留下了各种瞬间的永恒美好图像,从而让印象派美术运动的影响遍及各国,流传永年。[NextPage]
 

《草地上的午餐》
  在莫奈成名前无怨无悔的女子
 
  莫奈画中的女性多以同一个女子——他的第一任妻子卡美尔为原型,偶尔一次画第二任妻子爱丽丝,画中人面目模糊、恍惚,似乎仍然是卡美尔的样子。
 
  翻开莫奈的早期画册,画中女性几乎都以同一个女子——卡美尔为原型。这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前妻病逝后,莫奈再次结婚,并且与第二位妻子爱丽丝生活的岁月远比卡美尔要长,虽然画作中也曾出现过爱丽丝的身影,但人物脸部模糊,身形似乎仍然是卡美尔的样子。
 
  因为《草地上的午餐》,他们在塞纳河边相遇。那年,莫奈25岁,卡美尔18岁。那时卡美尔是他的模特。这位少女令莫奈一见倾心。但莫奈的父亲却不喜欢这个女孩的模特身份,逼迫他们分手,并中断了经济来源。善解人意的卡美尔不离不弃,始终陪伴在莫奈身边。《草地上的午餐》未取得预期的成功,而同样以她为模特的《绿衣女子》却在年度官方沙龙展上获得好评。这张作品仅仅画了四天,抓住了人物回眸间细腻生动的表情,令莫奈受到一些鼓舞。
 
  1867年,他们的大儿子出生了。二人真挚的感情最终感动了莫奈的家人,1870年,他们终于结婚了,在特鲁维尔海滨城市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蜜月期。此次展览中出现的莫奈创作于1870年的《在特鲁维尔海边》,卡美尔坐在沙滩的椅子上,背对大海,若有所思。背景中漂浮的云朵,在夏日的光线中转动,不禁令人想到作家杜拉斯的描述:“待我一离开特鲁维尔之后,就有阳光亡失之感……”那确实是一段充满阳光的透明岁月。1875年,他又创作了《散步撑阳伞的女人》,卡美尔身着白色纱裙,手持阳伞,回眸凝望,天空中一样涌动着梦幻的光影和洁白的云彩,裙裾下草木缤纷。
 
  但是,尽管莫奈勤奋作画,他的作品从1869年起就再也没能进入沙龙。有了孩子之后,生活担子变得更加沉重。他没有任何收入,买不起画布,只好刮掉旧作的颜料,再在上面作画。家中窘迫得甚至无法生火,全家常常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中。1877那年,卡美尔第二次怀孕。那年她30岁,身体愈发不好。由于长年的奔波劳累,卡美尔终于卧病。
 
  在起起落落的岁月里,据说莫奈用了10年时间,断断续续绘制出《红围巾:莫奈夫人画像》,直至卡美尔病逝前一年才最终完成。布帘拂动的窗外,白雪皑皑的背景中,匆匆而过的卡美尔投来忧伤而深情的一瞥。她的红围巾在风中呈现出一种凄凉的耀眼感。莫奈十分珍爱这幅作品,一直收藏在身边,如同收藏爱人永恒的目光。
 
  1879年初秋的一个拂晓,卡美尔离开人世。莫奈忍住悲痛,画下了一幅《临终的卡美尔》。他说:“在亲爱妻子的病床前,我十分本能地对那已无表情的年轻面孔仔细端详,寻找死神带来的色彩,观察颜色的分布和层次的变化。于是萌生一个念头:要为这个即将离开自己的亲人画最后一幅肖像。”这位在莫奈成名前始终无怨无悔的女子,未享受过一天的荣耀,也不曾拥有一件像样的首饰。入殓时,莫奈将一枚刚刚从典当行赎回的奖章挂在她的脖颈,作为彼岸的纪念和安慰。
 
  卡美尔病逝后,赞助商的妻子爱丽丝主动担起照顾莫奈和两个孩子的重任。1883年,他们一起搬到塞纳河边的吉维尼小镇,从此安居下来。晚年的莫奈,描绘了大量吉维尼花园的景象,但却几乎没有在画面中描绘过后妻,遍寻画册,大概也只有一幅《花园里的爱丽丝》可以交差,而画中人的神情面目那么模糊,恍惚中,依然还像是卡美尔的样子。
 
  故居和花园是他最美的作品
 
  莫奈的晚年,一直以花园中的睡莲、百子莲、垂柳、紫藤花、鸢尾花与日本桥为主题,创作出一系列如梦似幻、为世人所景仰的传奇之作。
 
  莫奈的画被视为法国国宝,而他自己却认为,故居和花园才是他最美的作品。中晚年时期,莫奈花费40年时间在吉维尼花园生活与创作,他恣意赏花养花,亲手造就了一个绝妙的“水上花园”。
 
  吉维尼时期,莫奈的主要工作是更为系统地对光线进行研究。他先是对自己感兴趣的景物进行细致的描绘,随即发现同一个景物受自然光线影响的效果持续时间十分短暂,色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为了追求一刹那光线的变化,他开始从一个固定视角去一张接一张地捕捉瞬间光影效果,以期“获得自然的某一方面的真实印象,而不是一幅由人工组成的图画”。系列画的出现,标志着莫奈的风景画己经炉火纯青,其晚年所创作的睡莲组画可谓巅峰之作。
 
  从1897至1926年,莫奈大概画过181幅主题为《睡莲》的作品。他去世后有8幅巨幅睡莲系列装饰画赠给法国政府,现收藏在巴黎橘园美术馆。对于画面中如流动的诗一般的睡莲,易斯·瓦多伊有过一段恰当的评论:“在我们看来,他早期的作品没有一幅能与精妙绝伦的水上风景相媲美,这组画把握了春天的色彩。画中的水有时呈浅蓝色,有时像金色的溶液。在变化莫测的绿色水面上,映照着天空和盛开的清香四溢的睡莲。它形神兼备,是一曲春天的赞歌。”此次展览中,观众也将得缘见到一幅两米见方的《睡莲》。
 
  1903年,莫奈种下沿着拱形花架攀爬的紫藤花,如星光般覆盖了临水花园中的日本桥。作于1919至1920年的《紫藤花》整体平静祥和,天空是明净的蔚蓝,紫藤的枝子滑到画布边缘,从上沿跌落,显示出一种悠闲的氛围。此时的莫奈,已经80岁了,正遭受越来越严重的失明的困扰,画面中不再有明确的叙事进程,更多的,是心中的意象。还有作于1924至1925年的《黄色鸢尾花》,那些花儿疏斜地摇曳于声情并茂的花园之中,曲线流动起伏的花朵呈现出当时流行的新艺术精神。布景的蓝绿配色单纯而又丰富,使画面像一首春天的歌。
 
  莫奈的晚年,一直以花园中的睡莲、百子莲、垂柳、紫藤花、鸢尾花与日本桥为主题,创作出一系列光影迷离、为世人所景仰的传奇之作,如同天籁般的音乐,又像永恒的诗歌。也许,在他晚年视线模糊的记忆片段中,卡美尔一直与他在一起,生活在最美的吉维尼花园。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