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评鲁敏《风月剪》

2008-07-09 15:00:53来源:文学报    作者:

   

 作者:陈骏涛 

    在鲁敏的写作历程中,2007年肯定是个值得记忆的年份。这一年,鲁敏的几部中篇小说——《颠倒的时光》、《逝者的恩泽》、《取景器》、《风月剪》、《思无邪》、《秘书之书》,几乎篇篇中彩,或被争相选载,或就是获奖。鲁敏本人还在第六届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上,获得了“2007年度小说家”奖,最近又获得了新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的提名。这不仅是对2007年度鲁敏小说写作的褒奖,实际上也是对她近些年小说写作的一种肯定。当然,这年头这个奖那个奖多得有点令人发晕,得了奖未必就值得追捧。但我敢说,鲁敏是名至实归的,她的小说是有故事、有人物、有内涵、有底蕴、经得起分析的,对于从事小说写作还未及十年(她从1999年始进入小说写作)的年轻作者来说,能够有这样的好成绩是难能可贵的。也许果真如评论家李敬泽所说,“她有成为大作家的气象和可能”。

    在2007年度鲁敏的几部中篇小说中,《风月剪》是读者最感兴趣的一部。这是鲁敏“东坝”往事系列小说之一,作者动用了她对故乡东台的记忆和想象,半凭经验,半靠虚构,着力于叙写乡镇中的小人物,情节婉转,视角独特,充盈着淡淡的悲剧色彩,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宋师傅是这部小说的中心人物,他是通过“我”(徒弟小桐)二十年后的回忆叙述出来的。宋师傅是东坝出名的裁缝师傅,技艺精湛,尤其擅长裁剪女人服装。他修身白面、秀气、整洁,对人客气、耐心,在东坝粗糙的男人群中,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的,因而博得女人们的好感,成为东坝女人们的“大众情人”。但是,这个“大众情人”又是个“阴阳人”,女人引不起他的欲求,或者说他根本就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即令漂亮如“乡下玫瑰”的英姿,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然而,他偏偏又对尚未成年、不谙性事的徒弟产生了暧昧之情。这超越了东坝人伦理常识的极限,是他们,尤其是女人们所万难接受的,从而触犯了众怒,宋师傅的名声便一落千丈。小说如果写到这里为止,那就只能算是一部揭露阴私的浅陋之作了。这部小说的不同寻常就在于,它还写到了宋师傅性格的另外一面,即他对自己所作所为是悔恨的,他曾向徒弟小桐表白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这种矛盾和混乱,他甚至尝试与另一个粗陋的女人(望石)苟合……这是这个悲剧性人物最后走向毁灭的根由,他试图以自戕结束这段蒙羞的历史。宋师傅的自戕,表明了他的性格除了阴郁、软弱一面以外,还有澄明、刚烈的一面。这就使得这个人物显得有深度了。

    对像宋师傅这样的人,以一般的道德伦理标准对他加以谴责,是失之片面的,因为这不是简单的道德伦理问题,而是生理和心理的缺陷所造成的一种性格悲剧,是当事者所不能自律的。作者在表现这个悲剧性人物时,分寸感是很强的,她不以一己的好恶臧否人物,而是如实地表现了“这一个”人物的所作所为,以及在这些作为背后的复杂的心理和生理背景。尽管由于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法,限制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充分展开,但这个人物给人留下的印象还是十分深刻的,也显示出年轻作者在描写人物方面的不一般的功力。
这种不一般的功力还表现在对这部小说的另一个人物——“乡下玫瑰”英姿的描写上。这个人物尽管着墨不多,在小说中总共才出现过三次,每次的描写都极为简洁,一概用的是白描手法,但其身影和形象却栩栩如生,给人留下的印象决不次于宋师傅。用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喻:如果宋师傅的形象是一幅油画的话,那么英姿的形象就是一幅水墨画——淡淡的,但颇值得品味。

    在东坝,虽然宋师傅获得众女人的青睐,但真正让宋师傅动过心的女人只有英姿一个。英姿的丈夫长年出海,而且是性无能者,致使英姿长年独守空房,英姿便把欲求投向了宋师傅。一个孤男(宋未婚),一个寡女(英已婚但没有性生活),倘若两情相悦,结为情侣,也在情理之中。但宋师傅却始终没有碰过英姿,这不是说宋师傅就不为所动,其实他是很在乎英姿的,只是他没有勇气,或者说没有能力迈出这一步罢了。英姿呢,自然是更在乎宋师傅的,她在无边的寂寞中,选择宋师傅作为输出口,她甚至趁着夜色,主动来到宋家铺子,却遭到宋师傅的拒绝。这对她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孤寂且忧伤的灵魂无处寄托,她只有选择出走,永远从东坝消失了。这是这篇小说的又一个悲剧性人物。

    在文学语言上,这部小说也表现出作者不一般的功力。准确、新鲜、灵动是这部小说语言的特点。鲁敏曾说:语言是“我东坝系列的‘气韵’所在”,“我甚至感到,我是为了这语言中的东方乡土才造出的东坝”。一个年轻的写作者,能够如此重视语言,把语言运用到如此境地,实属不易。我想,鲁敏的小说之所以能够得到读者的青睐,跟她的语言功底怕是不无关系的吧!

  (实习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