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枪炮与玫瑰:战地文工团抒情岁月

2009-10-10 13:48:48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作者:柏冬友

    在现实生活中,战争带给人类的是死伤的残酷,但是,在和平年代,我们却可以用多种方式回溯充满硝烟的历史。于是,我们有了表现英雄主义的《亮剑》和《历史的天空》,也有人性和军魂共存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而曾剑的《枪炮与玫瑰》贡献给我们的却是一首在战争中抒写美好人性的“青春之歌”。捷克诗人塞费尔特的诗句“假如让女人操纵大炮,落到大地上的将是玫瑰和亲吻”更进一步地让我们意识到带给人类流血和死亡的战争在女性那里竟会有如此不同的结局,枪炮竟然与玫瑰如此和谐又矛盾地统一在一起。由此,《枪炮与玫瑰》用抒情的方式表现战争和战争中的人事自然有其合理和独到之处,“战地文工团”这一独特的群体和“抒情”这一表现方式也自然成了解读该作的两个重要的关键词,“玫瑰”这一重要的象征性意象则成了这两个关键词之间的重要纽带。

    《枪炮与玫瑰》前半部着重塑造了“战地文工团”成员群像。这里有胸中柔情奔涌、表面严厉无情的文工团团长陈聚旗。他是在解放战争中痛失情侣、如今又率团进驻朝鲜战场的一位老练成熟的文工团领导者,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党性、人性、个性的高度统一,在战场上作为一名舞者忍受断腿之痛是其坚毅个性的体现,归国后他编辑工作的成功是他在战场上激情的延续,而他为战友待遇奔走最终血洒中途是他作为一名有责任的领导的令人悲痛的合理归宿。宋春来虽然是一名初次踏上战场的年轻人,但是他却把自己对新生活的向往转化成对战友的关心、对艺术的热爱而最终克服对战争的恐惧,创下一人杀死四个敌人的奇迹!来自革命老区的杨秋花在“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的召唤下带领妹妹参加解放军,又来到了朝鲜战场,作为女兵分队长,她聪明能干、关心他人,既顾全大局又率真善良,生活的锤炼最终使她成为“风中的玫瑰”……还有人小机灵的磨栓、寡言少语的梅生、活泼直率的丁香、聪明专情的柳江南等等。作品并没有拔高他们,而是通过真实的描写他们的爱心、恐惧、好胜、羞怯,把一群有着鲜活生命的战士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爱干净却不得不忍受战时的极端困难,他们渴望爱情却不得不遵守部队规定,他们被人误解负气出走却依然英勇参战。而文工团在战场上的存在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在作战期间充当卫生员、帮助清理战场,而且他们在战士中所受的欢迎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所有战士对和平和安宁的向往,正如小说第一章中所说:“他不是好战分子,他相信,没有人真正愿意打仗,就是被称为‘好战分子’的军长楚天明,也不是真的好战,只是被逼到那条路上。”作者通过“文工团成员”群像的塑造,体现了艺术、生活、人性的三者统一。

    “玫瑰”在书中具有多重象征意义。首先,在“战地文工团”成员群像中,杨秋花是作者着墨较多的一位,她的分队长身份和优秀的才艺使她在作品前半部的战地生活和表演中脱颖而出,而作品后半部主要就是讲述了杨秋花归国后的不幸遭遇。无论是作者笔触所向还是杨秋花自我期许,她就是“玫瑰”——“我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一直顽强地盛开着。我为那个贴《穷舍报》的年轻人盛开。我追赶他,寻找解放区的天,为解放区的天盛开;在解放战争时期,我跟随大部队南下,为我们军盛开;在朝鲜战场,我为祖国盛开……我没有枯萎,没有凋零,我一直顽强地盛开着!”但是,杨秋花是众多女文工团团员中的一员,她只是彭总所嘉许的众多“战地玫瑰”中的一朵。所以小说结尾,宋春来指着一朵朵红玫瑰,说:“这一朵是杨春花,这一朵是林自芳……”最后,他指着那最大最红的一朵,对杨秋花说:“这就是你。”

    “玫瑰”还是青春、活力与生命的象征。“战地文工团”之所以独特,还因为他们是由一群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年轻人组成:宋春来十七,杨秋花十九,杨春花十七,刘磨栓十四,林自芳十七……虽然很多人在花季就长眠战地,可是在历经磨难、皱纹满面的生者眼里、在记忆深处,他们就是玫瑰,“他们花一样的生命并没有结束,他们花一样的青春,一直绽放着。”

    “玫瑰”更是战争亲历者们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渴望。能戴上“战地文工团”女队员亲手送上的鲜花是即将冲锋陷阵的勇士们的骄傲。这里固然有异性相吸的因素在内,然而在整天被炮火包围的战场上,这种最最普通的心理如此明显的表示不也是孤胆男儿们内心渴望的一种强烈体现吗?越是对普通人事的关切越是衬托出战争的长久和困难。郑晓野死时胸前洇出血偏偏什么都不是,而是“一团玫瑰”,“那里原本应该是一朵真正的、带着露珠的鲜艳的玫瑰,应该是一个姑娘在山里采来,亲自戴在他的胸前。他虽然年龄有点大,可他那么精干,那么英俊,那么勇敢。他的胸前,应该是一朵真正的、带着露珠的鲜艳的玫瑰,而不是鲜血凝成的玫瑰花。”柳江南负伤复员,孤身一人地生活在农村,拒绝成家,死后却偏要埋葬在女儿河畔、玫瑰花丛,这说明“柳江南虽然没有得到爱,可是,他对爱的渴求一直没有停止”。

    曾剑的《枪炮与玫瑰》让我们换一种方式和角度感知战争、回溯历史和触摸人性。同时我们应该庆幸,只有在和平年代里我们才能诗一般地去体会战争的伤与痛。

    《渡江》展现解放军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是指1949年4月至6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向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大军事集团发动的强渡江河战役。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开始。它是将江河进攻战、陆地追歼战、城市攻坚战三种作战类型融为一体的战略性战役,其战场范围之广,参战兵力之多,阶段转换之快,都是解放军战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解放军在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的条件下,一举突破国民党军舰、飞机、大炮,陆海空军组成的长江防线,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NextPage]

    由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馆长杨波执笔的《渡江》通过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与文献呈现了1949年中国时局的转折和在此背景下各种人物的命运。该书注重实证,广泛地征引了各种稀见的资料和学术上最新的研究成果。比如多次引用刚刚解密的蒋介石日记的内容,人物不再是脸谱化的,而是有血有肉的。

    该书有严肃的学术背景,但整体行文却通俗易懂。比如在写作有关章节时,广泛地征引了《中央日报》、《申报》和《大公报》的原始报道,让今天的读者一窥历史的复杂与生动。

    老将军的方寸天地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新作《藏书·记事·忆人:印章专辑》由新华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继2008年签名版的《藏书·记事·忆人》出版后,熊光楷上将为广大读者奉上的收藏领域的又一顿文化大餐。

    这本《印章专辑》以作者收藏的盖章书上的印章为主角,精选了一百来方开国元勋、学界泰斗、文化精英、艺术大师、外国名人的用印,印章尺寸均为实物大小,并配有短文、对印章的解说、印纽印面边款以及相关的图片,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使得读者在欣赏印章本身艺术之美的同时,又能对印章承载的历史、人文价值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本书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岚清篆刻“藏书·记事·忆人”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韩天衡篆刻“习武学文”印,常务副院长骆芃芃篆刻“藏书印章专辑”印。

    中国首部长篇公安测谎小说出版

    公安女作家穆玉敏的长篇小说《测谎》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据悉,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第一部长篇测谎小说。

    小说开篇是足球俱乐部老总宁全福子弹洞穿左眼身死,测谎专家齐大庸推断案中有案,死者的妻儿都先后涉嫌。令齐大庸的助手、女警官莫小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被她固定在测谎椅上的犯罪嫌疑人竟然是她的恋人宁远。不料当她通过测谎仪认定了宁远就是杀父凶手,真正的凶手却突然出现在测谎室里。

    故事的结局令人慨叹,测谎仪可以辅助警察破案,却也成为一些善良灵魂最终沦为罪犯的帮凶,因为人性的善恶,仪器是测不出来的。正如野莽所说:“我们对《测谎》的兴趣已经远远超过了作者的预期,测谎仪的发明和使用最初或许是与破案有关,但它最终会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作出意想不到的贡献。”

    《测谎》的作者穆玉敏是北京市公安局女警官,她在基层摸爬滚打30年,当过片儿警、刑警,搞过公安宣传,研究过中国警察史。

    (编辑:李明达)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