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克里希那穆提
1983年3月17日星期四
内在世界里的时间与空间
今天早晨的云层很低。昨晚下雨了,虽然不大,但却使土地变得湿润、肥沃。想象一下,在这样的早晨,群山、云层、天空交相辉映,人们在地球上消耗的巨大能量,过去五十年突飞猛进的科技进步,所有河流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污染,人们在无休止的娱乐中消耗着能量,所有这些看起来是如此奇怪、如此病态。
今晨坐在阳台上,时间似乎远离了人类。时间是运动的,时间无处不在,学习的时间、行动的时间,时间是改变日常生活的手段。可以这样理解:时间是学习语言、学习技能、制造飞机、组装电脑、环游世界必不可缺的;年轻的时光,年老的时光,日落的时间,太阳缓缓从山上升起的时间,长长的影子与慢慢长大的树木,时间可以成就优秀的园丁、优秀的木匠等。在现实世界中、在实际行动中,学习的时间必不可少,非常有用。
在内心世界里,我们也会这样延展性地使用时间吗?我们会把思考、行动、学习的方法拓展到皮肤内部的世界,拓展到内心区域吗?比如希望,比如成就,比如自我提升。这听起来很荒谬——从这样变成那样,从“是什么”变成“应该是什么”。有人认为,把暴力的相关特质转变为非暴力,时间必不可少。
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那里,俯瞰山谷,长长的、宽宽的,你甚至可以数清有多少排橘树,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你看着大地与山谷的壮美,忘却了时间,但是要把这种感觉画成画、写成诗,却需要时间。也许,我们把时间当作手段,用于逃避“是什么”,逃避我们是什么,逃避未来的我们会怎样,其他人会怎样。
心理国度的时间是人类的大敌。我们希望心理进化、成长、拓展、充盈,能够超越它现有的状态。我们从未质疑过这种渴望与这种观念的正确性。我们很容易,甚至很愿意接受心理可以进化、充盈的想法,总有一天会得到平静与幸福。但事实上,并不存在什么心理进化。[NextPage]
一只蜂鸟在花间飞舞,静谧的光照很明亮,这个小东西充满了活力。它的翅膀飞快地煽动着,节奏优美、沉稳,看似它可以前后移动。注视着它,感受着它的优雅,真是一件乐事。明亮的色彩、美丽的形态,如此小巧、如此迅捷地飞走了。电话线上有一只仿声鸟。此时,还有一只小鸟落在树顶,俯瞰着整个世界。它已经落在那里半个多小时了,没有挪动地方,但却转动着它的小脑袋观察着,观察周围以确定没有危险。现在,它也飞走了。云层开始远离群山,群山是如此郁郁葱葱。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并不存在什么心理进化,内心永远也不会超出现有的状态。傲慢与自大不会好转也不会恶化,人类普遍存在的自私心理也一样,不会越来越自私,越来越表现本真。一想到“希望”这个词包含了整个世界的未来就有点不寒而栗,从“是什么”到“应该是什么”的转变,只是个幻想。其实,如果可以这样形容的话,希望就是谎言。我们把数个世纪以来人类不断重复的话当作真相来接受,然而,一旦我们开始提问、质疑,只要我们想要发现,不要躲在想象或是口头虚构的假象后面,我们就能清楚地发现本真与心理、本我、“我”的结构。“我”不会成为更好的我。“我”会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以为能够做到,但却依然保持着微妙的形态。自我隐藏在很多表象、很多结构之下,它的表现会时不时地有所不同,但却始终是这个自我。这种独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活动,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超越自我。
因此,可以看出并不存在自我的改变,只存在自私、焦虑、痛苦、悲哀的终结,这些都是心理、“我”的情感。只存在这些情感的终结,而这些终结不需要时间。这些情感不会在明天就终结,它们只在人们领悟了它们的运作之后才会终结。领悟并不仅仅是客观地、毫无偏见地领悟,而是在完全脱离过去的情况下领悟。在没有观察者的情况下见证这一切——观察者就是时间,虽然它非常想让自己改变,但它始终是观察者。记忆,无论多么愉悦,都不是现实,它们是过去的事情,已经消失了、完结了、死亡了:只有在没有时间这个观察者的情况下观察,人们才能看到时间的本质与时间的终结。
那只蜂鸟又飞回来了。一缕阳光穿过云层照射在它的身上,照亮了它的色彩与长长的细细的喙,还有快速煽动的翅膀。静静地看着这只小鸟,不做任何反应,只是看着它,就是在注视整个美丽的世界,
“那天我听你说时间是人类的敌人。对此,你曾简要地做了解释,这看似是一个荒谬的论点。此外,你还谈到了很多类似的论点。我发现有些是真实的本真,但人类的头脑从不会轻易地看到本真,看到事实。我曾扪心自问,也曾问过其他人,为什么我们的头脑会变得如此迟钝、如此拖沓?为什么我们不能立刻辨别出事情的真假?为什么我们需要解释?在你做出解释之后,情况会变得如此显而易见。为什么我和其他人就不能看到事情的本质?我们的头脑有什么问题?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和你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我想知道我的头脑为什么不灵活、不快捷。我这个受过训练与教育的头脑能否变得灵活快捷,能否在看到某件事情时,立刻分辨出真假?”
“先生,让我们先来探究一下为什么我们会变成这样,这肯定与年老无关。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吗?——酗酒、抽烟、吸毒、奔波、疲惫、无休止的占有,不论内在与外在,我们都被一些东西占据着。这是知识的本质吗?我们训练自己获得知识——通过上大学、进学院或是实践一些技术性的东西。知识是我们缺乏灵性的一个因素吗?我们的头脑中充斥着很多真相,通过电视、报纸与杂志。头脑收集了很多信息,并尽可能地记录着这些信息,不断地在吸收,在记忆。知识是毁掉灵性的一个因素吗?然而,你不能抛弃知识或是把知识束之高阁,你必须拥有知识。先生,你必须具备开车、写信、做生意的知识,你甚至还要懂得怎样捉蜘蛛。当然了,你懂。人生在世,每天的活动都需要知识。”
“但是,我们谈论的是内心世界积累的知识,是你对妻子的了解,如果你有妻子的话。你与妻子生活了十天或五十年所获取的那些知识,令你的头脑变得迟钝,不是吗?所有记忆、所有影像都储存在头脑之中,我们要讨论这种内在的知识。知识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论是屈服还是抵制,不论是收集还是不收集,我们要问的是:知识会令你的头脑机械地重复某种习惯吗?百科全书汇聚了很多人的智慧。为什么不把这些智慧摆在书架上,在有需要的时候使用呢?不要把这些智慧储存在头脑之中。”
“我们要问:那些会带来改变、字里行间没有灵性的知识,阻碍了快速领悟、快速感知吗?我们被报纸与我们生活的社会束缚了吗?——顺便说一下,这个社会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从古至今,世界各地祖祖辈辈的人们共同创造了各自当前的社会。宗教束缚了我们的思想吗?当你对某个人或某个想法有强烈的信仰时,这种信仰就会阻碍灵性与迅捷性。”
“我们总是被占据着,以至于头脑与内心都没有空间吗?——内在空间与外在空间。我们需要一点儿空间,然而,如果你身处拥挤的城市、拥挤的家庭,如果你被自己收集的所有信息、所有压力充斥着,那么你就不会有物理方面的空间。而心理方面必须要有空间——不是想象的空间,不是自闭的空间,不是人类、政治、宗教、种族分化的空间,不是大陆之间的空间,而是没有中心的内在空间。有中心的地方就有外围,就有周边。我们不是要讨论这种空间。”
“我们没有灵性、变得迟钝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变成了专家吗?在我们自身的领域,我们也许会反应快捷。然而有人会问,如果人们受到训练,变得专业化,是否会了解悲伤、痛苦、孤独等的本质?当然,你无法通过受训得到优秀而清晰的头脑,‘受训’这个词是有局限性的。一个有局限性的头脑怎么会清晰呢?”[NextPage]
“先生,由此可见,这些都是阻碍我们头脑灵活、清晰的因素。”
“先生,谢谢你与我见面。也许,我希望你所讲的这些话——虽然我并没有完全理解——但你所讲的这些东西已经在我的内心播下了种子,我会让这些种子发芽、成长,我不会妨碍它。也许那时,我就可以在不需要大量讲解与口头分析的情况下,迅速感悟看到的一些东西了。再见,先生。”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