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会记住失败

2018-12-21 14:48:03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阿嘉

   
关于电影,关于生活,关于文学创作,或许正如是枝裕和在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无法取代的珍贵之物不在日常生活之外,而是蕴藏在日常的细枝末节里。”

  blob.png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日]是枝裕和 著 褚方叶 译 南海出版公司2018-11


  如果说“演员的身体是一具容器,灵魂将其作为战场”,那么导演更像是战场外的军师,兵刃相接还是偃旗息鼓,只需他一声令下,变幻莫测的“阵法”与铿铿锵锵的“厮杀”构成了庞大而复杂电影系统。导演决定了剧情的走向,而演员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导演的创作思维,一个好的演员可以带动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而一个好的导演更是可以让演员由蛹到蝶——是枝裕和便是这样一位导演。


  是枝裕和作为一名幕后工作者,即使从未在镜头中出现过,但演员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都有着他自己的影子:《步履不停》里失业中年阿部宽懊恼的眼神;《无人知晓》里弃子柳乐优弥倔强的眼神;《小偷家族》里生活艰辛的树木希林慈祥的眼神……他们形态各异,却无一不透露出是枝裕和的细腻与温柔。即使是最平常的事物,最微不足道的事物,如牛奶滑落进米缸,如泉水浸入土壤,如天蓝色的氢气球飘向远方,它们在是枝裕和的镜头下都能绵延出无限的生命力。


  是枝裕和通过电影将生活中微小的褶皱加工放大,观众眼中所呈现出的沟壑正是生活真实的模样,镜头后的是枝裕和似乎是一位难以接触的人。而《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这本是枝裕和自传性作品,将观众与导演,将读者与作者,拉近到面对面交流的距离——他也有因资金周转欠佳而停止拍电影的时候,他也有坐在书桌前抓耳挠腮写不出剧本的时候,他也有电影获奖时欣喜若狂的时候……


  是枝裕和询问制作公司Office Shirous的代表佐佐木史郎:“如何才能一直拍摄独立电影?”对方回答:“制作十部电影,六部亏本,三部持平,只要有一部大卖就可以了。六部亏本的作品能培养出下一位创作者。”能够拍出一部卖座的片子,那么所谓的赤字也就有存在的意义,是枝裕和在《宛如走路的速度》中写过这么一句话,“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正因为除了成功,还会记住失败,从而积淀为一种成熟的文化。”


  众所周知,文艺片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里难以有较理想的收益,早先拍独立电影的导演大多转型拍摄商业片或者更趋向于主流市场的片子了。王家卫当年在拍摄《阿飞正传》时,扬言要拍出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卖座电影,电影公司给了他拍摄两部相同题材电影的经费,而《阿飞正传》却花光了所有的钱,片尾处梁朝伟作为第二个“阿飞”充满仪式感地梳了两分钟头发后便戛然而止了。电影的票房并不理想,赞助王家卫的公司险些破产,但这么多年过去后,时间证明了他的成功。


  是枝裕和也如此,他一直在拍摄自己喜欢的作品,他将电影嵌合进了生活。为了纪念去世的母亲,他拍摄了《步履不停》;为了“捉弄”英俊潇洒的福山雅治,他拍摄了《如父如子》;他在乡下拍摄有关小学生与奶牛的纪录片,当地老师告诉他,“你应该去东京拍,那才是属于你的‘乡下’。”《无人知晓》由此诞生。


  关于电影,关于生活,关于文学创作,或许正如是枝裕和在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无法取代的珍贵之物不在日常生活之外,而是蕴藏在日常的细枝末节里。”


  (编辑:王怡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