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书写几千年历史的《枢纽》,究竟是本大书还是不值 一读?

2018-01-29 09:55:08来源: 华文好书     作者:

   
作者希望通过对既往历史的梳理,建立起一套中国独特的历史哲学。可问题是,目前我们所拥有的历史数据质量不高,很难支持精细研究,只能比较粗线条地概括,而这种挂一漏万的概括前人已做了无数,今人实在没有再做的必要。

  在2017跨年演讲现场,罗振宇重磅发布年度图书《枢纽:3000年的中国》,出版社独家给逻辑思维销售,目前销量已达十余万,创造了一个销售奇迹。


  这本书到底怎么样,业内人士如何评价?我们邀请几位资深书评人,做出鉴定。


 1.jpg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现场推出《枢纽》


  张明扬 书评人1


  可以说,在我近些年来的目力所及中,施展先生的《枢纽》一书是国内作者视野和格局最大的一本历史著作。正如许纪霖先生所说,“如此之大手笔、大气象、大格局,为当今中国学界所罕见。”


  与国内专业历史研究者过度“碎片化”写作的倾向相比,施展这本书很容易让人想起那些海外流行社科书的写法,《人类简史》、《大分流》、《崩溃》、《枪炮病菌与钢铁》、《白银资本》、《哥伦布大交换》、《西方的兴起》、《人类之网》……动辄上千年的长时段看历史、跨学科跨到开脑洞、俯视人类的上帝视角、充斥着西式论文腔但时而让人拍案叫绝的术语警句,这些大格局的诀窍,《枢纽》都学会了。


  在跨学科上,《枢纽》甚至看起来不那么像一本历史著作。哲学、精神现象学、社会学、地理学、政治学、法理学、经济学、人类学、宗教学……但凡你能想到的社科学问,在这本书里均有深度涉猎。


  作者提及这些繁杂学问时虽不无有“报菜名”、“吊书袋”之嫌,但书中所引的那些权威且切题的著作至少可以表明,作者是对这些“杂书”下过功夫的,是真诚的有着“融会贯通”的学术野心的。


  但我不得不说,作者架构“统一连贯的解释框架”的决心如此之大,以至于你会觉得这本书的“历史叙述”及史实呈现是完全服务于这个“解释框架”的。“解释框架”或许是统一连贯,历史叙述却时而看起来有支离破碎之感。


  我承认,本书跨学科的论述框架的确在某种程度上要优于就史谈史的传统历史写作,书中很多跨学科的论述会让我对某个问题有“豁然开朗”之感,但也有一些地方,你会觉得有些牵强,就如同现代战争一样,多兵种作战自然是大势所趋,但最终你无法回避用步兵才能实现有效占领和有效维持秩序这一“朴素常识”。而对于历史写作而言,跨学科的大视野及社科理论的经验演绎,仍然无法取代史实的叙述与铺陈的重要性,这也是我觉得这本书不那么像“历史书”的原因之一。


  当然,作者可能也并不认为这是一本“历史书”。


  多学科社科理论的引入,让这本书如此与众不同,在写法本身就超越了国内的诸多历史著作,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你可以批评这本书的“学术野心”过大,但不能不承认作者的勇气与真诚,这是一本有筚路蓝缕意义的精彩著作;但我还是不得不说,作为一本有开山意义的书,即使撇去意识形态上的争议,这本书也注定是一本极具争议之书。


  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看,作者虽然自信的承诺了“统一连贯的解释框架”,但我读起来却时有断断续续之感,无法感受到一鼓作气的文气,有时候,过于庞杂的解释框架破坏了阅读时的连贯性与阅读快感,这样的问题在西方流行社科著作中自然也有,但却没有这本书体现的如此之大。


  最后,这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大书,如果想要批评,我建议先读。


  蔡辉 书评人2


  首先,没有完全读完《枢纽》,所以我的评价可能不够客观,至少不够全面。


  其次,对施展先生的努力表达敬意,写一本书不容易,认真写一本书尤其不易,这本书中包含了很多努力,应该得到认可。


  然而,不得不说,《枢纽》是一本非常失败的作品。


  首先,这种自上而下的大建构非常风险,积累不够,尽可能不做。


  作者希望通过对既往历史的梳理,建立起一套中国独特的历史哲学。可问题是,目前我们所拥有的历史数据质量不高,很难支持精细研究,只能比较粗线条地概括,而这种挂一漏万的概括前人已做了无数,今人实在没有再做的必要。


  在本书中,作者生吞了雷海宗先生的两度历史循坏理论,并延伸成四度,可问题是,雷先生的总结本身就是经验性的,既无法证真,也无法证伪,只是年代略同,便认为发生了历史循环,这就很可能将错觉植入到研究中,以为这就是历史的本相。


  在今天,敢做通史的作者寥寥无几,因为随着考古等新技术的引入,材料翻新速度惊人,以个人的精力已很难面面俱到,当下言通史者,往往带几分江湖术士的气息。如果再不够专业,还要从通史的角度上升到历史哲学,那么就很容易走向巫术。


  其次,用逻辑绑架史实。


  站在历史哲学高度看问题,必然忽略细节,而这种忽略一旦与人性中认知误区相激荡,就会走入只截取对自己有利的材料、放弃对自己不利的材料的困境。


  比如周人伐商、官山海、金朝衰落之类,均可多元解读,而至于哪种解读才是正确的,恐怕当下很难决定,况且历史现象的复杂性是内置的,本来应从不同视角来关照,人为建立一个哲学高度,然后硬性将多元裁剪成一元,纳入到这个解释线索中。这种硬解除了满足自己的逻辑快感外,并无任何意义。


  总之,无需数据支持,不需要实证,只用发明一套说辞,将不同的历史事件串联在一起,将其中解释不了的掩盖掉,甚至不考虑这个串联体系自身是否存在矛盾,这就能算“历史哲学”?这样的编制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三,奇葩的历史哲学


  令人惊讶的,是《枢纽》气魄如此阔大,摆出一副要彻底解释几千年历史的姿态,可作者却不给出清晰定义,便直接展开思辨。


  在作者看来,华夏、中华文明、大一统、民族、正统之类的定义是几千年来从没改变过的,可问题是,当古人说起这些词时,含义是一样的吗?古人所谓国,不过一城,把它嫁接到现代民族国家的解释体系中,编造出一个爱国传统来,岂不是太脑筋急转弯了?


  在本书中,这种无厘头的想象可谓比比皆是,作者站在当代语境中,按自己理解的方式来推测古人对道统、天、地、仁之类的看法,以为只要阐释出他们略幼稚一点,从古至今,由低向高,逐渐完善,但总是一统,这就算完成了思辨,就算找到了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真精神,岂不是太过荒唐?


  这种大架构并不站在对事实的还原与了解(如不了解,可尽可能先不说)上,在这么脆弱的基础之上,很奇怪作者为何还能意气风发、豪情万丈。


  其四,本书的价值


  虽然本书作者很努力,但这本书的价值不大。


  1、很多内容最好去读原著,作者并没超过黑格尔的历史思辨水准,给人的启迪不多。


  2、作者过于万能,但在这个术业有专攻的时代,专注本行的事可能效率更高。


  3、读史最忌把当下的需求应托付给古人,虚拟出古人的责任来,那是无聊的,会让我们忽略不同时代运转规则、具体环境、人们的观念体系完全不同。


  4、应该有道德关怀,但这不能成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理性的障碍。


  许金晶 书评人3


  在一个学科分工日益专业化、细分化的时代里,人文学者,尤其是青年人文学者,还能有如此这般构建宏大叙事的理论体系的野心的,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从学术规范和具体论述上来说,本书则绝对不同于一般民科的作品,其内容质量绝对在合格线之上。


  然而问题在于,其提出的中国体系内在化的观点,放在当下中国崛起的时代语境之下,难免会受到紧跟政治形势的批评,引发一大批自由主义者的诟病。而如果对中国思想史、社会史、观念史研究状况比较熟悉的读者的话,自然能看出,作者提出的解释中国和世界历史变迁的理论构架,其实是众多先行研究者贡献的一个综合与汇总。


  举几个例子来说,作者对于中国历史采取的封建社会、豪族社会、平民社会的这一划分方法,明显是受到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的影响,而对于这三大阶段的命名,又跟钱穆等先贤的历史分期研究有着直接的渊源。再者,作者提出的中国体系内在化的观点,赵汀阳老师两年前出版的《惠此中国》一书中,就有过类似论述。作者是工科出身,再论述历史过程中,多受系统论的方法和视角影响。而采用系统论分析中国历史的第一论著,当属金观涛和刘青峰合著的《兴盛与危机》和《开放中的变迁》。


  从本书内容来看,其所述并没有比这两位前辈的这两本书做得更好。而在中国的国家和天下认同等方面,本书涉及的内容,在葛兆光先生的《宅兹中国》、吴稼祥先生的《公天下》和许纪霖先生今年新出的《家国天下》里也多有论述。因此尽管作者以海陆枢纽为中心的理论框架,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是对其原创性,不能给予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评价。总的来说,是本不错的书,但内容距离罗辑思维的宣传语和当下被热议的程度,尚有明显距离。


  如果一定要打分的话,我打6-7分。


  (编辑:王怡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