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周处除三害》:将“浪子回头”拍得不落俗套

2024-03-05 19:18:31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袁云儿

   
正在上映中的电影《周处除三害》以传统经典文本为原型,进行了大胆的现代化改编。


  正在上映中的电影《周处除三害》以传统经典文本为原型,进行了大胆的现代化改编。

  阮经天饰演的通缉犯陈桂林,得知自己身患绝症生命将尽,想要“死后留名”。当他发现自己在通缉榜排名第三后,为了自己的尊严,他决心查出并除掉前两名通缉犯“香港仔”和“牛头”。影片在剧情结构上与古代典故基本一致,陈桂林亲手除掉了两个大恶人,自己心中的恶也得到根除,所以一共是“三害”。

  从通俗故事的意义上看,该片讲述了一个坏人改邪归正的过程,表达了“朝闻夕死”的主题。影片人物塑造虽然传奇,但对其转变的具体过程拍得铺垫充足、细节生动,因此结局能够打动人。陈桂林一开始是个拿钱办事的冷血杀手,但“盗亦有道”,警察陈灰对他穷追不舍,他也没下杀手。老家年迈的奶奶,更成为他在这世上唯一的温情与牵挂。这些都说明他心底尚有纯真的一面。

  陈桂林一开始“除害”,的确是为了给自己涨名气,但在此过程中,当目睹另外两名恶人给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巨大伤害后,他心底的良知逐渐被唤醒。除掉“香港仔”时,他顺手解救了被囚女孩。被灵修中心“洗脑”后,他看到素不相识的小男孩中毒,内心的善良与正义让他站了出来,最终揭穿并铲除了这个黑窝点。在此过程中,他开始反思自己曾经犯下的错,因此有了片尾行刑前他的闭目流泪,有了他“对不起大家,对不起社会”的悔过遗言。浪子回头的故事虽是老生常谈,但《周处除三害》拍得动人,拍得并不俗气。

  陈桂林身上叠加“通缉重犯+身患绝症”两大属性,本来就已经将戏剧张力拉满,更何况他还要面对两个比他更危险的恶人。他能否完成目标?那两个恶人都是什么样的?陈桂林最终的命运如何?都成为观影期间紧紧揪住观众心弦的悬念。除了动作戏拍得刺激,影片出人预料的情节、层层递进的悬念氛围、直到结尾还留了一手的反转都是亮点。

  影片英文片名为《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猪,蛇和鸽子》),这三个动物在佛教中代表“三毒”贪嗔痴,分别对应片中角色。除掉“香港仔”那段拍得更像黑帮复仇,虽然打斗戏颇具观赏感,但“香港仔”人物塑造没那么鲜明丰满,对应“嗔”稍显牵强。

  影片最精彩的地方还是在除掉“牛头”那段。灵修中心的场景看似人畜无害、弘扬真善美,却隐隐透出一股诡异。当陈桂林肺部X光显示病症好转时,不少观众还以为奇迹出现,老天给了陈桂林一次重生机会,没想到反转再次发生,灵修中心原来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邪教组织。整段剧情反转不断,悬疑感十足,牢牢抓住观众注意力。

  陈桂林最后的“除害”方式也出乎所有人意料:他不仅杀了“牛头”,那些仍旧执迷不悟的信徒们,也被他毫不留情地除掉。“牛头”代表的是“贪”,那些信徒代表的则是“痴”。导演黄精甫借陈桂林之手表明,甘于愚痴、不能明辨真伪是非,同样也是一种恶。有趣的是,陈桂林恰恰是在灵修中心经过一番“熏陶”后,内心的善才彻底觉醒,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黑色幽默。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