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刘绪源:《霍比特人》的魅力在哪里

2013-04-20 16:00:43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作者:刘绪源

  前不久,3D高清 (甚至4D)的电影《霍比特人·意外之旅》在世界各地上映,票房奇佳,大大赚了一笔。然而从艺术审美的眼光看,这实在是一部失败之作。此片是电影《魔戒》的原班人马不愿放弃上一次的成功红利,利用人们对《魔戒》的喜爱与怀旧之情,对原作者另一前期作品的改编和拍摄。不仅导演和许多演员是老的,音乐和场景也沿用《魔戒》,而且在全剧分为三集这一点上,竟也如法炮制。但《魔戒》本是三卷,《霍比特人》一共才一卷,现在分三部拍,就硬要把故事拉长,于是外加的打斗场面层出不穷,表面的热闹难掩剧情的空洞;所以这第一部拍得有头无尾,未看小说者真有点不知所云。在作者托尔金心中,这两部小说的读者是不一样的,《霍比特人》本是他为孩子们讲的故事,一如卡洛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先有故事后有文本,性质上属儿童文学;《魔戒》则是写给成人看的。现在电影只考虑市场,哪还管那么多,于是,情节拖沓冗长,暴力场面堆砌,其实已很不适合儿童观看。关于小说与电影的水平高低,还可举一小例说明:电影中有一幕是矮人们已被三位巨大无比的食人兽擒获,他们商量要烤熟矮人充饥,在最危险的时刻,巫师甘道夫出现在山顶,用长剑撬开山岩,山石崩裂,一缕阳光照过来,食人兽本是石头人,一见光,马上变成了三具石人。而在小说中,是甘道夫躲在树后,模仿石头人的声音,引起他们三个的争论和对立,石头人力大无比但头脑简单,又固执好斗,于是一次次争吵不休,不知不觉天亮了,阳光出来,他们变成了石头。二者一比,哪个更有趣、有味、合情理,又更儿童化?似已不须赘言。

  我是先看电影,然后再读吴刚先生翻译的小说。先已带了一点失望和不信任,但读着小说,竟又一点一点喜欢起来了。终于感到,这是一部有特色的书,它不合于现代小说的写法,却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它能抓住你,感染你,让你容忍情节上的粗疏和叙述上的随意,并不得不承认这是座无可取代的文学丰碑。

  先从小说语言说起。虽已经过翻译,但从语境和语调看,原作的韵味犹在,它是那样的与众不同,那样质朴、稚拙,有一种天真的趣味,娓娓而谈,体现了父亲对幼小孩子说话的语气节奏。这种叙述,说不上严密,也没有特别的夸张渲染,却有特别的人情味和亲切感,它不是舞台上的戏剧性的叙说,却是壁炉边、饭桌上、睡榻前的话语。这样的稚拙也延伸到了故事情节上。整个故事也是朴拙的,粗线条的,有一种口述故事边编边说的趣味,显得特别天真好玩。当然,情节本身还是跌宕起伏的,有很强的故事性,也有着丰富的多层次的想象力(正是这一点后来直接影响了J.K。罗琳,促成了《哈利·波特》的创作)。但不同于小说家的精心结撰或说书人的纵横开阖,叙述者并不处心积虑要打动人,而是沉浸于一种氛围中。这氛围是那样统一、和谐,相信孩子们会喜欢,我们这些远隔大洋的几十年后的读者也同样被它打动了。这使我想到西方早期的童话,包括法国的贝洛童话,德国的格林童话,也包括丹麦安徒生如《打火匣》那一类的作品,它们大多是从民间收集来的,但又经过了作家的再创作,它们的情节也都不甚合理,但显得特别好玩、有童趣。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睡美人》《蓝胡子》等,严格说,故事都有点经不起推敲,可一代代的母亲和孩子就是喜欢,这是为什么?在拙著《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中,我将它们归入“母爱型”童话,这些童话不只以故事取胜,讲故事时的语境和氛围,是这些作品中更重要的元素。它们是母亲们传达自己对孩子的爱意的文本,故事里处处蕴藏着母亲的担心和愿望。母亲是最熟悉低龄孩子的接受心理的,所以,这类故事往往有巧妙的节奏感,故事循环往复,故事中的人物心理和叙述者、倾听者的心理十分合拍。当然,同时,它们还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儿童喜爱这样的叙述氛围,看到孩子在听故事时的满足的脸,就是母亲们——她们是这些童话最初的创作者——最大的安慰。《霍比特人》和《魔戒》一样,不是从民间收集的故事原型,而完全是由作者原创的。但民间故事和早期童话的氛围被完整地接受了,作者很自觉地忠实于这种文学传统,这就形成了它的奇异特色。

  读着小说,我还想到另一部西方经典,那就是《圣经》。汉译《圣经》也有这种特殊的韵味,即它的质朴、天真,讲着一个个遥远的故事,似真似幻,朦胧曲折,虽并不合于现代人的逻辑,未必经得住推敲,叙述也不刻意渲染,很多本可大做文章的情节常被轻轻淡淡带过,但却是那样动人,读来古老而又新鲜。 《霍比特人》的叙述,与《圣经》确有一种神似。其实,《圣经》作为早期的宗教经典,与早期的“母爱型”童话,也有一种同构的关系。那时的教民,不是也像孩子在母亲身边,接受着、享受着那样一种语言与感情的交流吗?基督教里本来就有“信徒要像新生儿那样感受教义”的劝谕,雨果《巴黎圣母院》中“加西莫多”这一人名的法文原意,就有这层意思。我后来知道,作者托尔金正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对《圣经》的喜爱,一定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

  据说,小说《霍比特人》与《魔戒》的遭遇很不同,后者在西方评论界颇受赞誉,前者则从出版之初就不被看好。学院派批评家所反感的,一是它叙述风格模仿《圣经》,二是它在情节上经不起推敲,甚至有人觉得这就是一本幼稚的、信口编造的习作;而同时,他们也对它如此广受读者欢迎,大表不解。这些批评家所反对的,恰恰就是这部小说的魅力所在。批评家当然是成人,但正如周作人在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时所说,他们是早已“忘却了自己的儿童时代的心情”,“早失了‘赤子之心’,好像‘毛毛虫’变了蝴蝶,前后完全是两种情状:这是很不幸的。 ”他们不知道幼儿喜爱这种粗线条的、不甚剧烈却有童趣的叙述,很享受这样的交流而远胜于观看那种大起大落大打出手的所谓情节剧。现代的商业片的制作者和道貌岸然的学院派批评家,在不理解儿童审美心理这一点上,居然如此相似,都有这种主观、浅陋的一面。但作为批评家,有一点更难令人原谅,即我们通读小说《霍比特人》,如果不带偏见的话,那从文本中不难读出一种高雅、沉着、自信的风范,这和读梅里美的作品,或读茨威格作品时的感觉,颇为相似——此即学人风范,是作者气质的体现;所以,这部作品虽充满童趣,情节也编得不甚严密,本身却是成熟而有味的。将一本语调稚拙的写给儿童的书当成是稚拙的习作,那就只能表明自己眼拙了。

  (编辑:李央)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