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浩月
贾樟柯获奖不算新闻了,他已拿了太多国际电影奖项。近日有媒体报道,在由多伦多电影节组织评选的“新世纪10年最佳电影”中,贾樟柯有三部电影入选,分别为《站台》、《三峡好人》及《世界》,前两部排名第二、三位,《世界》排名第二十四位。
这个奖项,对哪怕得奖无数的贾樟柯来说,也显得意义非凡。因为这是一份针对过往十年工作的集体认证。过去十年,贾樟柯拍了五部电影,三部电影闯入“十年最佳”名单,比例达60%,连多伦多电影节负责人都称,评委对中国导演贾樟柯属于“严重偏爱”。而评委则认为:“阿彼察邦和贾樟柯以他们非凡的方式发展了电影美学,他们二人是过去十年间最伟大的电影工作者。”
阿彼察邦是谁?在“十年最佳”名单中,阿彼察邦的《综合症与一百年》名列第一。阿彼察邦是泰国导演,且与贾樟柯具有很多共性:同样出生于1970年,同样游离于官方体系之外,同样喜欢用纪录片的叙事方式拍电影,同样保持着标签式的独立性……
所以,不能将三部电影入选“十年最佳”简单视为评委对贾樟柯的严重偏爱,准确地说,这份名单凸现的应该是多伦多电影节对某种电影类型的偏爱。其他一些进入“十年最佳”名单的华语电影导演阵容,也在证实着多伦多在电影美学上的倾向。这些华语电影导演和作品分别为:侯孝贤的《最好的时光》(排名第17)、杨德昌的《一一》(排名第21)、蔡明亮的《黑眼圈》(排名第23)、并列第25位的是侯孝贤的《咖啡时光》与《千禧曼波》,以及排在第29位的《不散》,导演是蔡明亮。
看过这样一份名单,相信读者已对“十年最佳”的风格了然于胸。对于商业片的排斥、对于电影独立性的尊重,让“十年最佳”成为一份经得起时间审视与历练的电影名单。而在多伦多对华语电影的整体评价体系里,贾樟柯显然是被当做代表人物推举出来的,“非凡的方式发展了电影美学”的评价,更是对贾樟柯很高的赞赏。
那么,贾樟柯能不能超越前辈侯孝贤、杨德昌成为华语电影艺术塔尖上的明珠,或者成为华语电影某种类型作品的代言人?这可能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一直拒绝被命名为“大师”的贾樟柯,一贯对自己、对社会与时代有着敏锐的判断,这是一位把锋芒深藏于内心的导演,他习惯用他独特的方式让那些与其有心灵共鸣的观众有如鲠在喉的幸福与痛楚,《站台》如此,《三峡好人》亦是如此。地域的不同,决定了贾樟柯与侯孝贤、杨德昌的不同,在骨子里,贾樟柯一直在做自己。
“十年最佳”只不过是截取了各种电影不同风格与类型制作潮流的一个切面,但这个切面所呈现的是电影最沉静与最本质的一面,它或能帮助影迷穿过种种关于电影的喧嚣,体会到电影的一大功用——关照心灵的魅力。贾樟柯之所以能够为国际影坛所重视,大概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实习编辑:崔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