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软饭男神里尔克

2016-06-28 11:58:21来源:女报    作者:

   
“一生自甘落寞,不求闻达,他的克制与温和,他的安详使纠缠者变得克制,使喧闹者变得安静,使张扬自我者变得谦逊,这真是奇妙极了。”

微信截图_20160627145305.png

  “里尔克计划”(Rilke Project),致力于帮助里尔克为现在的人们所熟知,形式是将里尔克的诗歌改编成抒情歌曲。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张CD出版,许多知名的演员与音乐家对此做出了贡献。


  里尔克去世10年后的1936年,斯蒂芬·茨威格在伦敦发表演讲纪念这位诗人,称赞其“一生自甘落寞,不求闻达,他的克制与温和,他的安详使纠缠者变得克制,使喧闹者变得安静,使张扬自我者变得谦逊,这真是奇妙极了。”


  的确奇妙极了。如果茨威格认识早期的里尔克,绝对想不出以上形容词。


微信截图_20160627145305_副本.png

  赖内·玛利亚·里尔克 :著名奥地利诗人,与叶芝、艾略特一起被誉为欧洲现代最伟大的三位诗人。


  如果用“父母皆祸害”学派祖师爷弗洛伊德的理论,也是能找到原因的。家境不错的母亲嫁给帅气的父亲,以为开始上流生活,谁知高富帅原来是乔装的穷屌丝。之后,里尔克降生了。


微信截图_20160627145305_副本_副本.png

  她对他娇宠有加,却是以他厌恶的方式。比如六岁之前,她喜欢给他穿上粉红色的平纹细布长裙,像个完美的大洋娃娃一样展示。


  但更让里尔克厌恶的是她的虚荣。为了接待上流人士,母亲搬空了所有的房间,只是为了让客人相信他们家的客厅很大。宴会上把好酒和差酒混合,再贴上名牌商标。可是明眼人总是会看出一些猫腻,流言让年幼的里尔克很受伤。后来,父母离异,里尔克被归给父亲,人生背景从扭曲的洋娃娃一跃被丢进五年制军校。他被扔进男人堆里,就像一杯冰水突然烧起了火,心理和生理都遭受了打击,不久就因“体弱多病”退学。


20160628120446867.png

  后来,他在很多首诗中重叙童年,比如这首《果园》:


  我们排列和组合


  词语,用这么多的方式,


  但我们如何才能


  做到与一朵玫瑰平等?


  一面憎恨着母亲的虚荣,又无可避免地被这种虚荣塑造。人生目标也不过是有朝一日能进入上流社会,附着在荣华富贵的名人后院,成为锦上添花的御用诗人。然而,一心想要成为贵族的里尔克却永远无法真正拥有贵族血统。他的祖先中有农民、军官、房地产商,却没有诗人、学者,连教师和牧师都没有。


  于是,他开始寄希望于文坛。他马马虎虎地写诗作文,向无数的报刊投稿。他给女作家戴高帽子,时不时抬出并不熟识的权威压阵,到处推荐自己的文章。


  一封写于1896年5月16日的信现场还原了他的“毛遂自荐”。收信人是青年女作家拉斯卡·封·厄斯苔伦。信中他将她捧为男爵公主,喋喋不休地向她表示敬意,并在结尾写上了这句话:


  “随信送上我的《菊苣》,


  如果尊敬的男爵公主,您感兴趣的话,


  下次我将奉上我的《祭神》!”


20160628120519637.png

  写信,写掏心挖肺动人心弦的信是他取悦她们的唯一手段。每天傍晚,这些浅紫色的信纸,有的被送到了欧洲各国的宫廷圆桌上,有的被送到了布满玫瑰的酒店房间。


  比如这封,1894年,他写给自己的初恋情人的:


  我觉得,我迄今的全部生活是通向你的一条道路,宛如一次漫长、幽暗的旅行,抵达终点后我将得到报答:追求你并在不久的将来全部占有你。”


  收到信后,被直白和狂野燃烧的少女,为他出版了他人生的第一本诗集《生活与诗歌》,


  里面没有生活,全是各种情书情书情书……


  And after one year……生活与诗歌分手了。不久,里尔克迎来了人生第一位女神级存在——大名鼎鼎的欧洲林徽因、同样热爱出品太太客厅的沙龙女神:莎乐美。


  该怎么介绍这位风流倜傥的奇女子呢?这位俄罗斯将军女儿的吊袜带上挂着一长串精神巨匠,尼采、托尔斯泰、里尔克、理查德·施特劳斯……


  没有她,西方文学史/艺术史/哲学史的课时


  可以减少一半。


  22岁的里尔克遇见36岁的莎乐美,被丘比特之箭扎成了箭猪。他奉献了自己的处男之身,鞍前马后地围绕在女神身边整整三年。


20160628120534469.png

  “我爱你,你躺在花园长椅里。/你的手白色地睡在腹部。”里尔克曾经为莎乐美写了约100首诗,名为《为你庆祝》,莎乐美一直不允许发表。莎乐美死后,家人在其遗物中发现了这本手抄的诗集。


  跟随莎乐美这个名人收割机,里尔克两次游历了俄罗斯,拜访了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大画家列宾、波利斯和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和小托尔斯泰。


  与大他14岁的姐姐谈恋爱,他终于不再是布拉格里玩着布娃娃长大的羞涩少年,莎乐美给了他一个新的世界。


  1899年到1903年的4年里,里尔克完成了献给他心中永远的女神莎乐美的长篇三联诗《祈祷书》。


  别的人必须长途跋涉 去寻找黑暗中的诗人;


  只有少女们勿需询问 何处是通往形象的桥;


  她们生命中的每一扇门


  都通向广大的世界,都通向一位诗人。


  每一位少女,都通向一位诗人


  然而女王总是让人无法把握。1900年,莎乐美就因为受不了里尔克太过依赖决然与之分手。


  心情低落的里尔克游历俄国归来不久便接受了一位画家朋友的邀请,来到“画家村”沃尔普斯韦德度假。在这个豪华艳遇俱乐部,他“随遇而安”地遇到了“金发女画家”褒拉·贝克尔和她的闺蜜克拉拉·韦斯特霍弗。


微信截图_20160627145436.png
1906年,“金发女画家”褒拉·贝克尔为里尔克画的画像。

微信截图_20160628120337.png
这是褒拉·贝克尔的自画像,也是艺术史上第一幅女画家自己署名的裸体自画像,褒拉·贝克是艺术史上第一位描绘女性裸体、特别是裸体自画像的女性画家。

微信截图_20160628120349.png

  表面看来,里尔克显然更喜欢褒拉·贝克,但最终,他却与闺蜜克拉克结了婚。这段退而求其次的婚姻显得平淡而乏味,夫妻聚少离多,女儿托人抚养,离婚官司一打就是很多年。


  但他自有一套奇特的婚姻理论,在他看来,好的婚姻中“一个人必须保卫另一个人的孤独”。


  但里尔克真是走了狗屎运了!


  这位女艺术家克拉克,竟然是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嫡传弟子!婚后第二年,里尔克就抓住机会来到巴黎,给罗丹担任秘书。


  如果说俄罗斯之行让他朝着文学宗师的方向慢慢靠近,那么和罗丹的共处则让他向前迈了一大步。


  他在罗丹的指导下“学习看”,与罗丹一道看“法国大教堂”、看凡尔赛宫、看巴黎植物园里的动物……以至于研究者在阐释这两部诗集的时候,不得不罗列大量的画家与画作:伦勃朗、埃尔·格列柯、克拉姆斯科伊、波提切利、丢勒、拉斐尔、马奈……


微信截图_20160628120358.png
他甚至学会了自己给日记本配插画。然而,罗丹的伟大同时也让里尔克感受到自己的独立性备受威胁,一场争吵后,两人分道扬镳。

  此后12年,里尔克的生活以巴黎为中心。他创作了一种新的抒情诗风格,即所谓的“咏物诗”,摆脱了德国抒情诗的传统。1904年,他在罗马开始写《马尔特手记》。这部带有强烈精神自传色彩的小说于1910年发表,这是里尔克创作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峰。


  也是在这一年,里尔克终于如愿以偿遇见了玛丽·塔克席斯侯爵夫人。


  他的情书升级为灵魂深处的赞美诗级别:


  “我的看不见的风景中最美的部分,是你使我为看不见的天使所认识!”


  的确,这位奥匈帝国最为显赫的贵族帮他实现了进入上流的梦想。他不再为衣食住行而忧心,可以自由地四处漫游,他结识了更多的豪门贵族,他的诗歌被他们欣赏,他们也不吝啬自己的赞赏和金钱。只是……后来的12年,除了组诗《玛利亚生平》,他再没有发表任何作品……


  但他的情书目录,得到了五彩斑斓的扩展……


  1914年,他和他的女粉丝搞上了……不过几个月后,这段不知道怎么来的爱情又不知道怎么就结束了。里尔克给莎乐美的汇报是:“总的来说,我没给她什么好处,开头的几个快乐的星期过后,给她的好处我又取回了十之八九。”


  怎么算的


  和同为有妇之夫的女画家露露天雷勾动了地火……


  51岁,收到俄罗斯诗人茨维塔耶娃的求欢信。


  生命的最后几年,


  女粉丝南尼·弗尔卡特买下瑞士山中的米索古堡,


  感恩的里尔克带着一位女管家住进了这座古堡。


  有什么关系呢!灵感就这样不期而至了!


  短短几天,他便完成了自1912年就开始创作的杜伊诺组诗和《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杜伊诺哀歌》更是成为他的传世之作。


  OH


  MY


  GOD


  和莎乐美的吊袜带异曲同工,无数为男人的才华前仆后继的女人,铺就了里尔克的宗师之路。


  1926年9月,一位友人从埃及来到穆佐看他。里尔克到花园里去采摘一些白玫瑰赠送友人,不料玫瑰扎伤了手指,伤口感染并引发败血症。12月29日,里尔克与世长辞。墓碑上刻着他自己撰写的墓志铭:“玫瑰,哦,纯粹的矛盾,倾向于/无人的安眠/在如此多的眼睑下。”


微信截图_20160628120411.png

  美国学者拉尔夫·弗里德曼是里尔克的骨灰级粉丝,也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


  “若不能完成(一生的志业),里尔克的人生也将完全不同。多少次,他彷徨踟蹰,在天堂和尘世之间,在空缺和充实之间。对于那些曾爱过他的人,他的彷徨踟蹰是那样的残忍,可最后,那一切证明并非虚耗,他心灵与生活的流转反复最终在诗歌中结出最绚烂多彩的奇葩,那不仅是他个人藉以傲然屹立的高台,也是整个世纪的一座丰碑。”


  里尔克的诗歌是他一生最好的注脚——


  你瞧瞧周围:万物皆沉坠。


  但最后有一位,将此沉坠无限柔和地握在手里。


  (编辑:郑娜)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