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明星与舞台 出走与回归

2014-07-01 13:38:11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和家欢

   

  在2000年戏剧还不商业不发达的时候,看戏剧还被当成隆重而奢侈的享受,是少数人参与的文化活动,那时候开场前大家会先想方设法了解一下剧本和剧情,带着疑问走进剧场,散戏后大家还会聚在一起意犹未尽地聊聊剧本的文学性到舞台呈现之间的得失。而随着“麻花”、“戏逍堂”等搞笑话剧打出了“贺岁喜剧”的概念之后,以往还高高在上的戏剧好像突然放下了身段,文本上从严肃的思考变得通俗市井,导演手法从艺术至上变得煽情媚俗,表演上从撕心裂肺变得随意轻巧。戏剧这十几年来随各领域商业大潮涌动也转身打开了“商业之门”,一时间不少演出商蜂拥而至,看中了戏剧这个“投资少、回报快”的新兴行业。

  而商业戏剧的最大特征就是明星的加入。但其实最早的戏剧舞台应该说是明星的摇篮,是培养明星的地方,孙红雷在戏剧舞台上演出《三毛钱歌剧》和《居里夫妇》的时候,他还没有什么名气,刚刚从中戏音乐剧班分配到当时的青年艺术剧院,但非常幸运地凭借这两部戏拿到了戏剧界最高荣誉“梅花奖”。邓超在毕业大戏《翠花,上酸菜》演出的时候,很多观众就记住了他穿的那条“蓝裤子”,断言“这孩子将来要火”。同样,在孟京辉起用郭涛、李乃文、陈建斌的时候,他们也只是戏剧观众的“熟脸儿”,知名度远不及后来在影视上的发展。可以说,他们表演的基本功是通过舞台剧打磨发光的。

  当然,商业戏剧最可贵的一点,就是让不少明星回归到舞台,他们原本因为要证明自己的商业价值而出走影视,而商业戏剧的兴起让他们又有机会重回舞台来证明自己的演技和实力,这形成了一个非常良性的互动。拍影视剧久了,虽然有了很高的名气和人气,但其实和观众的交流也是隔着一层荧屏,远不如舞台剧和观众近到可以听见彼此的呼吸,他们的笑声和掌声是如此真切,因此除了在金钱上的损失之外,回归舞台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是影视剧难以得到的。在近年来的商业戏剧中,明星加盟已经是必要因素,无论是国有话剧院团还是民营剧团,让明星回归舞台不胜枚举,葛优、陈道明、许晴、江珊、陈小艺、刘威、黄渤、刘晓庆、黄磊,他们的加盟让戏剧有了更多的话题,吸引更多的眼球。

  明星参演戏剧在商业上基本都能持续较高的关注度,票房也不是太大的问题。陈佩斯当年主演的《托儿》演到全国诸如东莞、福建等从未演过话剧的地方,这也是“明星戏剧”拓荒的一个范例。刘晓庆的《风华绝代》也能在全国巡演200场,有很多观众也是头一次走进剧场,观众为的是一睹明星风采,如果和看歌星演唱会比起来,看明星戏剧既满足了看到明星真人的愿望,又近距离地看了一场演出,性价比颇高。

  当然,明星参演的商业戏剧高投入高利润高关注度的同时也带来高风险。比较保险的选择是“名著+名导+明星”,就好比是天时地利人和,剧本是一剧之本,名著首先就保证了戏剧的文学性和可挖掘的艺术性,名导除了有调教演员的经验之外一般也掌握着一些优势资源,比如剧场和舞台技术人员后勤保障等,让明星们可以更加投入安心地排戏。黄渤参演孟京辉导演的话剧作品《活着》,黄磊、许晴和赖声川导演合作《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陈道明选择人艺班底排《喜剧的忧伤》,葛优参演老舍作品娄乃鸣执导的《西望长安》等都是如此。

  此外,还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舞台剧角色。葛优在《西望长安》中扮演一个从战场下侥幸逃命然后将自己包装成英雄的一个骗子,这和他之前很多喜剧角色有相似的地方,驾驭起来可谓是得心应手,而葛优出演话剧的心态更值得称道:“我演电影都有上亿观众在看,演话剧不过是有几万观众而已,所以就是丢丑也不怕。”刘晓庆在《风华绝代》中扮演的“赛珍珠”一角跟她本人的心路历程也有相似之处。

  多数明星在舞台剧上选择和自己相近的角色,会适当降低了尝试舞台剧的风险。但也有反其道成功的案例,比如黄渤和袁泉演出的《活着》,黄渤虽然擅长小人物,但福贵这个角色演起来实在太累,福贵的一生从富家少爷到充军当兵成为农民,身边陆续死了十个亲朋好友,这一生悲喜相加最后孑然一身,要将这一角色演出层次,以及小人物映射出的时代悲剧太难,可是黄渤做到了,肯定要归功于导演孟京辉的慧眼和调教,因为之前黄渤在舞台喜剧《疯狂的疯狂》中的表演就被评价为“胡闹”,而此次黄渤的出色发挥也离不开和他演对手戏的袁泉。袁泉是舞台剧的精灵,她无论是和哪位导演合作都发挥稳定,演简·爱(话剧《简·爱》)、演白蛇(话剧《青蛇》)、演疯狂少女(话剧《琥珀》),还是在《活着》中的农妇,袁泉从未失手,她2000年从中戏毕业之后主演了10余部舞台剧,她的表演炉火纯青,也是当今话剧舞台上最优秀最有价值的女演员。

  除了选择舞台剧适合自己的角色以及合作班底的风险之外,还有一个风险就是演员自己的身体状态。陈道明在演出《喜剧的忧伤》时就曾因为高烧40度“回戏”,推迟了既定的北京和上海的演出,在天津演出时也因为感冒影响台词的发挥,因为舞台剧都要提前开票,所以有经验的舞台剧演员们会非常小心地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出毛病,比如人艺的演员有的一年要演出上百场,每晚都要以最佳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回戏”伤害的不仅仅是观众,其实对演员的自信心也是一个打击,过去京剧老戏班就非常忌讳“回戏”,演员今后再演的时候总要跨越这道心理障碍才可以。

  有评论家总把戏剧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对立或割裂来谈,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复杂问题。其实倒也不必,票房与艺术性完全对立的状态并不太常见,还是去相信多数观众的眼光吧,排除明星的档期问题,如果能坚持常年演出的剧目,像老舍先生的《茶馆》除了看大明星之外该剧已经演出了三四十年了,如果哪出明星话剧能坚持演上十年,大概其艺术性也应该得到广泛认可,遗憾的是这样的明星话剧还是太少太少了。

  (编辑:王日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