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佳作导读 精彩书摘 作家言论 九零后 特别推荐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苜蓿记

2019-03-07 14:02:41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陆春祥

   
我极喜欢《战国策·齐策》里的“冯谖弹铗”,这个故事情节的生动性曲折性,一点也不亚于司马迁写的人物列传。

  特别说明,本文不是写苜蓿的植物记,说的是菜,其实也不仅是。


  1


  我极喜欢《战国策·齐策》里的“冯谖弹铗”,这个故事情节的生动性曲折性,一点也不亚于司马迁写的人物列传。


  齐国的穷书生冯谖,托了关系,总算投奔到孟尝君的门下了,不过呢,他是有心计的,他要看看孟尝君是不是值得他投靠。第一步,应该不错,冯谖进门时,孟曾经问过介绍人两个问题:冯有什么爱好?冯有什么才能?都没有,只是当食客,找个吃饭的地方。孟也不计较,他养士千人,不差这一个。


  你想啊,这样一个吃白食的人,断不会得到人家的重视,只有粗茶淡饭罢了。过了不久,这冯谖,开始了他的三部曲。他的动作全部是这样的:靠在门边,拿着长剑,一边弹着剑,一边发牢骚唱歌,而三次牢骚的内容却一次比一次要求高:剑啊,我们回家吧,在这里,鱼都没得吃(注意啦,蔬菜肯定供应充足,只是没有荤菜,但苜蓿肯定没有)!剑啊,我们回家吧,在这里,车都没得坐!剑啊,我们回家吧,在这里,我没有办法养家!要使冯谖三次牢骚逐渐升级,一定要以不断满足为基础,孟尝君都笑着一一满足,给冯谖吃鱼的待遇,给冯谖配车的待遇,给冯谖老母亲接来一起养老。


  至此,冯谖已经完全享受高级人才的待遇了,孟尝君满足冯谖的要求,一来他经济实力雄厚,二来,他确实是养士,这么多的士,真不知道哪一些人特别有才能,要看关键时刻。


  冯谖开始崭露头角,是在孟尝君贴出告示之后,这个告示的内容是,让一个懂会计的人,替他去封地薛城(今山东股县城南)收债。冯谖应征,让孟大吃一惊,原来这人还真有水平的,于是连忙接见了冯。一阵寒暄,一阵抱歉,气氛不错。临行前,冯问:债收齐后,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呢?孟交代:你看着办吧,府里缺少什么你就买什么。


  冯谖矫命焚债券,替孟收买民心,孟尝君并不高兴,但他没有继续追问。


  直到有一天,孟尝君被齐王贬官,孟去了他的封地薛城,望着赶了百里地来迎接他的百姓,他才真正理解了冯谖的用意。


  冯谖不愧是个人才,不,奇才,他后来替孟尝君去游说梁王,梁王重金三聘,孟坚拒,齐王认错,重新重用孟尝君,孟为相几十年都太平无事。


  冯谖的三次牢骚是有底气的,他装愚守拙,藏而不露,同时,他也碰到了好领导,如果不是孟尝君的宽容大度,这段佳话也成不了,极有可能,在冯谖发第一次牢骚时就被赶出去了。


  2


  一千多年后,果真有一个人,如冯谖一样,因吃饭问题,发了第一次牢骚就被赶走。苜蓿正式登场。


  这个人就是唐朝的薛令之。


  唐朝开元年间,东宫太子身边的官吏,生活清苦,左庶子薛令之,实在忍不住了,就写了首《自悼》诗发发牢骚:


  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滑,羹稀箸易宽。以此谋朝夕,何由保岁寒?


  这首诗,估计是题在墙上的,某天,恰好李隆基来东宫视察,一看太子老师的诗,一下子火了,立即在薛诗边上题了四句反讽:


  啄木嘴距长,凤凰羽毛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


  薛老师看到了,吓得要命,赶忙辞职回乡。


  也不能怪李隆基心胸狭窄,薛令之的这首诗,确实有点问题。


  太阳上来了,照得整个餐厅通亮,餐桌上那个装菜的盘子,特别显眼,因为盘子里只有稀少的一点点苜蓿。没有好菜,真是难下饭呀,这样的日子,怎么过得下去呢?


  没有好菜,饮食确实清淡,但薛令之,太子的老师,他的思想境界,不会这么低下吧,没有好菜,就不干了?


  我不知道薛令之的祖上在哪里,会不会就是孟尝君的故里薛城?但他的脑子里,一定熟知冯谖的故事,那么,我也学学冯谖,说不定有转机。不想,李隆基不是孟尝君。


  我有点奇怪的是,这苜蓿,我们江南叫草头,紫云英,鲜嫩的叶子,清炒,煮羹,适量加点油,应该是不错的开胃菜,薛令之为什么以此来叹苦呢?


  前几日读南宋林洪的笔记《山家清供》,里面有一则《苜蓿盘》,讲的就是这件事,林洪写道:


  每次看到薛令之这首诗,都不知道苜蓿为何物。偶然和宋雪岩一起拜访郑墅钥,看到他种着苜蓿,于是从他那里得到种子和烹饪方法。苜蓿的叶子绿紫色,带点灰,能长到一丈多长。采摘后,用热水焯一下,用油炒,适量放些姜、盐,做成羹来吃,都别有风味。


  林洪看样子也是书呆子,大地上这么多的常见的苜蓿,他也不认识,不过,他揣摩出了薛令之写《自悼》诗的别意:唐代许多贤才都被贬谪过,薛也是怀才不遇,才发出“食无余”的感叹。


  原来是借口,和冯谖一样,都是借口,只是,李隆基没有孟尝君有眼光,不仅不留人,还嘲讽:这个老薛,书呆子一个,你嫌待遇差,那就另就高明吧,不留!不送!


  要是我,看了这样的嘲讽,也不敢再待下去了,弄不好,随时找个借口,分分钟可以将你弄死。


  唉,借一盘苜蓿隐喻,竟然导致如此黯然而隐,真是有点倒霉。


  苜蓿自然没有错,苜蓿自西汉引进中国后,两千多年来,依然很鲜艳而愉快地成长着,任何时候。


  3


  其实,李隆基倒也没有那么薄情。话说薛令之回到故乡,建安郡长溪西乡石矶津(今福建福安市溪潭镇廉村),李隆基还是给他安排了类似于退休工资一样的待遇,但薛虽然贫穷,依然按照在东宫时的工资标准,按月取酬,绝不多取一文。


  安史之乱,乱了盛唐,也成就了太子李亨,李隆基一路向西逃去,李亨却在灵武继了位,成了唐肃宗。太子回到长安后,想起了当年的老师,立即派人征召薛令之,委以重任。不想,薛老师已经逝世好几个月了,死时,家徒四壁,肃宗大悲,于是赐老师居住所在乡为“廉村”,溪为“廉溪”,山为“廉岭”。


  越一千里地,我去廉村景仰,那里早已成著名景点。


  紧挨着302省道,就是薛令之故里。


  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薛令之北上长安应试,成了福建的第一位进士,自隋朝开科取士,整整一百年来的第一人,这是何等的荣耀啊。后面的几年,唐王朝内室动荡不安,各方都要争权,薛应该没什么大作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和李隆基的关系应该不错,不然的话,李隆基登位后,不会让他做谏官,不会请他做太子侍讲,当时还有一位侍讲,就是大名鼎鼎的贺知章。


  这位号称明月先生的薛令之,写了好些书,如《明月先生集》《补阙集》,均没留世,现存的也只有少量的几首诗而已。


  有一首《唐明皇命吟屈轶草》,可以证明李隆基是比较欣赏谏官薛令之的。某次,玄宗命群臣吟《屈轶草》(传说中的一种仙草),薛令之就借草能指奸佞的特性,在诗中表达了忠诚和正直:


  托荫生枫庭,曾惊破胆人。头昂朝圣主,心正效忠臣。节义归城下,奸雄遁海滨。纶言为草芥,臣为国家珍。


  请注意最后两句,纶言,帝王诏令的代称,如果将皇帝的话都当作草芥的话,那么,臣子就是国家的珍宝。


  由此说来,李隆基开始的时候,还真是想做一番事业的,胸怀也博大。


  也许就是这首诗,给薛惹来了麻烦。宰相李林甫,和太子李亨关系不好,而你又那么以廉洁正直自喻,这不就得罪了李林甫了吗?于是,薛令之这些老师们,自然受到排挤了。如果皇帝仍然关心,那也没事,问题是,后期的李隆基,不敬业了,意见听不进,奸臣当道,当薛老师借苜蓿说事时,他就大大生气,也就正常不过了。


  薛令之的故里,已经远非他那个时候的草堂了,现在的名人故居,都是修了再修,明清城墙,鹅卵石道,古建筑,古码头,古雕刻,古官道,古城堡,皆有情调。不过,薛令之少年时候的读书处,灵岩草堂,还是一个不错的去处,矮矮的青山下,草堂隐在一圈围墙里,黑瓦白墙,檐角飞翘,草堂下有沟坎,长满乱草,一只长水槽,斜躺在草丛中,应该是喂猪的猪槽。阳光下,青草特别鲜,草堂也特别亮,唐朝苦读少年身影,和这里的环境很配。


  我一直在寻找苜蓿,这个晚春的季节,应该是苜蓿花盛开的,可惜的是,前面的田野里,也没见到常见的苜蓿。


  4


  薛令之因《自悼》诗辞官归乡后,普通的苜蓿,迅速成了为官清贫和廉洁的代名词,薛也被誉为“苜蓿廉臣”。这个典故常为后代引用。曾在宁德(福安属宁德市)做过主簿的陆游,就写有“饭余扪腹吾真足,苜蓿何妨日满盘”的诗句,表示要以薛令之为榜样,每天清炒苜蓿就满足了。


  惊蛰过后,冬天撒下的苜蓿种子,就会慢慢将田野铺绿,继而很快会溢满整个春天。鲜嫩的苜蓿,“苜蓿廉臣”,皆为物质和精神之良品。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