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美)詹姆斯
译者:黄协安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2-1
内容简介
这部小说中收录了亨利·詹姆斯的两部中篇小说——《阿斯彭文稿》和《欢乐角》。《阿斯彭文稿》是詹姆斯笔下一部典型的文化冲突和爱情悲剧的小说,以英国浪漫传奇诗人拜伦的故事为原型。小说讲述了“我”为了获得大诗人阿斯彭的文稿,远赴威尼斯,处心积虑地接近阿斯彭传说中的情妇。为了这批珍贵的文稿,“我”与两位波德罗小姐耐心周旋,以退为进,步步为营,可谓机关算尽。最终,正当这些文稿唾手可得之时,“我”却退缩了。究竟是什么样的代价使“我”抱憾而归呢?
《欢乐角》是一篇带有魔幻色彩的小说,主角是个长期旅居欧洲的年轻人,因为他的“欢乐角”,也就是他的老屋面临拆迁,所以回到美国处理相关事务。回到老屋里面,他幻想着如果留在美国,而没有到欧洲去,他会变成什么样的一个人。这个故事有亨利·詹姆斯本人的回顾,体现了他对新老大陆的深邃思考,现在看来,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著名小说家、文艺评论家,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詹姆斯偏爱“国际小说”的题材,尤其擅长描写清白、丰富、民主的美国与古老、腐朽、堕落的欧洲之间的矛盾。他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刻画使他成为20世纪意识流运动的先驱。亨利?詹姆斯的创作生涯无疑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长、最多产、最有影响的,他是19世纪至20世纪最伟大的散文作家与文体家之一,也被公认为运用小说艺术最巧妙的大师。
目录
《阿斯彭文稿》
《欢乐角》
书摘
译后记
一
亨利·詹姆斯(1843年4月15日-1916年2月28日)是美国十九世纪后半叶小说家,其父亨利是哲学家、神学家,其兄威廉·詹姆斯是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他出身殷富之家,自幼即羡慕古老的欧洲文明,遂频频往返于欧美之间,1875年起即定居伦敦,一生在伦敦生活了将近半个世纪,最终成了英国公民。
詹姆斯的主要作品是小说,此外也写了许多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他的小说常写美国人和欧洲人之间交往的问题;成人的罪恶如何影响并摧残了纯洁、聪慧的儿童;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艺术家的孤独,作家和艺术家的生活等:这表明作家对个人道德品质的浓厚兴趣。这是深有文化教养的知识分子所怀有的人文主义倾向,而不是人们所熟悉的对贫苦大众的人道主义同情。作者赞美优美而淳厚的品德,把个人品质高高置于物质利益甚至文化教养之上,个人品质和他人利益高于一切。
亨利·詹姆斯的游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游记经典。自问世以来,一直畅销不衰。《法国掠影》(1885)、《英国风情》(1905)、《美国景象》(1907)以及《意大利风情》(1909)是亨利·詹姆斯游记系列之中的扛鼎之作。
詹姆斯本人长期旅居欧洲,对19世纪末的美国和欧洲的上层生活十分熟悉,在他的小说和游记中,都充分体现了对两种文化保持着既爱又恨的复杂态度:美国人和文化质朴纯真,但目光狭隘,过分关注物质和财富积累,欧洲人优雅有文化,但尔虞我诈,同样是为了追求财富,却采用阴狠的手段。这种文化的差异,形成了詹姆斯小说创作中的潜在思维,也成了他的小说的核心主题。
两个世界的文化对比和冲突,即通常所谓的“国际主题”,从早期的《黛西米勒》和《贵妇画像》就有明确的描述,到了后期的三部重要作品(《鸽翼》、《奉使记》和《镀金碗》),表现得尤其激烈。热恋中的情人可以共同算计来自美国的拥有无限财富的病重女子,利用假恋爱和假结婚骗取美国女子的财富,等美国女子病逝之后再复合(《鸽翼》);同样热恋中的情人,也可以分别“恋上”单身父亲及其女儿,目的同样是攫取父女的财富,并给自己作掩护(《镀金碗》);美国人可能质疑欧洲文化的腐朽,认为欧洲的情爱皆是骗局,所以美国的富婆派遣未婚夫到欧洲寻找儿子,让儿子回到美国继承产业,而那个“使节”却被欧洲文化和欧洲人的魅力所俘虏,自己也留在欧洲(《奉使记》)。
在这种文化的冲突之中,遭殃的是“爱”。在詹姆斯的小说中,几乎没有瓜熟蒂落的爱情,纯粹爱情和物质追求之间的抉择总是十分艰难的,而詹姆斯所选择的,几乎都是放弃,或者是主动的放弃,或者是死亡等被动的放弃。[NextPage]
二
《阿斯彭的文稿》即是典型的文化冲突和爱情悲剧小说。
小说以英国传奇浪漫诗人拜伦的故事为原型。英国的出版商获悉,这位伟大的诗人在意大利威尼斯有位情妇还活在人间,这位情妇的原型是雪莱夫人的同父异母的妹妹,曾经为拜伦产下一个私生女,最重要的是,她还保留着拜伦的一些遗物,包括书信和文稿,于是,英国出版商千方百计获得那些文稿,委托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前去威尼斯,伺机攫取。很巧合的是,拜伦(小说中称为“阿斯彭”)的情人原是美国人,因此这场捕猎行动就是欧洲与美国的对峙。与詹姆斯小说的主流格局不同,那个老妇人是缺钱的美国人,而欧洲人是有钱的欧洲人,企图用钱作为工具要索取更大的价值。而与詹姆斯其它故事相同的是,欧洲人所采取的手段,也是通过假恋爱,将谈情说爱作为谋取利益的途径。男主人公通过他的红粉知己,找到那个人家,借口租借房子,住到了豪宅里去,然后又靠近老妇人的侄女,通过虚情假意,博取那个老处女的欢心。与《鸽翼》等其它小说相同,美国人终于洞察了欧洲人对方的诡计,当然,这次与从前不同,欧洲人不仅要巧取,而且,巧取不成之后,甚至于采取鸡鸣狗盗的举动,居然撬开人家的书桌的抽屉,结果被老妇人抓了个现行。不过,美国人还是充当了救世主,将文稿给了对方,却放弃了爱情。这一点和《鸽翼》的结局完全相同,美国人展开了宽阔的优雅的“翅膀”,为欧洲人作了很好的掩护。
《欢乐角》是一篇带有魔幻色彩的小说,主角是个长期旅居欧洲的年轻人,因为他的“欢乐角”,也就是他的老屋面临拆迁,所以回到美国处理相关事务。回到老屋里面,他幻想着如果留在美国,而没有到欧洲去,他会变成什么样的一个人。答案是他将会是一个钻进钱眼里的商人。很有魔幻效应,他在老屋里隐约看到他的另一个自我,即留在美国的那个自己的影子,但他天天晚上到老房子里去找那个幻影,始终没有正面遭遇。在小说的高潮,他终于见到了,但那次遭遇几乎是致命的,他差点就死在那个影子的手里。这个遭遇带有象征的寓意:他的两个自我是相互不兼容的,是你死我活的,不过最终结局,现实还是战胜了幻想,不管有多么的艰险。
在一定意义上,《欢乐角》是亨利·詹姆斯晚年对自己人生抉择的一次反思。尽管詹姆斯侨居欧洲四十年,自认为已经变成一位世界主义者,但是他身上仍然体现着鲜明的美国民族特征。因此,在《欢乐角》中,晚年的詹姆斯对自己的侨民身份提出另一种假设。人的命运是充满变数的,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而且,人生是难以复盘的。本人也一直在设想,如果高考失败,我的命运将走向何方,甚至经常做这样的噩梦,梦到只有一门科目成绩尚可,其余的都一败涂地,吓得我一身冷汗。因此,詹姆斯的这个鬼故事即有他本人的回顾,体现了他对新老大陆的深邃思考,现在看来,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发人深省。
三
阅读詹姆斯的小说是很艰辛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作者太聪明了,问题是他假想他的读者也和他一样聪明。不仅是一般读者,就连与他同时代的许多也觉得他的小说艰涩难懂,可谓怨声载道,批评者甚众。有人说,他的小说每天最多能读五页,还不能保证就能读懂。
詹姆斯小说的阅读之难,首先难在其晦涩的语言,即所谓的“詹姆斯式语言”,与马克·吐温的美国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甚至与他的后辈海明威所代表的美国现代主义小说都显著不同。马克吐温刻画的对象大多数乡下人,没有多少文化的普通人,所以马克吐温小说多用当地土话,没有受过教化的语言,但通俗易懂,海明威虽可归于现代主义行列,因为他大量运用象征主义等现代派绘画技巧,又时也让人琢磨不透,但他多采用子弹式的语言,简短、直接,属于松散结构。相反,詹姆斯出身书香门第,所刻画的人物也都属于上等阶级,即使是破落户也都自命高雅,相应地,詹姆斯小说的语言,包括作者的叙述和小说人物的对白,都十分拖沓、复杂,多属于圆周型句式,充斥着复杂的主从结构,每个句子之中都一个成分套另一个成分,十分考验读者的耐心和注意力。
所谓艰涩的语言多表达高深的思想,这也许是詹姆斯小说吓退读者的另一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吧。首先,作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詹姆斯的小说都具有试验性,同时,他对小说艺术也有创造性的发挥和表达。从本质上讲,他是个现实主义者,他认为,“一部作品之所以可以称其为小说的首要原因就是它的真实性,即对某一事件的真实描绘,不管这一事件在道德和情趣方面有何争议,其真实性是用来衡量该作品质量的基本标准。”詹姆斯还认为“予人以真实之感是一部小说至高无上的品质”。可是,詹姆斯还强调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的重要性, 詹姆斯一直认为“小说就是个人对生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詹姆斯十分注重心理现实,即人物的心理分析。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他对法国现实主义大师福楼拜相当不满,他认为福楼拜没有进入人物“心灵的殿堂”。在一定意义上,詹姆斯是心理分析,也是意识流小说的先驱。所以,詹姆斯的小说是几乎没有行动的,大多人物思想、情感、性格都是通过对话、心理活动以及细节描写展现出来的。在詹姆斯创作的第二阶段,他曾尝试创作戏剧,可是,这个阶段是他最失败的一个阶段,他的戏剧无一取得成功,其中原因可能在于过度沉溺于心理分析吧。他把观众给闷跑了!到了晚年,他的艺术特色发挥到了极致,所创作的作品让文学界和读者普遍产生敬畏之情,成了传世的詹姆斯杰作。
詹姆斯小说难懂,致使很少人愿意读他的小说,据传,在他的小说刚出版之际,通常都不会印刷很多,因为基本卖不出去,只有文学界、知识界、文化界的人士,才会尝试着读一读,从而发表一些评论。
这种状况,也可能作为不少译者的挡箭牌,包括本人。看得懂已经不错了,如实再现詹姆斯的腔调,简直是与虎谋皮,每真正读懂一段,乃至一句,本人都十分欣喜,如果能活脱脱表现詹姆斯的口气和神情,都得高兴得冲上九霄云外。总而言之,本人才疏学浅,经验不足,力有不逮,如有疏忽,敬请谅解,同时,本人诚邀读者还原詹姆斯的语言,即在看译文的同时,设想詹姆斯的英语原文,我想,这将是很大的乐趣。
(编辑:李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