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16届FIRST青年电影展超短片首映盛典在西宁召开,这也是vivo第三度携手FIRST影展开启超短片大赛。2020年vivo与FIRST青年电影展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国内开启了首个超短片大赛。三年中,双方以“手机”拍摄介质和“电影”叙事语言为出发点,用跳脱惯常的视听想象,持续探寻移动影像创作表达的边界,对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影像内容变革做出回应。
首映盛典现场
记录一个时代最好的方式就是记录这个时代下的每一个普通人,拿起手机记录当下,成为最简单且真实的时代印记。vivo携手FIRST开启的超短片大赛,用超短片的形式,鼓励创作者更多将关注投回到当下,深入真实生活,用日常感的影像表达,定格和诠释我们身处的时代。
移动影像时代,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创作者
经过三年的发展,超短片大赛正在成为一个备受专业创作组群体关注和青睐的全新影像创作赛道,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了一条进入行业的可靠路径。2020年vivo与FIRST首次联手,便吸引了凭借电影《火锅英雄》获得第25届上海影评人奖最佳新人导演奖的杨庆、曾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参与创作的青年导演陈硕,以及青年导演张弛、关皓天等多位优秀创作者参与。2021年参赛的创作者中,有斩获国内外奖项的纪录片导演王久良、知名影像艺术家黎晓亮,以及资深媒体人刘宽、青年独立导演关天、应照宜。今年,超短片大赛更吸引了戛纳入围导演那嘉佐、曾获得2021年FIRST影展最佳剧情长片的导演张中臣、青年导演张小鲨、伊拉克木等优秀创作者加入。
超短片开幕片《伶仃》 主创那嘉佐(右)、周游(左)
除了已经成熟的专业领域创作者,超短片大赛同时也吸引着更加多元、有想法、有思考的创作者。今年大赛的00后创作者占到总人数的41.5%,90后则占比88%,他们在这里更加自由的表达自己、展现自己、实现自己的创作梦想。除了影像创作者和爱好者,今年参赛的选手还包括家具设计师、海员、厨师、会计、生物工程师等,切实展现了手机设备成为主流创作工具的时代,“人人都是创作者”的可能性。从这些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创作者的作品中,既能发现他们对新技术、新形式的大胆尝试,也能发现他们对人文的思考。
首映礼现场合影
坚持人文关怀,用影像定格诠释时代
vivo携手FIRST影展的三年,是特殊的三年。三年来,超短片大赛上出现了一部又一部优秀的作品,呈现了“疫情”、“家庭”、“情感”等一系列展现当今时代下人们的生活,从个体折射出现实中一群人的生活状态。这是时代的缩影,更是关于每个人的珍贵影像资料。
2020年大赛的开幕片《当我们决定放弃的夜晚》,讲述了一个在疫情影响下关于去与留的故事,这部用手机一镜到底拍摄的作品让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有了深深共鸣。同样聚焦这一群体的作品,还有2021年的年度超短片《如果可以》,导演刘宽将目光看向生活中熟悉的快递员,手机镜头捕捉到的是快递员在匆忙里追赶时间,讲述的却是忙碌背后,饱含思绪和情感的故事。
作品《当我们决定放弃的夜晚》
有创作者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情绪,也有人关注更贴近生活的日常。2021年获得人文创作奖的作品《火锅》,就用一顿火锅展现了现代人生活里的琐碎,成年人的崩溃在吃不上一顿火锅的狼藉里爆发,也在朋友的惦记里得到治愈,导演使用手机进行拍摄,也让影片更自由、灵动。
作品《火锅》
创作者们记录着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它们汇聚成一个群体、一个城市、一个时代的态度。2022年获得评审团特别提及的《游者多未惧》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影片聚焦一群普通的武汉东湖游泳爱好者,展现后疫情时代下个体重返日常生活的勇气,以此鼓励人们勇敢地面对生活。
超短片评审团特别提及《游者多未惧》颁奖
5分钟超短片单元从发起至今,已经逐渐成为新兴影像内容光谱中的一个创新部分。越来越多有志的青年创作者在此进行学习,提升实践水平;越来越多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创作者通过手机去记录真实、投射自我,将生活翻译成独有的影像表达。vivo表示,将本着“长期主义”的态度,与众多合作方如FIRST、Zeiss等伙伴持续这场由超短片引发的思考和对话,期待能促发更多元跨界交流与讨论。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