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的作者约翰·尚利曾在这部剧作的前言中写下了这样一段令人深思的言论:“这是一个蜕变的时代,信仰已开始堕落,伪善则取而代之,尤其在意识形态已被冲破但尚未改变之时。这是生命前行中最危险最紧要之处。这变化的开端就是怀疑。”抱着这样的信念,作者讲述了1964年发生在美国纽约一个教会学校的故事,并凭借该剧于2005年连获普利策戏剧奖、托尼最佳戏剧奖和纽约戏剧评论圈最佳戏剧奖等二十余个奖项。该戏传入中国之后便立即引发了国内剧团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怀疑》在中国已经出现了至少6个可考的版本,而人们对《怀疑》的阐释、理解和思考似乎还远远没有到达尽头,因为正如《怀疑》剧本的翻译者胡开奇所说,好的编剧作品的悖论就在于,作品越显完整,作品留给人们的疑问和思考就越加深远。
7月21日到24日,《怀疑》作为“第五届南锣鼓巷戏剧节”闭幕大戏登上了东宫影剧院的舞台。可以说,从最初的选角开始,《怀疑》就表现出了十足的勇敢和气魄:一方面,没有多少舞台剧经验的影视剧演员朱琳出演了需要相当表演功力的教区学校校长阿洛西斯修女;另一方面,近年来连续推出《我这一辈子》、《离婚》等京味儿戏男演员方旭首次尝试这一难度颇高的国外剧目,饰演了与阿洛西斯修女对峙的教区神父弗林。这样的做法对希望“突破自我”的演员无疑有着不少益处,对丰富演员的表演层次、增加演员的表演质感有着极大助益;然而,导演和演员所呈现出来的这种“勇气”也无疑对观众产生了致命的冲击。公允地说,从台词水平到剧本阐释,《怀疑》剧组所呈现出来的都只能算是差强人意。
《怀疑》之难,在于其从台词中爆发出的宗教神职阶级问题、社会问题、种族问题和意识形态的对立;而该剧引入中国之后,作者无疑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如何让观众理解阿洛西斯修女这种性格的,尤其是信仰的固执,如何对真相进行解读和还原,如何能够让发生在美国60年代的故事给予国人共鸣?导演陈洁必须解答这些问题。不过在此之前,话剧演员必须攻克台词关,才能明白无误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图和情感。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台词恰恰是朱琳女士的一大弱项。从音量到质感,演员的处理方式实在不堪入耳;尤其到全剧结束的那一句“我真是怀疑啊,我真是太怀疑了”,一声近乎女童般的啼哭简直把笔者吓了一跳,让人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台词问题不一定能反映出演员对戏的理解,毕竟有时演员本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这个问题恐怕一定会影响观众对人物的态度、理解和对人物之间冲突的感知。放到《怀疑》当中,这个问题更是被放大了无数倍,因为台词的强度、力度和深度便是阿洛西斯的灵魂所在。
这一问题在戏中实际上又引发了连锁反应。比如,台词的乏力常常使本应处在激愤情绪点上的弗林神父“一拳打到棉花上”,完全无从着力,特别是让接近结尾处那一场本应十分精彩的阿洛西斯修女与弗林神父的对手戏变成了一场乏味而漫长的调度联排。从这一点上看,约翰·尚利自己导演的电影作品《虐童疑云》是一个很好的范本。奥斯卡影后梅尔·斯特里普与影帝菲利普·塞默·霍夫曼之间就是通过不断的摩擦和激烈的碰撞展现出层次异常丰富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冲突,处理得十分妥当。当然,陈洁版《怀疑》对《虐童疑云》的借鉴是显而易见的,这从人物服装上就能看得出来。从神父、修女的教服,到穆勒太太那身“礼拜日的盛装”,导演几乎都是分毫不差地借鉴过来,虽无甚新意,倒也原汁原味。不过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导演似乎也在试图做出一些改变,其中最成功的就是钢琴伴奏的加入和音乐的选用。一些难以言传的情感和剧情走向的变化通过如泣如诉的现场伴奏表达出来,甚至成为了剧情的一部分,这一点又与方旭改编导演的《离婚》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作为大木船演剧工作室的首部作品,陈洁版《怀疑》有它值得赞赏的一面,比如,导演化繁为简地去掉了大量实景,一方面削减了预算,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演员表演在剧中应有的地位;年轻演员虽形体表现稍显稚嫩,却凸显出不错的台词水平和表现力。然而我们也不得不说,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他们对《怀疑》中的天主教信仰的挖掘、对人物动机的解读和对冲突的展现依旧乏善可陈。
(实习编辑:邢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