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杨佴旻《倾听梵高》序 :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强者,一个世纪也就那么几个人

2025-04-05 21:45:48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杨佴旻

   



《倾听梵高》序


杨佴旻



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强者,是超越已有美术范式、我行我素的个人至上者,他们是历史的脊柱,一个世纪也就那么几个人。


文森特·梵高,一位狂热而理性的天才画家。说他狂热是因为他激烈滚烫的作品,他的阿尔勒,他的星空,他的向日葵,他为爱割下的耳朵。文森特为燃烧而生。在我看来文森特与疯子没有任何关系,不过是一双双世俗的浊眼怎么可能识得一颗透彻的内心?


说他理性,是他的每一笔绘画都是激情的理智。他流动而理性的笔触,他很多签名是隐藏在画面中的,那么完美,甚至不可思议。他对德拉克罗瓦、米勒等艺术家作品的判断与认知,都体现出他的敏感,锐利,独到和理性。在文森特身上艺术的成熟充分表现于他内心的坚定,他像鞋匠那样耕耘他的画布。他坚信有一天全世界会学拼他那难拼的名字Vincent Willem van Gogh(文森特·威廉·梵高)。


多年前,当我阅读过梵高,我说文森特不能只是观看,更需要聆听,观看太表浅了,天才的轨迹神秘而不可琢磨,只用一双眼睛是不够的。《倾听梵高》是梵高的亲笔诉说,他和弟弟提奥的通信详尽地纪录了他的思考、创作与人生愿望,本书分上下两册,画册卷则让您目睹文森特笔下提及作品的完整面貌。



文森特将满腔热火化为奔腾的色彩与恣意的笔触。他用“充沛”来表述他的色彩。而在世俗者的眼里他却是疯子梵高,他的创作是疯癫,他的色彩是病态。想想吧,在当时,在那些真正的“病人”眼里,面对那样的文森特·梵高,他们怎么可能会有别的表述?我却要对文森特说:当你被世俗的理论和画坛所抵制的时候,伟大的梵高诞生了。


梵高,这位天才,有生之年不被当时巴黎的主流艺术圈所接纳,他确实很落魄。1888年初春他南下阿尔勒,在那座小镇,在大约15个月的时间里。他完成了《星空》《罗纳河上的星夜》《阿尔勒的朗卢桥》《夜间的露天咖啡馆》等作品。



《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  文森特·梵高 1889年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夜间的露天咖啡座》 Caféterras bij nacht  文森特·梵高  1888年  

克勒勒·米勒博物馆



梵高说:“对于我来说,夜晚看上去比白天更具有活力、更丰富、更具有色彩,晚上画画,天上有闪烁的星星,地上有迷离的灯火,那画面很美,就是安详的作品。”文森特的绘画对象是他最熟悉的景物:原野、农民、一束野花、一朵向日葵、一筐土豆、一片天空,都付诸了他极大热情。他纯粹而丰富,他的艺术散发着生命的活力和泥土的香气。


文森特在那样压抑和苦闷的岁月,一定是借助了一只上帝之手,不然怎么会有如此璀璨的画面?


文森特在给提奥的信中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却只见冒烟。但是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然后过来陪我一起走。”文森特是困顿的,然而你又是何其幸运,在你离开之后,有成千上万个人陪着你。


你已是天空中的太阳。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