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欧洲游思

2012-03-27 14:48:40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由于个人经历的人文背景中积淀过东欧诸国的现代兴亡史,所以我对这些地方特别感兴趣。

  编者按:2011年10月22日至11月7日,刘再复先生与家人朋友游览了中欧的德国、奥地利、瑞士和东欧的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写下了《阅读欧洲七国》。他在小序中说:“我把自己的‘游记’称作‘游思’,便是因为游记中不仅有观感,而且还有阅读的联想与思索。”其中“德国阅读”和“列支敦士登阅读:小国亦有道有谋”已刊《文汇报》2012年3月2日的“笔会”版。

  瑞士阅读:

  自我保护的生存密码

  这是很美的国家,到过瑞士的人恐怕都会有这种质朴的、直观的认识。在通往苏黎世的公路上,我观赏公路两边的山坡,这是阿尔卑斯山的山坡。山坡上有许多小屋,小屋周边的草坪之青翠和齐整,让人难以相信这是真的。“为什么能修整得如此齐整?”我问。导游说:瑞士的乡村有许多羊。羊除了可以用来挤奶之外,还可以租来吃草。羊是天生的草地“理发师”,它会把草地“吃”得整整齐齐。不到瑞士,真想不到羊还有这种本事,经它们的修剪,方知我们伟大的祖先发明“绿草如茵”一词,真是恰切极了。

  瑞士是个最封闭的国家,又是最开放的国家。它很封闭,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它的车辆、门窗、衣帽,甚至钉子与螺丝,都有自己特别的标准与型号,别的国家的同类用具很难取代。十九世纪之前的瑞士,只能给他国提供卫士。187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护卫着路易十六的卫士与雇佣兵,共有四万人,他们都很勇敢,为国王而战死的官兵很多。路过琉森(Luceme)的时候,我们特别去观赏一座雕塑在大石壁上的睡狮像,那便是纪念这些卫士的纪念碑。瑞士人至今仍然崇敬这些失败但尽了天职的子弟。

  经历中世纪和中世纪之后三四个世纪的贫穷,到了十九世纪,瑞士开始发展了。这个世界上最小的联邦国家(美国是最大的联邦国家),出现了一群很有智慧的精英,他们觉得自己的国家不可再安于贫穷,必须赶快崛起。精英们没有时间争论意识形态的问题,只是用全副心力寻找崛起的途径,经过寻找与思索,他们决定狠狠抓住“银行”、“钟表”、“钢铁”、“保险”四个大环节,思维格外明晰,目标极其明确,认定了就悄悄发展,“无情”发展。果然卓有成效,瑞士在二十世纪终于成了世界的金融中心、钟表中心、保险业中心。它的银行集中了人世间多少钱财,没有人能算得清,说得清。它的钟表举世无双,却是人人知道。至于它的保险业拥有多大的气魄,恐怕也不是常人所能了解。惊动世界的炸毁纽约世贸大楼的“9·11”事件发生后,人们才知道瑞士的保险公司要付天文数字的赔偿金。这个国家现在已变成欧洲和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是个人平均工资最高的国家。也只有踏上这片土地,才知道这个国家又是人间最聪明的国家,它严守中立,连欧盟也不参加,绝对不介入人类最残暴又是最愚蠢的行为,即战争行为。不参与战争,这是至高原则。在此大原则之外,它还守住一般国家难以守住的一种绝对原则,即绝对保护个人隐私的原则,保护财富秘密的原则。据说,直到今天,德国纳粹存入瑞士银行的账目都无法“开掘”出来。瑞士的聪明脑袋知道,诚信是最根本的商业原则,也是国家的生存密码。因为可信赖,资本才选择它作为栖所;因为可靠,它才富有。

  捷克阅读:

  以至柔克至坚

  布拉格美极了。早就听说,布拉格和罗马、巴黎是欧洲最美的城市,如今一见,方知名不虚传。无论是从维榭赫拉德看伏尔塔瓦河的水色,还是从莱特那看布拉格的桥梁景观,还是在圣瓦斯拉夫王子的骑士雕像下观赏瓦斯拉夫广场的夜幕,都让人赞叹不已。尤其让我惊讶的是竟有这么多这么美的教堂、礼拜堂和修道院,从十三世纪开始,仅老城区就兴建了近三十座。这些教堂有的是巴洛克式建筑,有的是哥特式建筑,每座建筑都是高级艺术品。可惜对于多数教堂,我们只能瞻仰其外观,唯一能进去观赏的只有圣维特大教堂,这一教堂是布拉格主教的都市教堂,又是历代君王加冕和埋葬的所在地。离大教堂不远是著名的老城市政厅墙上的天文钟,我们在密集的人群里硬挤上一个站立的位置,倾听它在下午五时整发出准确而洪亮的声音。我觉得这是来自天上的上帝的声音,赶快对对自己的手表。这一天文钟闻名全世界,它早在1475年就由尼古拉斯·则·卡达涅制成,到了1864年又由约瑟夫·马耐斯补充制作成天文钟日历盘。

  1992至1993年,我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客座”期间已到过北欧和西欧许多国家,此次到德国开会,决心借此机会来捷克、匈牙利等前社会主义国家看看。由于个人经历的人文背景中积淀过东欧诸国的现代兴亡史,所以对这些地方特别感兴趣。在布拉格,我不仅买了印有布拉格景色的几十张明信片,而且带回了以布拉格为封面的三本2012年年历。

  从欧洲返回美国之后,我仍然一直念念不忘布拉格,觉得此次的捷克之旅很有收获,不仅饱览了欧洲的城市建筑之美,而且明白了为什么捷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总是动荡不安,为什么会出现“布拉格之春”和哈维尔思想?这些问题求诸书本,恐怕找不到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只能自己去看看。一看便知道,一个具有如此深厚的宗教文化的国家,一片被大教堂的雄伟与肃穆熏陶过长期岁月的土地,是很难接受无神论文化尤其是很难接受彻底唯物主义文化的。列宁和斯大林的思想可以在短暂的历史瞬间中取得统治地位,但很难在这座城市和这个国度的人民心中扎根。固有的文化太深厚了,新的文化很难在深层结构中取得胜利。上帝、圣母玛利亚、基督、圣徒圣保罗等的名字一代代地在捷克传颂。这里的孩子刚刚诞生就受到洗礼,信仰进入他们的基因,进入他们的细胞,进入他们的灵魂深处,什么风暴都无法把它卷走。枪炮在他们面前显得毫无力量。斯大林被称作“钢铁元帅”,然而,再坚硬的钢铁也无法征服植根于他们心中的那种永恒的柔美的光明。我国哲学家老子早就道破“以至柔克至坚”的真理,面对布满布拉格的辉煌的教堂群,我更加深信这一真理。

  除了捷克深厚的文化积累之外,我还想到,捷克毕竟是个欧洲国家,它位于欧洲中心,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远远重于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它的存在方式是欧洲方式,因此即使它建立了苏维埃式的政权,其政治方式也很难展示斯大林式的钢铁般的极端与强悍。它不可能产生中国式的文化大革命,也不可能兴建“牛棚”与古拉格群岛。它注定要在东西方两大阵营中彷徨与徘徊。

  斯洛伐克阅读:

  宁静,也是伟大的价值

  游览了布拉格之后,我们便乘坐大巴士前往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行程三百三十公里,驱车六个小时。

  斯洛伐克与捷克本是一个国家,1992年和平分离了。分离时按人口公平分配了国家财富,如同两兄弟分家,其间的细节我们无从知道。当时的总统是著名的自由知识分子兼艺术家哈维尔,他让公民投票来决定“分”与“合”。在此重大历史关头,他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人权大于主权”,这等于说,个人尊严大于国家尊严。国家分化了,国家没面子,但是有益于每个公民的意志与生活,就只能服从人民的选择。他的思想避免了捷克为了“统一”而战争,避免了相互残杀的灾难。但是,他的这一思想原则对于某些国家来说是不可思议也绝对不能接受的。南斯拉夫分裂时引发了战争,战争之后还是分裂,但捷克与斯洛伐克没有战争,所以叫做“和平分离”。中国家庭中的兄弟分离,难免要大吵大闹,但捷克两兄弟的分离不仅不动干戈,而且也没有大吵大闹,不简单。但对于中国,这是永远无法接受的。

  在奔赴布拉迪斯拉发的途中,导游介绍说,斯洛伐克人口不多,但布拉迪斯拉发保持着完整的宫廷和许多古迹的风貌。而且,这个城市的姑娘是欧洲最美的,大家可注意欣赏一下。我们到达布城时已接近黄昏,住宿旅馆的斜对面是德国使馆,使馆背后是小广场和商业区。吃了晚饭后,我和菲亚、林岗、小莲一起去逛了一会儿夜晚的街市,看了看导游特别提醒的一处“古迹”:莫扎特曾经住宿过几个晚上的旅馆。商店几乎全都关了门,逛了将近一个小时,只见到三四个人。因太乏味,菲亚与小莲先回旅馆休息了。我和林岗则走到多瑙河边,观赏一下河流的夜色与停泊在岸边的中型游轮,远远可以看到,游轮上的旅客正在享受晚餐。我们在河边散步了大约一个小时,看到岸上每隔十米就有一张长长的靠背椅,可供游客坐下欣赏大河的碧波。在灯光下,仔细看看才发现,这是台湾赠送给这个国家的礼物。不管怎样,能在多瑙河边上,能在如此寂静的夜间,看到自己祖先创造的刻在异国花园椅子上的方块字,心里总是泛起几丝惊喜。遗憾的是像夜游神一样在大河岸边游走了好久,竟没有遇上任何人,更不用说欧洲最美的姑娘了。说实在话,那个时候,我真想能遇到一位,这种念头绝对“思无邪”,绝对是好奇心。倘若遇上也只会止于审美,甚至是止于一瞥。

  坐在“中华民国”赠送的长椅上,面对闪闪烁烁的灯光和天空中稀疏的星星,我和林岗没有聊天,只是独自在想象分离前后的捷克斯洛伐克,才一千多万人,国家已经很小了,为什么斯洛伐克的人民还那么积极地要与捷克分离,宁可把首都放到这么一个远离繁华的小城?难道分离就为了这么一份孤寂,这么一种宁静吗?想了想,觉得是这样。不错,一定是斯洛伐克质朴的人民,天生就喜欢这种处于世界边缘的宁静。宁静,便是和平,便是自在,便是伟大的价值。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哲学家老子向往“小国寡民”的生活,归根结底,不也是为了宁静,为了远离喧嚣、远离争夺、远离那些铁血横飞的战乱吗?斯洛伐克人民是质朴的,他们不做大国梦,不做强国梦,更不做霸国梦。只求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好每天的工作,过好每天的日子,在安宁中求得一种大自由,这不也是一种理想吗?可惜行色过于匆忙,无法与斯洛伐克人民深入交谈,只能自己在河边冥想与猜想。[NextPage]

  奥地利阅读:

  以音乐为国魂

  11月3日,又见到维也纳。这是我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和上次一样(2000年),一进入维也纳,就想到音乐,就听到施特劳斯的《多瑙河之波》。上一回因为是开会,没有个人行动的自由,这一回,我一定要到莫扎特的故居去看看。我的好奇心还是跳动着,磅礴着。第二次来访奥地利,就是要用尚未衰亡的好奇的眼睛来看看从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天才。上一回只能在维也纳莫扎特的雕像下留个影。这一回一定要到他的故乡萨尔茨堡去拜谒他的故居,他的纪念馆。

  11月4日,一到萨尔兹堡,我就和林岗、菲亚、小莲直奔莫扎特的故居,现在的莫扎特纪念馆每张门票七欧元,哪怕是七十欧元,我也会进去看看。莫扎特的童年、少年时代,还有一部分青年时代,就在这座房子里度过。在这里整整二十六年。展馆不大,遗物也不多,他死得太早,生命期太短,幸而,展馆里还留着他的一些手迹和用过的钢琴。我在手迹前呆看着,觉得眼前这些符号、这些歌谱太神奇,它们竟然是人间最美妙的歌音。有一个玻璃柜里珍藏着一小撮他的头发。莫扎特在维也纳时穷困潦倒,死后连葬身之地都不知道在哪里,幸而还有这几丝头发证明天才活着的时候和凡人一样。最让我激动不已的是另一个玻璃专柜所藏的一枚戒指。这是他的“魔戒”吗?莫扎特八岁时就创作了第一支交响乐,十岁则创作了第一部歌剧。而在十四至十六岁之间,他的三部歌剧就在米兰上演。这之前,他还在日耳曼十几个小邦的首府和维也纳、巴黎、伦敦等地巡回演出,轰动欧洲,震惊了无数听众。有些听众听了演奏后难以置信,以为他手上戴的戒指是“魔戒”,竟想夺下他的“魔戒”。他只活了三十五年,但他献给人类世界二十二部歌剧,四十九部交响乐,二十九首钢琴协奏曲,六十七首合唱曲、咏叹调和独唱歌曲,共完成七百五十四件作品。这样的天才难以解释,难怪人们会想到可能是神魔的操作。

  拜谒了天才的故居之后,才知道天才准确的摇篮地是葛特莱德街九号,其诞辰是1756年1月27日,其全名为沃夫冈·阿马迪斯·莫扎特,英文为Wolfgang Amadeus Mozart。他的父亲担任过大教堂的乐队指挥,租赁了此处第三层楼为住所。

  参观了莫扎特故居后只剩下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立刻跑到小山坡去看一眼利奥波德克隆(Leopldskron)宫殿和Mondsee教堂。前者是《音乐之声》的女主角玛丽亚与男爵乔治一起跳舞的地方,后者是他们的结婚礼堂。还有一个名叫Nonnberg(浓贝克)的教堂,是玛丽亚当修女的地方,我们已经无暇观赏了。

  我一直把城市划分为有灵魂的和没有灵魂的。萨尔茨堡虽小,人口只有十几万人,属于奥地利西部小城,但它绝对拥有灵魂,这灵魂便是音乐。奥地利的前身是奥匈帝国,这里作过帝国梦。然而,大梦过后是噩梦,帝国旗下只有战火烽烟。经过历史沧桑的奥地利变得聪明了,它选择音乐作为自己的国魂。音乐与帝国无关,但它直达宇宙,又直达人类的心灵。

  匈牙利阅读:

  面对欧洲的明珠

  一到布达佩斯,我们就走上渔人岛,然后在那里俯瞰全城的风貌。

  美极了!我们几乎不约而同喊出声来,难怪人们要称它为“欧洲的明珠”!

  蓝色的多瑙河如此宽阔,如此平静,她抱着“布达”与“佩斯”,不是把两城分开,而是把两城合为一璧,构成一种既古典又现代、既豪华又古朴、既有高楼钟鼎又有水光山色的错落有致的城市。“比布拉格还美!”小莲感叹说。我回应说:布拉格更像罗马,布达佩斯更像巴黎。巴黎城中的大河是塞纳河,布达佩斯城中的大河是多瑙河。大河使现代大都市得到一片喘息的空间,它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有缓冲、平衡价值。今年我走过首尔、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都觉得这些地方全都“过度城市化”,高楼大厦过于密集,无论从哪个视角看,都有压迫感。不像在渔人岛看布达佩斯,愈看愈轻松,愈看愈舒畅。

  经导游介绍,才知道多瑙河竟有三十公里的河段位于布达佩斯区域。通过船只,它可以联系八个国家。中国天才的祖先发明了“四通八达”这个词,用在这里倒是极为恰切。仔细观览一下,可以看到布达佩斯最重要、最美丽的建筑都位于多瑙河的两岸,这才让我们明白,多瑙河乃是布达佩斯的生命河,生命线。保护住这条大河的清洁、干净、流畅,就是保卫住匈牙利这个国家的血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人类世界中的败类,竟然忍心在这个地方投下炸弹,竟然炸毁了城堡区一百七十座建筑物中的一百六十六座,只遗下四座幸存。但是有这条生命河与母亲河在,匈牙利人民不屈不挠地进行重建,终于恢复了城市的风貌。面对如此美景,面对这等“明珠”,我从内心最深处诅咒战争。狂妄的野心,贪婪的争夺,居然使一部分人类丧失“不忍之心”,使他们在埋葬“美”的时候,没有心理障碍。敢在布达佩斯投下炸弹的家伙,肯定是人类的渣滓。保护布达佩斯这样的世界明珠,应是全人类的共同天职。在此,“不容破坏”的真理才是绝对的真理。手段高于目的,对着“明珠”使用炸弹手段,不可能有什么“正义”的目的。

  在一个大城市中感受不到喧嚣、浮躁与杂乱,这已经够愉快了。没想到,导游还在晚上安排我们去喝匈牙利的乡村啤酒和观看乡村舞蹈。我本不喝酒,但经不住醇正香味的诱惑,还是喝了两大杯。而台上的舞者又特别纯朴,她们走到台下邀请客人跳舞,我婉辞后林岗和小莲均盛情难却,走到台上跳了好几圈。我问穿着匈牙利民族服装的服务员:二十年前也有这种啤酒店这种氛围吗?他回答说:有。匈牙利毕竟是欧洲国家,有自由传统,即便是墙上挂着列宁像的时代,这里还是不同于东方的国度,还是照样生活。服务员这番话,真有文化,它让我想起白天看到的自由女神像、自由桥以及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诗句。匈牙利既有宗教文化底蕴,又有欧洲自由文化底蕴,所以它不仅外部很美,内里也很美。晚餐中吃了鹅肝,觉得它的味道绝不逊于巴黎。

  (实习编辑:岳金晓)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