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头楚尾水乡情,江左文采出评弹。”具有400多年历史的苏州评弹,以其优美、婉转、儒雅、沉静,成为吴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它虽以说唱表演的方式讲故事,形式简单、传播范围有限,但却以隽永绵丽的水乡雅韵流露出浓浓的江南文化风情,具有雅俗兼容的文化品格和美学特征。日前,苏州评弹团携评弹《雷雨》赴深港澳8所高校巡演,与那里的高校学子进行了“零距离”的亲密接触。评弹进校园的公益性举措,苏州评弹团已经坚持了多年,但走进港澳高校演出,这还是第一次。从话剧到评弹,从文学经典到当代审美,从古典美学到文化创新,评弹《雷雨》如何完成自身的现代转型,如何在港澳学子中觅得知音?它又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跟随评弹《雷雨》走进港澳高校,经历了一次触摸传统经典的人文之旅。
午饭刚过,来不及片刻休息,苏州评弹团的演职人员就开始为下午4点的演出紧张忙碌起来。为了达到最佳的现场效果,每次演出他们都要提前两个半小时到达指定地点,从熟悉环境、现场调度到换装化妆、角色磨合,准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准、到位。“这是一次特殊的巡演。”苏州评弹团团长孙惕说,“以往我们在内地高校巡演时,因为在座的大学生对曹禺的创作、对《雷雨》的人物情节都比较了解,现场很容易产生互动;但这次我们来到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港澳大学生对曹禺的《雷雨》又知之甚少,评弹也是第一次接触,每次演出我们都在担心,他们能坐得住吗?他们能在评弹演员的带动下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味评弹艺术的独特魅力吗?”孙团长的忐忑和疑惑催促他和演员们必须把准备工作做足,以最佳的演出状态把评弹的“美”、《雷雨》的“魂”展现出来。
此次演出并没有设在剧场,而是每一所大学的阶梯教室,讲台变成了演员施展技艺的舞台;没有屏风、布景、炫目的灯光,只有黑板、投影设备、简单的一桌二椅,随着演员吴伟东介绍苏州话特色的诙谐开场,一切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人性纠葛就在这样简约、庄重的氛围中徐徐展开。演出中,盛小云饰演的蘩漪以一袭绿旗袍亮相,雍容典雅、美艳端庄掩饰不住她内心的烦躁与紧张。不论是对周萍的扬眉凝视、痴情不已,还是对周朴园的假以端坐、冷言冷语,盛小云的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丝丝入扣、直抵人物的心灵深处,活脱脱演出了蘩漪因压抑而挣扎、因渴求爱而歇斯底里的心理过程;徐惠新一会儿变身威严专横的周朴园,一会儿又成为软弱冲动的周萍,不同角色间的跳跃、自由多变的叙事视角,不仅演活了两个核心人物,而且尽展评弹的艺术魅力。整场演出情节紧凑、高潮迭起,吴方言所特有的幽默、轻松、微妙、传情,各种比喻、俏皮话、歇后语、双关语,更是被演员们运用得出神入化。
台上人物的命运紧紧抓住了在场每一位学子的心。他们屏息凝神,时而为表演中加入的噱头开怀大笑,时而为人物命运的悲剧慨叹,时而为演员们精彩传神的弹唱报以喝彩。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他们全部留了下来,并把最热烈的掌声、最高的褒奖献给了远道而来的艺术家们。香港城市大学中文专业大二学生李梓浩用“惊喜、好看、现代”表达自己对评弹《雷雨》的喜爱,“这是我第一次看《雷雨》,回去后我一定把原著好好读一读,补补课。”正在香港中文大学担任讲座教授的李欧梵看过演出后,认为:“评弹《雷雨》比其他艺术形式表现得更精彩,更加符合蘩漪与周萍之间情感上的感应,更加回归到人性本身。”获得如此高的反响和评价,孙惕称“出乎意料”,而谈及演出成功的原因,他认为还是要归功于改编本身。
自话剧《雷雨》问世以来,电影、电视、歌剧、舞剧、戏曲等不同艺术形式都有尝试改编,但真正有创意的成功改编并不多。“对《雷雨》主题内涵与人物内在精神复杂性的深刻把握,才是衡量改编成功与否的关键。”苏州大学教授朱栋霖说,不同于历来研究、话剧演出以周朴园、蘩漪或周朴园、鲁妈为主线,评弹《雷雨》以蘩漪与周萍冲突为主线,以蘩漪为第一主角,重新塑造了两个人的形象,既展现了他们爱情的痛苦与纠结,又深入探究了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常。
在朱栋霖看来,曹禺以悲悯情怀,让一群被时代扭曲了人性的人们,在雷雨滂沱、电闪雷鸣烛照之下痛苦地寻找。所有的人都在纠缠着、挣扎着,本想主宰自己,却被不可知的命运所主宰。极端的痛苦与热情在一天中强烈地碰撞,善良、真诚、爱怜、忏悔的心灵被反复撕裂,最终的悲剧无可避免,而这一切都集中在蘩漪身上。评弹《雷雨》中的蘩漪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抗争女性、反封建斗士,而是一个因痛苦、无爱而挣扎、爆发的女人。演出充分发挥了评弹细腻抒情、人情味十足的特性,利用其说、噱、弹、唱和心理刻画优势,对潜藏在原著背后的人性光辉进行了深入开掘。
评弹《雷雨》在主题开掘和内容表达上实现了两次超越;而地方曲艺与时代审美、古典美学意象与现代人文哲思的两次融合,又使其在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上完成了传统经典的当代转型。正是这些文化上的创新尝试,使评弹《雷雨》超越了地域拘囿,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它不仅成功展示了评弹艺术,更为文学经典的影视、舞台改编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从2010年上演以来,评弹《雷雨》已经进校园“公益演出”60余场,累计有3万大学生现场感受了该剧的艺术魅力。“时下,各个剧团都在强调艺术传承,这里面除了要培养年轻编剧、导演、演员外,观众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孙惕说,“日常的演出中,评弹面对的都是老年观众,他们是评弹的市场基础。但这些观众喜欢老曲老调,喜欢才子佳人、世俗传奇,他们的审美观念是不利于艺术创新的,长此下去,评弹的观众面会越来越窄、越来越僵化。”
于是,苏州评弹团找到了《雷雨》,让文学经典与传统艺术进行了对接,借助经典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一方面激发青年观众的观赏欲和求知欲;另一方面摸索评弹艺术的创新路径,寻找评弹与青年观众的审美交汇点。在孙惕看来,青年观众也是评弹艺术传承的一部分,传统艺术的现代创新离不开青年观众的参与和支持,他们是传统艺术的基础和希望。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