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失败”的文学价值——李德南的创作与评论

2016-06-14 16:47:27来源:花城    作者:唐诗人

   
在《遍地伤花》中,李德南用“爸爸”两个字结束了他对周克的人生虚构,这是周克做梦的时候听到的。

QQ截图20160602171841.png

  作者简介


  李德南,男,1983年生,上海大学哲学硕士,中山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青年学者、专业作家,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评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专业导师、广东作协签约作家、《创作与评论》特邀编委。曾在《文艺争鸣》、《南方文坛》、《诗刊》、《花城》、《山花》等发表各类文章约60万字,著有《途中之镜》、《遍地伤花》、《蝉与我心清:赵少昂小传》、《深圳故事的十二种讲法》(与项静、徐刚合著)等。先后入选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才、羊城青年文化英才,获《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奖等奖项。

4_副本.jpg

  在《遍地伤花》中,李德南用“爸爸”两个字结束了他对周克的人生虚构,这是周克做梦的时候听到的。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我不曾想到这梦也许就是作者想做爸爸的梦,而今,在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李德南已经做了爸爸,身为人父了。因此,为了恭喜这种超越虚构、超越梦境的变化,我对他的评论也就应该超越他虚构的小说世界,进入他现实工作中的评论世界。而且,在描绘一个作家兼一个评论家的文学形象时,跋涉在作者的现实生活和虚构文本之间也是一种基本要求,我们要在这两个层面勾勒出一个文学人物的内在热情与外在神情。当然,作为师弟,我更希望通过这种书写可以为他刚刚诞生的孩子论证出一位认真而慈性的父亲!


  《遍地伤花》里,李德南塑造了他的主人公“周克”。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字面解释,就是总与周边环境相克的人。相克,也就是矛盾的、对立的,这种情况在80后的成长经历中当然会是遍地伤花。不过,周克有着帅气和英俊,因此相克是内在的,相生是外在的。这种搭配更糟了,他的外在招引了筱麦和陈碧玉,甚至蓝兰等漂亮女孩。当然,外在与内在不是分得那么绝对,只是侧重而已。周克内在是一个诗人,而诗人在80后身上,只能导致与周身环境相克的结局,结果也很可能是落拓。周克与筱麦的恋爱是大学期间的浪漫记忆,但这浪漫最终留下来的只是伤和痛,成了沉重的灵魂包袱,仅此就与那些感伤物是人非和青春消逝的写作截然不同了。当然,仅仅是把一个更为悲惨的经历拿出来并不能成为更好的证据,李德南也并不是喜欢激烈情节的人,他把这个伤痛穿插在周克与未婚妻陈碧玉当下的生活中。这种综合着倒叙、插叙等多种叙事手法的写作可以将过去和现在紧密地勾连起来。周克的那些伤痛才那么的沉重,它沉重到最后做梦结婚也有两个新娘:“一个是挺着大肚子的陈碧玉,一个是瘦骨嶙峋的筱麦。”


  《遍地伤花》里面的人物基本都是80后青年,而且是文艺青年们,一个个都因为写诗而变得穷困潦倒或者生活得痛不欲生,他们接受的教育培育了他们纯净的文学梦想,这却导致他们进入社会后一个个都要经历现实这个大熔炉,磨掉理想和烧毁诗人之心之后,他们才能步入人们普遍认可的生活轨道。李德南在后记中直接说要“为时代的失败者造像”。他说:“这个时代的成功者,那些随风而起却有能力、有智慧御风而行的成功者,所得到的赞颂和关注已经不少了。相比之下,我更愿意将目光投向那些心思散乱、肉身沉重的失败者,用文字来记录下他们绝望的眼神,或是无奈的叹息。换句话说,我希望以小说的形式,为这个时代的失败者造像。”其实,这个观念不仅指引了李德南的小说创作,也暗示了他之后的评论研究的攻取方向。周克经历各种各样的沉痛,不仅仅有前女友筱麦堕胎后不能再怀孕的终生伤痛,也包括他的诗作影响了一大批更年轻的人走向为诗的痛苦。他最后跟代表着普通生活的妻子“谈判”,为进入正常的家庭生活,他需要彻底抛弃作为诗人的自己,遗忘那段遍地伤花的历史。然而这种遗忘和抛弃却是不可能完全成功的,他的梦中有两个新娘,也就隐喻着他不可能洗涤那些过去的伤痕,他将和伤痕同行。这里,作者似乎想说明这样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真实:一朝为诗人,终生都忧郁。


  我不知道李德南的神情是在周克之前就如此,还是他被自己所塑造的人物影响成这样了。但我相信,不管是经历了自己的过去,还是感受了他笔下人物周克的经验。在此之后,他都会用过来人的成熟感去思考文学和人生、去实践着评论和创作。就像他在创作完这部长篇之后,转向评论工作时,依然在为那些看似失败的同辈人造像,他为一个又一个同代的80后文学青年们提供平台,诚恳地阅读着同龄人作品中的独特生命,在评论中挖掘着他们作品中难能可贵的闪光之处。这种工作给了李德南“重生”的机会——这种重生是说,他小说中的周克们失败了,他在虚构中为同代的失败者立下了哀而不伤的传记,却在现实中为同代的文学青年们创造了走向成功的台阶,很可能,他会在这个工作中无形地挽救出一些曾经被埋没得快要向现实缴械投降的80后文学才人。


  “失败者”成为李德南小说创作的核心话语,亦成为了他之后文学评论研究工作的关键词。他执着的文学热情从小说创作转向文学评论之后,他也不屈不挠地要为同代的文学人“申辩”,为一个时代的文学立像、立心。他曾经在各种场合谈过,他之所以开始为80后作家写评论和为80后文学下诚恳的判断,很大原因就是很不满于过去那些一概而论的印象式判断。我知道那些印象式判断是怎么回事,我曾经也信任过它们,它们认为80后依然幼稚、依然单一,认为80后作家的作品缺少厚度、匮乏精神,是一群小打小闹的“失败者”。也许,这些观点至今还牢牢地控制着很多人,但我很荣幸,接触李德南之后,就真实地脱离了那种人云亦云的状态。我开始认真地反思那些我信任过的大佬们的80后文学意见。我的观念转变最直接来源于李德南的80后文学评论,我是他最直接的影响者。也许,他不期望一时半会就把大部分人的观念扭转过来,但有了受影响者的存在,不管有多少个,却都证明了他的工作有了价值。


  在李德南的80后文学评论文章中,对王威廉、郑小驴等80后作家的通读透视下,发现了他们反思现代性的叙事美学,也发现了他们作品中的历史和现实因子,这些层面的挖掘都最为直接地反驳了那种判断80后文学没有历史厚度、缺少精神品格的顽固观念。后来,他与谢有顺老师共同主持的80后文学大展,借助《创作与评论》杂志,挖掘了大批被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很早就捧得大名的80后文学人物无意间遮蔽掉的青年作家,让他们的作品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栏目呈现出来,这无疑是一种比写评论文章却因为零零散散而更为有效,它所收获的赞誉之声也证明了李德南这份工作的价值。对于这份收获,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李德南作为主持人的表述语言有何特征。他为每一期写的引语都非常简单,介绍作家的方式也很传统,然后用简单的一段话介绍评论文章的主要观点,并加以简单的点评,最后用一段话进行概括。这种主持人引语是非常传统的方式,而且每一期都是这种格式,在很多人看来这肯定是有板有眼甚至呆板木讷的介绍,毫无令人激动的词语。但我从这里却看出了李德南最隐秘的热情,那就是用这份冷静去坚持不懈,努力去挖掘,把一些我们从未听闻过的、却特色鲜明的80后青年作家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上。


  周明全曾经用“隐秘的火焰”来论述过李德南,这好像也是李德南自己非常喜欢的意象。我看到这个意象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联系起刁亦男刚刚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白日焰火》。在这部电影中,最后的画面是吴志贞去指认当年的犯罪现场,结束后走出那座破败的房子,面前的通道一片惨白,寒冷而萧杀。空地那边的屋顶上,张自力在燃放烟花,烟花燃尽后散开,有残骸坠落到吴志贞身边,让寒冷的空地也燃起了一些热情。吴志贞仰头看着那冲向天空的焰火,那如一朵朵雪花般的焰火,点缀了那布着一层薄薄白云的天空,虚渺而绚烂。接着镜头转向了吴志贞含泪的脸,以及一边燃烧一边向她飞冲过来的焰火。焰火燃尽,她也到了白日的尽头。这电影里面的焰火其实也是隐秘的,它本属黑夜,却在白日燃尽,火花占满的不是漆黑的世界,而是有着阳光却依旧寒冷的世界。张自力对吴志贞那份隐秘的爱,最后用白日火焰来表达,似乎给了吴志贞希望,却又是他最大的绝望,他看到了美背后的残忍,就如看到了白天里的罪恶,它当然比黑夜中的罪恶更为隐秘,也更令人凄寒。


  当然,电影是犯罪电影,但不妨碍我们用它来勾连李德南的文学神情。如果说《白日焰火》的故事是藏在爱中的罪,那么李德南“隐秘的火焰”就是藏在心中的爱。他有着一种执着,但这执着又不是执拗,执拗也许就是极端化了。他不然,他的执着是隐秘的,你看不到他热烈的情感表达。在文章中,他的分析异常冷静,却又是暗自下功夫型的,默默地把一些真相告诉你。让你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他的观点有理有据。这又像是张自力了,他追寻真相的那份激情,看不到热辣的东西,都是在茫茫的雪地上、在寒冷的空气里一步一步地追索着最为真实的案情。也许侦破案件需要隐秘地进行是一种职业需要,但李德南呈现在其评论文章里的隐秘之爱却是他的性格使然。他的文章亦如他的神情,有一种安静的形状,却又很明显地凸显了他充满锐气的额头,或者说,在他那略为深郁的眼神里,藏着清晰的判断。


  当然,除开评论写作这一可以呈现其有形的判断力之外,还有他借助《创作与评论》努力去勘探、发掘80后青年作家的暗里功夫,这又是另外一种执着的热情呈现方式。而这种坚持似乎又类似于张自力那种稳操胜券式的勘察,把隐藏在厚厚的雪地下的真相一层一层的剥离出来。这个过程并没有什么令人惊心动魄的地方。他的侦查方式也没什么独特之处,没有福尔摩斯的惊险。影片在总体上让我们看了一个恒定的氛围和持久的感情,最终却影响非凡。李德南的热情也是这样,恒久的,传统的,却是非凡的、难得的。这是一种执着的隐秘热情,像极了那些经历过风雨之后的淡定者,以一种从容去面对一切,以一种沉郁的沉思状态去容纳和鉴别,去感受和呈现,在实践中奠定起他厚实的果实。


  (编辑:郑娜)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