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明只有吸收全世界最优秀的东西,才能传承和发展
(接受西班牙埃菲社社长贡萨洛采访2000年6月21日)
贡萨洛:阿斯纳尔首相即将访华。他很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关系。你怎样评价目前的西中关系?你认为在哪些方面能够进一步改善这种双边关系?
朱镕基:中国和西班牙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关系进展得很快,我们很重视发展同西班牙的友好合作关系。我同阿斯纳尔首相在1998年见过面,我们正在准备热烈欢迎阿斯纳尔首相访问中国。我相信,他这次访华一定能够促进中西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我还可以告诉你一个消息,我欢迎外国的政府首脑也好、元首也好,最多也就是参加会谈和宴请,从来不参加文艺活动。不是我不喜欢文艺活动,实在没时间。我在国内参加文艺活动,一年也就是一两次,最多也就是三次。但这次应你们首相的邀请,6月26日,我要陪他观看西班牙艺术家表演的芭蕾舞。我对芭蕾舞一窍不通,但是我的夫人懂一点,她年轻时能够跳芭蕾舞。欣赏完芭蕾舞后的第二天,我们就将出国去欧洲访问。这样做,是希望阿斯纳尔首相对中国有一个亲切的感情。中国人民是非常热情好客的,我们将给阿斯纳尔首相热情友好的接待。
贡萨洛:你去西班牙访问过两次。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他们熟悉西班牙吗?
朱镕基:中国人民还是非常熟悉西班牙的,至少我在当学生时就熟悉了西班牙,尽管那时没去过。我学英文时,课本上说,西班牙国王派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我当时就感到很奇怪,哥伦布是意大利热那亚人,怎么是西班牙国王派他去呢?后来到青年时代,我读了塞万提斯的《堂吉珂德》。这部小说在中国流传得非常广。我相信,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读过《堂吉诃德》,现在许多年轻人也读过。年轻人知道最多的就是你们的斗牛。没有一个人不称赞你们西班牙的斗牛士,真是勇敢。
贡萨洛:你提到堂吉珂德,他的对立面是桑丘。堂吉珂德代表理想主义,桑丘代表现实主义。你认为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的年轻人有丧失传统价值观的危险吗?[NextPage]
朱镕基:对年轻人的教育是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年轻人所受到的教育是国际性的,他们得到的信息有好有坏。一部分年轻人,越来越不太喜欢中国传统的文化,而是喜欢“现代”的。我们主张文化的开放性,一种文明只有吸收全世界最优秀的东西,才能得到传承和发展。但是现在有的年轻人吸收的不是优秀的文化,而是庸俗的东西。因此,加强对年轻人进行民族文化传统和世界优秀文化的教育,并使这种教育更有吸引力、更有说服力、更有感染力,是一个严肃的课题。希望你们的芭蕾舞表演,能够使中国人民了解到西班牙的高雅艺术。
我在你们国家也看过民族舞蹈。那是你们西班牙民族的、大众的艺术。
贡萨洛:作为总理,你很忙,但想必也有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在这些时间里,你做什么?你有孙子、外孙吗?我们都知道你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也知道你过去打网球,现在还打吗?
朱镕基:我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睡觉的时间都不充足,根本没有时间从事体育运动和文娱活动。几年以前,我偶尔还打打网球,现在没时间了。平时我就是在自己的院子里散步、转圈。院子太小,转起圈来头晕,但我必须保证每天散步一个小时。我爱好文学,也爱好音乐,但现在既没有时间读小说,也没有时间听音乐。所以,我的生活很简单。
贡萨洛:你在小院子里散步时肯定在考虑经济问题,是否也考虑反腐败问题?
朱镕基:是的。在散步时,许多工作中的问题都萦绕在我的脑际,包括反腐败的问题,也包括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为了让脑子休息一下,我近两年发明了一个办法,就是与我的夫人散步时,一起背诵过去所念过的中国古诗。最近我们在背《长恨歌》,描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现在可以全部背下来了。
吸收所有愿意参加中国建设的人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在印度谈中印关系等问题2002年1月14日至18日)
记者:现在内地和香港跟好多地方一样,都在经历一个经济转型时期,你觉得怎么解决由此带来的失业和人才问题?
朱镕基:要广泛地吸引人才。中国非常注意发展教育,培养自己的人才。中国也有很多人才到全世界去了,他们现在有很多人准备回来。我们一视同仁地吸收所有愿意参加中国建设的人才,来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
记者:你觉得什么优惠政策能够吸引海外华人到中国来?
朱镕基:优惠政策就是,我们基本保证他有和他在海外差不多的生活待遇。我想不光是一个待遇问题,主要是在中国能够保证他事业的发展,也有比较好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生活环境。
记者:关于经济转型问题。比如说农业靠技术,那些农民如果失业了,怎样在高科技的社会给他们一个工作的机会?
朱镕基:你讲的经济转型,就是我们讲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的农民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的农民也在转型,在调整他们的种植结构,他们并不完全种粮食了,可以去种蔬菜、花卉等等,在沿海地区生产的一些花卉甚至能够出口到荷兰的市场上去。同时,农村也在发展小城镇,这样可以使农民有更多的生机,有更多的出路。当然,这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目前,农村的劳动力是有富余的,他们到城里打工的也很多,城里有很多工作,城里人不愿意做,只有乡下人愿意做。就好像在你们香港,都不愿意当保姆,只好请别人。
记者:低技术的工人没有工作,这是因为转型的问题。你觉得是不是教育和培训人才是最主要的解决方法?
朱镕基:是。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大力地培训人才。所以,我们非常重视教育,教育经费的比重每年都在提高。
记者:香港特区政府经常说,香港人可以北上去找机会。在内地能不能够找到机会创业?你有什么忠告给他们?内地需要什么人才?[NextPage]
朱镕基:我是最欢迎香港人才到内地来的,我是最积极的,证券行业我已请了4位了,银行业我还准备请。我欢迎他们来,但是他们是不是都能够找到职位,那我就不清楚了。因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有的人能够找到,有的人也许就找不到,但总的我们是欢迎的。
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而不是“打出去”
(在埃及谈中国经济形势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等问题2002年4月20日至22日)
记者: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如果面对一些发展中的国家,它们的产业结构或者产品跟我们相类似,那要注意些什么?怎么样才可以加强自己的竞争力?
朱镕基:现在我们跟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贸易方面有一个困难,就是它们没有适合我们市场的产品,没有竞争力,所以,我们老是出口多、进口少,它们有逆差。这个问题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因为要求它们有能适合我们市场的产品,也是比较困难的。当然,这些问题是可以逐步改善的。比方说,埃及也不是一点没有我们所需要的商品,它的柑橘很便宜,也很好吃,我相信在中国是有市场的。问题是,过去我们的进出口公司都不太注意进口这些东西,认为这些东西我们国内都有,何必要进口?实际上,它的品种比我们的好,我们还是可以进口的。既然可以从美国加利福尼亚进口柑橘,当然也可以从埃及进口柑橘。总而言之,就是要把贸易做活一点,能够找到适合我们市场的商品。贸易能够平衡地发展,这是一个最大的困难。当然,有一个好办法,就是中国企业到发展中国家去办加工厂,把我们有竞争力的元器件和零部件运到这个国家去组装,这可以帮助它的百姓就业,另外,它可以收税。我们可以通过它的市场再出口到别的国家,这也是一条路子。问题在于,有些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环境不太好,没有投资法,很多事情做得不规范。我们的企业家一谈起这些事情就摇头,不愿意去。他不愿意去,我现在拿个鞭子在后面赶也不行。要有利益的机制,所以对发展中国家和友好国家,我们还得帮助它们完善一下投资法律法规,这样我们才能够“走出去”。不是“打出去”,你别报道“打出去”。“走出去”也不是很容易的。
记者:刚才我们看见这里卖的一些拖鞋,卖的人介绍说是中国制造的,比较便宜,但是质量没那么好,叫我们去买意大利制造的。你觉得中国的品牌要“走出去”的话,是不是要经历一个过程?有的埃及市民对中国制造的东西,信心不是很足。你觉得怎么样打响中国自己的品牌?
朱镕基:中国是有些假冒伪劣产品也“走出去”了,对此我们也没有办法,应该把它们淘汰掉。我在开罗的时候,看到宾馆提供的拖鞋是“阿迪达斯”牌子的,是美国牌子,不是中国牌子。其实,我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生产的,他们也讲是中国生产的。我倒没看到用中国自己的品牌出口的商品,多半是打着外国名牌出口的。你产品质量不好,就没有市场,就会被淘汰。但是我相信,我们的出口产品还是有好的,也会逐步适应世界市场需要的。我就经常讲这么个例子,我在土耳其也讲这个例子。去年我在俄罗斯,他们的总理说他穿的夹克是在美国买的,是Madein China (中国制造),质量很好啊,但是他在俄罗斯买的皮夹克也是中国来的,是假冒伪劣,没有土耳其的产品质量好。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你们中国把最好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去了,给我们俄罗斯的都是假冒伪劣。我说不完全是这样,因为我们同俄罗斯有边境贸易,那里有优惠条件,好多假冒伪劣产品通过边境贸易进去了,都充斥在你们市场里面。我说最好的办法是你们到我们中国去采购那些名牌的、有信誉的大型企业的产品,这样才能把那些假冒伪劣的边贸产品给挤出去。
摘自《朱镕基答记者问》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版。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