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猎豹》:周末北欧式饕餮大餐

2016-11-11 16:09:19来源:凤凰读书    作者:

   
“没有任何细节是多余的,如果想解开奈斯博小说的谜题,你一定要从一开始就全神贯注。”

  “没有任何细节是多余的,如果想解开奈斯博小说的谜题,你一定要从一开始就全神贯注。”


  都说周末的意义在于一个说不起就不起的早晨,一个说不睡就不睡的深夜和一个说不出门就不出门的白天。喜欢看悬疑探案类小说的我大多将这份周末时光大餐乐此不彼地交付与日式推理小说。在连续看了完三本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后,我已对日式料理极度疲劳。而挪威史上最畅销的作家、北欧犯罪小说天王尤?奈斯博的《猎豹》,竟意外在这段可以任我恣意支配的时间里带给我一份酣畅漓淋的“北欧式大餐”。


  品尝着这份“大餐”的同时,深深为自己仅仅作为一个井底之蛙的读者身份惭愧不已。所以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用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同理存在。


  日式推理类小说有点像制作精良的小成本电影,着重内心的剖析,犯罪动机的探索,但出场人物会比较少,场景变换也相对单一。就好像在写私密性很强的日记,有着卢梭一般大胆的心理剖析和历史追溯,最终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展示出前因与后果之间的关联。


  初次接触陌生的挪威作家尤?奈斯博的犯罪探案小说,有点搞不清楚状况的不适应。一开始那血腥的杀人场面就让我有点吃不消。那种集冷酷与残忍于一身的罪犯的隐晦身影躲在暗处,最终只把惨不忍睹的场面交付给一个陌生的人名,心底莫名焦躁,不知道接下来会有多少的惊悚与闻所未闻的杀人手段以更猩红的场面出现。因为每一章后面都会有一段充满邪恶的心理描写,让你不知道该把心底那点无助的份量指向谁。直到那个叫哈利的警察终于愿意成为你可以安放一下惴惴不安的心情的对象时,却又突然让你发现一切都不那么简单,险象环生的各种场景始终无法叫人放松。它就像是一部跟着作者坐在直升飞机俯瞰世界的游记,让你一下辨不清重点,而因果关系更是太多人物命运的纠缠。


  《猎豹》里人物众多,人名复杂。且不说被害者七八个,与被害者相关联的人又是一大群,再加上不同辖区的两个阵营里的警察关系,转来换去的时空场景。感觉自己真真就像一个忙得不亦乐乎的演员:一边要记台词,一边要理清身边各式关系,还要注意出场顺序,担心不要被不小心置换了角色,上了当……那叫一个精神高度集中。偏生敌人的阵营还不仅仅是罪犯,还有来自于同僚排挤、亲人生离、爱人背叛等等总要将人逼至疯狂边缘的突发状况与意料之外。读得专注,仿佛总在生死线上挣扎。还好,没有真切的肉身之痛,一切诱导肾上腺素急剧分泌的成因,皆源于尤?奈斯博文字编排所带给读者自我发挥无穷尽想象导致的结果。


  看到哈利去拜访“雪人”;谋求罪犯心理灵感时,我觉得那个场景好像《沉默的羔羊》里史达琳去到监狱里寻求汉尼拔医生的帮助的重放,在知道雪人的建议后,居然心福灵至地猜到了凶手,自我小小陶醉一番又觉得不对,因为明明书还剩一大半未读,说明我的陶醉只是表层,更大的阴谋还在后头呢。仿佛是心衰力竭跑到终点,却被告知还有一圈没跑完。于是重新打理精神面对最后一根稻草压倒时带来的快感。这种阅读经历我称为“峰回路转”式,在不断地迂回中接近最后的结局。就好像戏剧里一段唱腔定要不断上拨,袅袅绕绕,才会带来余音绕梁的奇效。


  《猎豹》一书中有个关于犯罪动机的描述让我很在意,因为这个观点与我刚结束的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恶意》里的犯罪动机非常接近。


  (实习编辑:王怡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