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受好评的西班牙默剧《安德鲁与多莉尼》
“630次笑声、140次掌声”“浓缩阵容,加倍笑料”……从郭德纲到周立波,从清口热到相声潮,票房的赢家刺激着市场的走向。于是,不知从何时起,“笑点”成了话剧市场营销的关键词。
说起话剧,恐怕很多业内人士在数年前都不会想到,现在的上海演出舞台上平均每两场演出里就有一场是话剧,可谓繁华盛况。但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 些话剧演出中约半数是以“爆笑、逗乐、惊悚、麻辣、悬疑”等为主题的娱乐性剧目。同时,整体原创动力不足,包括国内团体改编搬演在内,超过一半为境外剧目。原创作品中接近八成为娱乐性剧目,多有直接从网络段子、相声小品等“简单加工”的“拿来主义”作品。首演剧目不足一半,将过去市场反响不错的剧目重新打包销售的“炒冷饭”现象屡见不鲜。
其实,一部好的戏剧犹如一把锋利的匕首一样反映社会和生活的纵深,并引起观者内心的共鸣。但现在的很多话剧要么是供人游戏的“玩具刀”,要么是仿制的“工艺品”,虽然玩具和工艺品也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却远非生活的主流。社会减压需求构成了当下娱乐旺盛的现象,但不应成为话剧创作迷失方向的借口。因此,目前的话剧市场与过去相比只能说是“大而不强”,并且有价值迷失的危险。
实际上,近几年话剧舞台上不乏佳作,但细数下来,几乎都与本土原创无关。比如康索尔剧团的《红舞鞋》从儿童的视角表达反战的主题,手法新颖效果 震撼,是来自德国的欧洲获奖剧目;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十二个人》,直面法律制度,改编自电影《十二怒汉》;洛杉矶剧院的《绝密》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呈现 国家政治制度演进史上的重要事件,是来自美国的作品;最近感动了很多人的面具默剧《安德鲁与多莉尼》则是西班牙剧团的作品;而台湾孙丽翠的默剧《山海经》 和香港毛俊辉的《情话紫钗》则在向传统文化致敬和表演样式多样化方面做了相当宝贵的探索。
原创话剧的曲艺化、娱乐化、速食化和消费型倾向,正与戏剧精神本质渐行渐远,不仅造成艺术水准难以提高,而且与正处于关键转型期、充满多元张力并亟须正能量引导的社会现实严重脱节,一定程度上使得观众几乎只能通过更多的“仿制艺术品”来获取情感的交集和心灵的吐纳。
同时,原创的贫瘠进一步带来了市场的畸形。众多的话剧演出里,部分剧目的票价令人惊讶。像几部台湾话剧的上海票价就与台北本土票价相 当。但根据公开资料,2010年台湾全岛人均GDP是上海的1.68倍,台湾人均年收入是上海的3.96倍,如果按前者类推,上海的票价应该是台湾的六 折,而若以后者类推,则应为二点五折。由于台北的经济水平明显高于整个台湾,而上海相关数据中未包含农村人口,因此,实际票价差距应该更大。话剧《暗恋桃 花源》的最高票价达到1280元,如果按照人均年收入类推,在台北就可以买一部苹果手机。不可否认,这都是来自台湾的好剧,但在上海得到一次心灵享受的代 价是台湾的4倍,这就极不正常了。
如此,一个新的现象值得警惕:制造业领域的“粗放式发展”现象已开始在话剧市场中出现,即自己制造的产品数量很多,但多在“低端”徘徊。而高附加值、高质量产品的知识产权和高额利润都不属于自己。地方政府花费巨资建造的场馆更多成为了演出的码头而没能成为艺术发育和原创的重镇。而这种发展方式,恰恰就是我国目前正在努力转变和摒弃的。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仍有一批戏剧人在坚持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坚持每年举办的上海国际戏剧节,已然成为沪上优秀话剧作品的“集中营”;下河迷仓等民间戏剧场所和草台班等民间剧团常年坚持从最朴实的民间汲取创作能量,反映社会现实;柒零柒恩剧团常年坚持为观众引进票价亲民的好戏,今年将荟萃了境外优秀剧目的“爱丁堡前沿戏剧节”带到国内,观众的热烈反响以及开票当日排起的长长的购票队伍都在说明,从来不缺好的观众,只是缺少好的作品。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