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谈鲍贝小说《伤口》的女性视角

2009-01-04 11:48:59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作者:

   

作者:夏烈 

    《伤口》  鲍贝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我们是被时代劫持的,我们的文学也是。时代对于个体,无疑是强大的统治力量。而反过来说,文学要介入时代,只有通过它婉约的方式,比如小说人物、小说故事、小说的叙事角度。好的小说只有在不断捉摸自己的人物、故事和叙事(角度与方式)中诞生,好的小说家因此并不易得,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智力活——智力,多少是要靠天赋的,做小说的那么多,天赋好的不可能都在小说家那堆里。

    鲍贝却在不断地成长着,使我知道原来天赋并不是开始就原形毕露的,或者说,懂得调整与反思,懂得以情感的力量补充小说写作另一些要素的不足,同样是一种智慧。她最近的长篇《伤口》以一个独特的人物和一个有趣的叙事角度进入其故事,所升腾与绵延的女性特质让这部小说有了自己的空间。

    小说人物是一个渔家女,在南国海岛的渔村里的一户并不幸福的家庭出生成长。鲍贝的选材固然与她熟悉的家乡海岛风物有关,但毫无疑问,这也是她思考之后企图为小说找到更多的与众不同之处的结果——她把这个渔家女安置在了一个父母龃龉,父亲孤独地在海难中死去,母亲再嫁而对主人公十分疏离的亲情环境里;她也把生命里最浪漫而刻骨铭心的记忆放在了海岛贫瘠生活中与“阿哥”相爱相知的过程;她又把这个淳朴美丽的渔家女推向了我们时代似乎难以逃避的都市繁华,继而把流浪潦倒和不得不沦落风尘的一种女性命运缩影到这个人物身上;最后,她用一种非常戏剧化的方式给这个女人以离奇、高贵的生活机遇,但又因为与这些机遇相伴相随的是无法摆脱的阴谋与破碎感,因此迎接她的无非是一场虚空和背弃。

    整个《伤口》,突出的是它的人称叙事和由此而来的叙事风格。小说通篇用“我”的第一人称叙述,渔家女何晓难(当她成为生意场上的一颗美女棋子后,“被”更名为何凌落),始终在陈述与抒情之间布局着自己的故事和情感。这种第一人称的叙事给小说带来了女性湿润的言语气息,尤其小说开头所弥漫的诗意的语言方式和感伤的基调,像用了柔板的调子但整个世界又沉在了魆魆的暮色里,缠绵怆然。在这种叙事风格中,小说其实在勾勒这样一个同样令我们感伤缠绵的意思,那就是当代人爱的失去,或者说,都市男权社会中,淳朴的爱无法存活下去的一个事实。渔家女的身份在这里象征着最淳朴的女性个体,她们起初对世俗是相对无知的,当何晓难的个体因为家庭的不幸而更加需要自身的爱情来补偿心理的残损时,初恋的美好记忆完成了她情感世界中爱的代入,正因为此,何义无反顾地进了城,目的是寻找她初恋的阿哥。“寻爱”是小说开端所有的意义。但小说用此后大半的篇幅告知着她如何失身与失爱——如果说身体的失去是对爱情的第一层亵渎的话,那何晓难还可以在胸部纹一朵莲花来寄存自己心的洁净;但此后她在钱的压力之下,许下了成为生意场上一颗美女棋子的契约,那么,她的心就沉在了都市与男权世界的泥淖中,心头的莲花在一桩桩契约和谎言构成的气候中无力地浮沉,终至于衰败。

    从“寻爱”到“失爱”,小说以女性视角提供了当代情感状态的现象性描述,同时也寓意了一种对当代文明和两性关系的批判,当然,这一切都是用文学的方式——我一直这样看,即在某种意义上,文学的方式也就是女性的方式,鲍贝在这里用女性主义文学的方式加深了一个内心的指向,也就是说,当女性在小说里被毁弃以至于忧伤的时候,文学的忧伤和力量也就开始了。

    遗憾的是,鲍贝在控制这种人称叙事的过程中,慢慢地从何晓难的自我倾诉转向了作家全知全能的故事操控,小说后半部分在跌宕的情节中流失了细腻准确的心理探索,小说从女性独特的私人经验转到了外在的社会情感小说,这也许是作家意识的盲点造成的小说迷误。
 
  (实习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