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读忻平教授《从上海发现历史》

2009-02-19 09:59:43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作者:

   

作者:李旭 

    《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修订版)  忻平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环视当今中国,现代化已成为中国民众社会生活的主题与目标。上海以其突出的优势和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成为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领头羊,日益为世人所瞩目。

    早在1953年,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写过一本关于上海近现代史的专著《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墨菲选择上海作为开启现代中国的钥匙,正是由于上海崛起的历史与独特的地位代表着“现代中国的缩影”。20世纪初至1937年抗战前,以上海为龙头、以上海为中心的现代化运动,是中国第一次正式的典型的现代化运动,本书把二三十年代的现代化运动作为研究的对象和主题,把上海作为中国的缩影,是因为上海的历史相当程度上代表了近现代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海无疑是主要起点与重要内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从上海发现历史,寻找开启现代中国历史之门的钥匙,就成了本书探讨的主题。

    本书在内容结构安排上分为前后七章,前三章以探讨上海人为主题,从人口主要来源、人口各种比例、属性、社会结构、社会各层次及整合机制入手,探寻这一时期上海人的人格特质与模式,及其成为现代人的必然性及与现代化的正反馈作用。第四、五、六三章分别从上海生活的各主要方面,如收入消费、生活水平、物化环境、文化生态等去研究生活状态与演变特征。第七章则试图通过从上海人与生活及社会现象中的两极对峙的矛盾、混乱现象乃至负面效应、病态现象,勾勒出现代化进程中共谐与异趋的曲线发展轨迹与二元结构特征。

    本书在研究方法采用的是社会史的方法,研究方法上的一大创新,是作者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全息社会史观”这一基于社会历史的全息运动而产生的整体性全息认识与全息方法。对于作者这一理论的具体界定,著名史学家夏东元教授在为该书所作序言中,作了最好的概括:“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全息社会史观’的理论,即将社会历史的发展视为一种全息有机的运动,认为社会全息元与社会全息体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对应关系,因此,对人类社会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侧面加以全息研究无疑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作者以此为突破口,从以往人们所忽视的人口、人格、社会结构、整合体系及消费、收入、物价、建筑、语言、民俗、衣食住行乃至物化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及其全息运动,去分析其内在的互动关系,及与时俱进、不断变迁的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具象与特征、规律,从而一定程度上具有全面性,描绘了一幅1927-1937年上海社会历史的绚丽多姿的画卷。”通读全书,我认为这种评价是客观的公允的。本书作者提出了譬如都市环境与都市人群性格的正反馈关系、上海建筑、上海方言与上海人之间的共振结构、上海二三十年代社会整合体系、对上海乞丐这一独特人群的注意等诸多创见,以小窥大,元中见体,全息史观贯穿于全书的每一个气息之中。

    在中国现代历史上,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现代化进程之快,社会生活的现代性体现之突出,历史进程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矛盾表现之强烈,历史进步与历史痛苦展示之明显,外在与内蕴两种现代化动力在此契合程度之凸现,新的阶级、阶层、社团及新的社会矛盾、社会关系之占据新的社会主导地位,新生产力推出全新生活方式与全新社会价值观之鲜明,在与传统人完全不同的具有新型人格的新型人群——上海人那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上海人最先走出了传统中国人的影子,上海最先在中国走出了漫长的中世纪,步入现代化轨道之中。借引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一书的话说,现代化“首先在上海出现,现代中国就在这里诞生”。在以后的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历史进程中,上海始终处于发射源的中心地位,始终起着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作者将研究和叙述的时间限定在1927-1937年这十年,将观察视角限定在上海这个特定的历史场,正是考虑到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运动在1927-1937年的上海表现得十分典型。是现代化造就了上海城市与都市文明,也塑造了具有现代城市人格的一代上海人,改变与重建了他们的生活内容与生活方式,在诸如人口、人格、社会、收入、消费、建筑、语言、民俗、衣食住行乃至物化、人文环境等各层面上,都显示了与时代同构共进、多元趋新的特征。这一切,构成一幅现代上海都市世俗生态画卷,也深刻地推动了上海历史的前进,奠定了上海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的地位。其中,尤以结合中国国情带有浓郁上海特色的变异文化,成为上海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向。而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致命弱点,又使得转型社会中的上海人人格及其社会生活呈现出多元势差的二元结构与发展轨迹。这表明,上海人与上海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有赖于国家独立与整个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完成。本书即试图通过对上海1927-1937年这十年实证性的微观研究,从上海诠释“现代中国”。但作者研究的不是1927-1937年全部的整体的上海历史,而是试图通过对这十年上海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活动的主要方面的剖析,为上海乃至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一个横剖面,为这段时期上海的整体历史提供一个研究基础。

    这部洋洋四十万言的富于创新的书,是现任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忻平教授十年前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也是作者的博士论文著作,作者为写作此书进行了长达数年的理论的和资料的准备,参考了数百本书籍与大量的报刊档案史料,为写好上海民俗还花费大量时间采访几十位“老上海”,以口碑史料弥补书面资料,该书十年后修订再版,又增添了许多新的资料,深化了部分学术观点,无疑是现代化研究的一部力作,不仅每每为治史者论文化者所征引,而且对于帮助我们审视当下中国正在快速向纵深挺进的现代化运动具有特别的借鉴参考意义。

    此外,本书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逻辑的严密、语言的流畅、视角的多元、材料的选择以及描绘剖析的细腻深入,从而使得本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对于本书的书名,作者之所以起这个书名,而且修订再版时仍对此书名青睐有加,是源于美国历史学家保罗·柯文于1970年代后期曾撰写的一本名为《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的著作,该书强调对中国历史的解释必须从中国内部寻找,受此启发,作者欣然以“从上海发现历史”作为书名,也是想从中国内部——作者选择了上海——寻找诠释中国现代化历史的一把钥匙。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先驱与范例,是一个值得解剖与借鉴的典型。在中国今天仍在进行的现代化大潮中,研究上海第一次现代化运动,研究当时上海人与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特征与转变规律,揭示当时上海社会发展的奥秘,对于推进20世纪80年代后至今中国进行的第二次现代化运动,无疑具有较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历史学家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环视今日上海浦东,高楼大厦群矗争雄于黄埔江畔,向世界诉说着中国近百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伟大的现代化成就,为本书读者重新认识中国从二三十年代上海开始的现代化的伟大意义提供了一个最好注脚。

    历史记录过去,历史镜鉴当下,历史昭示未来。

  (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