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特·约克(Gunther Uecker)是德国现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几乎每年都在世界主要博物馆举办作品展,多次获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和德国卡塞尔文献展。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初,30多岁的约克就加入了德国著名的先锋艺术流派“零社(Zero)”,其以钉子为创作材料的版画作品,由于具有鲜明的精神指向和先锋性质引起艺术界的注意。他精力旺盛,长年累月环游世界获取素材,不停地创作。他的作品形式多元化,从早期的木刻版画、素描到后来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电影制作以及舞台设计、转动艺术、雕塑等,他能够自由的使用表达其艺术目的的材料。他用艺术作品记录着当代,参与时代的进程,对于精神与理性一直也在不停地思考与追求,这可能也是七十多岁的老艺术家在当代艺术中依然占有相当地位和发挥影响力的原因。
1994年约克重游中国,那段经历成为他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他将自己在中国的体验变成画面,以图象方式表现他所经历的文化冲突的复杂性,创作了《致北京的信》一系列作品,当时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展出,成为老艺术家一桩未了却的心愿。后来应中国美术馆和歌德学院北京分院邀请,约克四度来华,再次向中国人民递交了《致北京的信》——封迟到13年的信。
展览名为“致北京的信”,共展出20幅作品,都是在白布上涂抹和书写的图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就叫《致北京的信》,3米高、5米宽的白布上依稀可见字迹。约克说那是二战之后,曾受法西斯迫害而流亡的人们起草的文件,在20世纪四十年代发展成为联合国发布的《维护人权条约》,之所以用这些文字,是因为经历过战争的约克希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和平共处、相互理解。他在画布上写下这些文字,而后用沾满墨汁的手涂抹、拍打,使之成为抽象的画面。
约克的作品中有很多是用墨汁创作的,这是中国书法给艺术家带来的创作灵感。约克说他在创作这些作品时,将自己对中国的印象和感觉“变成那些挂在绳子上和用竹片支起来的巨大的画布”,20幅图画用铁丝悬挂在展厅中,约特将它比喻成“线装书籍”,而其中大面积的文字难以辨认,漂浮在空中,如同一本本被打开等待阅读的“天书”。观众穿梭其间,还能闻到些许墨香。
在现在人们看来还显得很前卫的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昆特·约克早在四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尝试,并且在世界艺坛中引起了反响。由此可见,解续一位“老艺术家”不但要看他现在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曾经有过的创作与在艺术史中的影响。
约克1930年出生于德国温多夫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童年是在乌斯特半岛度过的。
二战以后,他所住的地方被划分到当时的民主德国,19岁那年,他开始做一名粉刷工,也开始学习广告设计,并就读于一所工艺美术学校,还在街上画过宣传画。随后的几年里,他考上了柏林的一所美术学院,开始更加系统地学习绘画。23岁时,他移居到了当时的西柏林,随后进入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深造。在这个阶段,他开始接触抽象主义绘画,并为之触动,也是在那个阶段,他开始尝试用钉子创作艺术作品,从此,钉子成为他长期以来创作的一个符号,也成为约克的艺术标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约克和他的艺术伙伴们成立了“零社”艺术小组,这个艺术组织倡导的是一种自由创作的艺术精神,很快,这个艺术小组在全世界现代艺术中的影响力开始凸显出来,在艺术评论家看来,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与非凡的创造力,使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的杜塞尔多夫成为可以和美国纽约相抗衡的当代艺术重镇。
昆特·约克凭借着他的艺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赢得了赞誉,早在1977年,他就受邀为日内瓦联合国大楼创作墙上浮雕,在世界美术史的当代部分,约克书写下了自己重要的一笔。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实习编辑:秦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