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别处》
作者: 顾前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6-11
定价: 39.5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30213711
内容简介
我叫许亮,三十岁。这些年日子过得一直不顺心。
没有稳定的工作,总是入不敷出,从小就有的文学梦至今还只是一个梦。
屋漏偏逢连夜雨,婚姻也惨淡收场。
我到了确实需要一点运气的年龄,否则恐怕只能度过极其平庸暗淡的一生。
凭什么好运气就不该让我也沾点边?
所以一九九〇年,我去了 那个地处热带、据说充满机会的海岛城市
★顾前,堪称中国当代文学的遗珠,被作家圈称为“都市隐客”,被读者称为“温暖的契诃夫”“中国的雷蒙德·卡佛”。他的作品都是城市生活,他笔下人物苦涩窘迫中的诙谐,出人意料的结局,这恰又形成了作品的余韵,这种平淡中的余韵、隽永几乎成了“顾前式写作“。
★读者评价他:肯定有人不喜欢顾前。这也没关系,顾前的小说你不用担心错过了或没读出味道,它们就是流淌着的日子,你怎么活都逃不脱其中的任何一天。
★苏童说:“一个人,其敏感多思的天性无比接近文学,其与世无争、悠闲自得的性格又使他游离于拥挤嘈杂的文学圈,这种若即若离是顾前在二十年中与文学保持的某种关系的写照。”
★这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许亮,好似我们身边的一个朋友,他总是怀才不遇以致有点愤世嫉俗,与捉襟见肘的生活竭力周旋,小心守护着那份敏感的自尊。我们揶揄他同情他,甚至讥讽他,但我们对生活或许也曾有过相似的感受。
作者简介
顾前,南京人
他是牌友,他是醉汉
他是游走在街头巷尾的都市隐客
他做了半生文青,靠在小说中自嘲度日
他默默无闻,又拥趸无数
他一无所有,又拥有一切
他不得不屈从于生存的重力原则
混迹于凡俗世界里的芸芸庸众
他又是琐屑、沉闷的日常生活中一个机智的脱逃者
目录
【作者自序】
写作之于我,一是谋生,二是打发时间的方式。所以我在写作上从来就没有什么雄心,只要还能过得下去,那就慢慢来吧,写不动了就干脆歇着,反正也没有什么既定的目标需要我紧赶慢赶。记得有个朋友问过我:假如你有好吃好喝的,还有好玩的,你还会写作吗?我想了想说,可能不会写了吧。但是,话又说回来,难道我真的一点都不热爱写作吗?可能也不完全是这样。以前,我从事过很多行当,甚至有的行当带给我不菲的收入,但所有这些行当,无一例外,都让我干得心神不宁,所以干不了几年,我就会辞职跳槽。但是跳来跳去,始终没有跳到一个真正能让我满意的行当,直到有一天,我痛下决心,哪里也不去了,就在家当个自由撰稿人。这时我才不无惊奇地发现,我终于开始气定神闲了。如此说来,无论我热爱与否,我跟写作肯定还是有一点缘分的。当然,这点缘分并不能保证我一定会写出像样的东西,但至少,我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因为我安心了。其他的就顺其自然吧。
【内容试读】
一
一九九○年许亮去了海口,去了那个地处热带、据说充满机会的海岛城市碰运气。那一年许亮三十岁,到了确实需要一点运气的年龄,否则他恐怕只能度过极其平庸暗淡的一生。这么些年来,许亮日子过得一直很不顺心,没有稳定和满意的工作,经常入不敷出,还养成了酗酒的恶习,从小就有的文学梦至今也还只是一个梦(既没有写作的时间和心情,偶尔写出来的东西也无处发表)。本来这些也还不是不能忍受的—毕竟很多人过得不见得比他好,可屋漏偏逢连夜雨,他老婆不守妇道,喜欢跟人乱搞,并最终和他离婚,跟一个小伙子跑了。这确实给了许亮沉重的一击,他深感自己的运气实在是太糟糕了。有时他想,人是生来平等的,而自己又不是一个畜生,凭什么好运气就不该让自己也沾点边呢?没有道理的嘛。
十月的一天,许亮的一个朋友老杨从海口回南京省亲,许亮得到消息后,就去他家里看他。老杨比许亮大七八岁,是许亮一个同学的表哥,以前当过知青,有一年许亮和同学去老杨下乡的地方玩了两天,就这样和老杨认识了。后来老杨上调回城当了工人,因为他和许亮都喜欢看书,用当时的话说就是都比较有“思想”,所以尽管两人年龄有差距,可还是成为了好朋友,一度过从甚密。几年前,老杨辞职去了海口,不知做什么生意很快就发了财,接着又和一个当地姑娘结了婚。那姑娘的父亲是省里的一个大官,如此一来,老杨的生意也就越发兴隆了。许亮和老杨也算是老朋友了,如今虽然境况不同,且又难得一见,但许亮对老杨的友情依旧。见面后,许亮向老杨表达了热烈的问候,可老杨的态度则比较微妙,友好固然是友好的,但又挺有分寸。只有当老杨谈起自己的生意前景时,他才变得神采飞扬起来。他说他准备买一个橡胶园,还想办一家冷饮厂,接着又向许亮大谈起了海口的繁荣和开放。“那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老杨说,“充满了机会。”
(实习编辑:王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