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深圳炮楼:走廊东南端的守望(图)

2008-06-23 23:27:05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

   

《深圳炮楼——调查与研究》

    摆在案头的,就是这么一部新书。它刚刚问世,由知识出版社出版,是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的专家们以其深厚的学养,历经十几年,调查走访,测绘制图,拍照存档,文献钩沉,辩难驳问,展开穷尽性的研究,终于撰写出《深圳炮楼——调查与研究》这部内容翔实、方法独到、开创性的学术著作。虽是研究性的论著,但读来并不晦涩生硬,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简洁的笔触,将我国一千多年的炮楼历史、将深圳炮楼当下的“文物生态”娓娓道来,让读者饱览以前不被人知晓的炮楼文明。

   “炮楼走廊”的文化发现

    书的前面,开宗明义说到——提起炮楼,就容易让人联想到侵华日军、抗日战争,其实这是误解。因为早在抗日战争以前,“炮楼”就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到处矗立了,并形成绵亘数千里、氤氲千余年的炮楼文化之走廊。深圳炮楼群落就伫立在这个走廊的东南端,它们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那是岭南人过去生活的一个部分。

    据笔者了解,课题研究缘起于1994年,当时作为深圳文博系统一员的张一兵博士,在下乡搞古建调查时,发现了随处可见的炮楼,深感于此种古代建筑的别具一格,于是他和同事们就选中了这个课题。十几年来,为着炮楼文化的研究,学者们不但走遍了深圳大约1500个自然村,更走出深圳,到广东各地、到全国各省实地考察,最终得出全国炮楼的大致分布。

[NextPage]

   《深圳炮楼》所列之分布,俨然一条走廊,大约西起于川、藏等少数民族聚集区,经青海、云南、贵州、广西,至于广东、海南,呈“西南——东南”的走向,其大宗者,川藏1000余座,广东开平地区3000余座,深圳连及香港、东莞的古代宝安县地区1000余座,其间则是不同的疏密分布。也就是说,在长江以南,沿西藏、青海、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一线,千年以来形成了狭长的炮楼文化带。

   这是为什么?仅仅用战争、经济发展的理由就能够解释清楚吗?是否还有更复杂的原因?作者说,这样的问题正有待于我们今后的深入研究。

   “走廊”东南端的深圳特色

    据作者调查,以炮楼的密集度而言,深圳仅次于广东开平,位居全国第二,改革开放前曾有炮楼1000余座,本书著录到600余座,其中在2006年12月31日以前被拆毁的70座,保留一层以上的556座,年代确考最早者,是清朝嘉庆年间的炮楼。这件“炮楼走廊”东南端的历史事实,这个关于中国建筑学及其古建筑类型学上的大事,基本上不为学术界、不为一般民众所知。

    作者把深圳炮楼放在岭南文化的视野中,推求其来源和流变。深圳市以及香港、东莞等地合于一起4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正是古代的“宝安”地区,这里既浸润于广府和客家文化,又带有中原文明的遗风。当今的深圳市区之内,在历史上正是古代宝安县的中心,自三国时期设置司盐都尉垒,东晋则设置东官郡,一直到明清时期的宝安县(新安县)县治,于是这里就有了“宝安类型”的民居及其炮楼。概言之,这些民居及其炮楼的文化有三个来源:一是东官郡、宝安县千余年以来自身的文化传统,那是宝安土著文化内涵的核心,二是广府文化,三是客家文化,三个文化来源就构成了深圳、香港、东莞等地独有的“宝安文化”特质。

    《深圳炮楼》依据整体形制、人文背景、建筑材料、时空位置、装饰风格、施工方法等六要素,得出深圳周边地区炮楼的两大类别,一是具有综合性中国本土文化特征的土炮楼,是大量的,深圳有530座;另一类是几乎西洋化特征或仅具少量中国元素的炮楼,是少量的,仅有20余座。深圳本土传统炮楼基本是夯土所制,其又可以分为平顶、瓦坡顶两大类,当然有的本土形制的炮楼并不那么单纯,也带着些许西洋文化的一些影子。 

    独到的“守望”方法

    作者是中国“炮楼文化走廊”南端的忠实守望者。因其“守望”方法之独到,就使读者对这种古代文明有了比较透彻的远眺和近观,甚至有了希求大力保护这种文化遗产的强烈诉求和愿望。那么,本书究竟采用了那些独到的方法呢?

    首先,作者对炮楼进行了充分的文献考古。例如举证文献中大量的事实,认为“炮楼”的说法不会晚于宋朝,它最早的源流大概是春秋之际就有的“高葆”(亦读为“高堡”)及其设置烽燧的建筑;同时又考证出,在汉族占强势的中古和近古,人们往往称自己的高防建筑为“炮楼”,称蛮夷之风的高防建筑为“碉楼”。其二,作者穷尽十几年的时间,走遍了深圳1500个自然村,又踏勘了广东省以及全国各地的同类建筑,测绘拍照,数据积累,这种实事求是和脚踏实地的工作,就为这个课题的深入拓展,就为这种文物的进一步保护,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另外,重视乡风民俗和深广的理论视野,都使得本书又具备了丰富的理论价值。

    当然,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个别理论上的假说,比如围城与炮楼之间的演变关系,讨论中所举例证较少,论证过程亦较简单,因此结论仍嫌单薄;书后仅仅有一个“炮楼”的《名录》,换成细小的《图录》或许会更好些;校对不够精,尚有几处文字失误。这些都是希望作者今后改进的。

    (实习编辑:项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