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第11届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火热来袭 系列研学活动免费报名

2022-08-22 20:27:07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北京文艺网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非遗文化精髓,由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国家典籍博物馆、北京中海智旅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第11届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之“读行海淀,博物世界”系列研学活动将于8月23日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举行。



  本次研学活动将博物馆、研学旅游、传统文化有机结合,邀请国家典籍博物馆研究员现场带领,通过展馆参观、专业讲解、活动体验等多重活动环节,从书籍的纸张载体到书籍的内容印制、装帧形式,以及通过传拓的方式对书籍内容进行保存与流传,由浅至深地带领学生们了解书籍的形成与发展全流程,沉浸式体验典籍里的传统技艺。

  本次研学活动线下共设置8场,将于8月19日起公开招募学员,6-15岁亲子家庭均可免费报名。关注“文旅海淀”官方微信公众号,回复“读行海淀”,添加客服微信即可参与。

  本次活动将于8月23日至8月28日,通过抖音、微博、搜狐视频等平台进行全网同步直播,喜欢中国传统文化、非遗技艺的网友们均可免费预约观看。关注“文旅海淀”官方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研学动态。

 活动一 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是世界公认的最古老的文字系统,代表着古代人类文明最辉煌的成就,而现如今,也仅有甲骨文一脉相承,传承不辍。甲骨文,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它不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也正是有了甲骨文,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才得以延续传承。

  本节研学活动将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座、手工体验,了解古人造字六书在甲骨文上的体现,并通过实践操作感受契刻于甲骨之上的文字力量。

  招募对象:15组亲子(6-8岁儿童)

  活动时间:8月23日 上午9:30—11:30

  活动详情:

  展览参观:“甲骨文记忆”

  专家讲座:神奇的甲骨文

  手工体验:甲骨浮雕体验




 活动二 小小书法家:书法艺术


  《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朝永乐六年,全书共22877卷、分装11095册,3.7亿余字,合古今而集大成,保存了明朝以前中国的历史地理、技术发明、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各类知识,被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与璀璨瑰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明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全书以小楷抄录,也是明代书手们用官用的馆阁体楷书一笔一画抄写出来的。

  本节研学活动将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座、手工体验,让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永乐大典》前世今生,并通过描摹《永乐大典》中的文字内容,切身感受可作楷模的书写结构。

  招募对象:15组亲子(8-12岁儿童)

  活动时间:8月23日 下午14:30—16:30

  活动详情:

  展览参观:“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

  专家讲座:旷世宏编之《永乐大典》

  手工体验:永乐大典复制页抄录




  活动三 缀古连今:线装书籍


  线装是中国古典书籍最基本和最实用的书籍装帧形式,也是古代书籍装帧技术发展最富代表性的阶段,线装与今天的平装书无论在书籍制作工艺还是装帧原理上都己经非常接近,即为现代书籍装帧形式奠定了基础,同时还作为中国古典书籍最具代表性的装帧形式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

  本节研学活动将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座、手工体验,让学生们深度了解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并亲手体验完成一本线装书的制作。

  招募对象:15组亲子(10-15岁儿童)

  活动时间:8月26日 上午9:30—11:30

  活动详情:

  展览参观:“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

  专家讲座:古籍装帧的演化过程

  手工体验:古籍装帧之线装体验




  活动四 小小发明家:造纸术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发明于西汉时期、改进于东汉时期。东汉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通过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出了蔡侯纸。蔡侯纸的出现,使纸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数量迅速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动了书籍的发展,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至此,纸张便开始成为书籍制作普遍使用的材料。

  本节研学活动将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座、手工体验,了解古籍中所使用的不同类型的纸张,并通过亲手体验制作花草纸,加深对于古籍纸张的理解与认识。

  招募对象:15组亲子(6-8岁儿童)

  活动时间:8月26日 下午14:30—16:30

 活动详情:

  展览参观:“妙手传天禄 丹心鉴古今——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成果展”

  专家讲座:中华典籍里的纸张

  手工体验:古法造纸体验




  活动五 缀古连今:经折装书籍

  经折装出现于唐代,是将书页粘连成一个长条,然后按固定的规格正反折叠成竖长的开本,它继承了卷轴装横展的阅读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随开随合、更加自由的阅读方式,使其具有较高的普及度,一直流传至今。

  本节研学活动将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座、手工体验,让学生们深度了解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并选取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郭璞注、蒋应镐绘《山海经》中的图案形象,让学生们进行填涂,以完成一次经折装体验。

  招募对象:15组亲子(8-12岁儿童)

  活动时间:8月27日 上午9:30—11:30

  活动详情:

  展览参观:“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

  专家讲座:千古奇书《山海经》

  手工体验:古籍装帧之经折装体验




  活动六 缀古连今:卷轴装书籍

  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纸张开始普及。但是在最初的时候,纸质书籍的形式,还在沿用古代帛书的卷装形式,故从魏晋到隋唐,书籍一直是以卷轴装的纸书为主。卷轴装即为将印页按规格裱接后,使两端粘接于圆木或其他棒材轴上,卷成束的装帧方式。

  本节研学活动依托于国家图书馆藏文物——世上仅存的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座、手工体验的方式,让学生们在了解珍贵古籍的同时,体验卷轴式的传统装帧方式。

  招募对象:15组亲子(8-12岁儿童)

  活动时间:8月27日 下午14:30—16:30

  活动详情:

  展览参观:“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

  专家讲座:写本中的精品——幅纸三绝《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

  手工体验:古籍装帧之卷轴装体验




  活动七 小小印刷匠: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人的重要发明,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进行印刷的技术。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不仅让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大大加快,还促成了书籍的成型与演变。

  本节研学活动将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座、手工体验,让学生们了解中国久负盛名的“宋版书”,并通过体验书籍内容的印制过程,感受雕版印刷这一古代复印术的魅力。

  招募对象:15组亲子(10-15岁儿童)

  活动时间:8月28日 上午9:30—11:30

  活动详情:

  展览参观:“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

  专家讲座:一页千金宋版书

  手工体验:宋版论语雕版印刷体验





  活动八 石上留影:传拓技艺


  传拓技艺产生于汉末魏晋之时,唐代初期已经达到成熟;从宋代开始,传拓除了拓取石刻文字外,人们还采用传拓技术拓取青铜器上的铭文;到了清代,由于甲骨、砖瓦陶文、钱币、封泥的大量出土,传拓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拓本相较于原石更容易保存和流传,所以历代保存了大量的早期拓本(唐拓、宋拓),而碑帖原石由于受到自然风化、腐蚀以及众多人为因素的损坏,已很难看到其原貌。因此,拓本在保存碑帖上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故而也成为了珍贵的文物。

  本节研学活动将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座、手工体验,与老师一同识读《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中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并亲自动手体验传拓名帖的乐趣。

 招募对象:15组亲子(10-15岁儿童)

  活动时间:8月28日 下午14:30—16:30

  活动详情:

  展览参观:“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

  专家讲座:金石传拓中的精品

  手工体验:三希堂法帖传拓体验

  以传统文化为纽带,通过寓教于乐、乐中有教式沉浸式研学活动,不仅能培养青少年们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知行合一的精神,还能感受读行的快乐,收获成长的精彩,在实践中激发力量。更提升青少年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启发他们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见证者、传播者、传承者。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