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不伦不类的“现代京剧”

2009-08-07 10:09:37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钮晓嫣

   

作者:钮晓嫣

    好友给了两张京剧《死水微澜》的票,去之前有些紧张,怕“看不懂”。作为一名戏文系毕业生,虽然还曾学过戏曲写作,也懂得平仄押韵,但总是对京剧心存敬畏。

    等帷幕一拉开,幺姑的扮演者石晓首先亮相,身后是6 位衣着统一的女演员,乍看之下和幺姑的装扮也没什么区别。当石晓在台前将人物的生平作简单介绍时,6 位女演员就在后面将唱词的内容演出来:当幺姑唱到“发变白”,6 个人刷地一下换上了银发头套;当幺姑感叹自己“农妇苦”时,6 个人又在身后附和“农妇苦,农妇苦”……我当时就乐坏了,请大家想象一下,每当你说完一句话,就有一堆整齐划一的声音在重复回响着最后几个字,这是怎样一种滑稽的情景啊。

  没有冗长乏味的唱段,取而代之的是非常直白的念白和快板,土地主和他二叔,两人几乎从来没有开口“唱”过,从头至尾都是“当里个当”,倒也符合丑角的人物性格。二叔的装扮,怎么看都像是《森林好小子》里的卡内基的爷爷,一出场,整个舞台的气场就变了,人物本身又非常有喜感,观众们都被逗乐了。虽然故事是根据小说《死水微澜》改编,讲述的是晚清末年四川天回镇上邓幺姑的敢爱敢恨、不屈不挠、勇于和命运抗争的悲壮故事(之前同名川剧《死水微澜》曾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可这回名剧被移植为新编京剧(票据上印着是现代京剧),悲壮是没看出来,倒是觉得很好笑。

    不知是“现代派”作风,还是为了迎合普通观众的口味,京剧味淡了许多。我对京剧没什么深入研究,讲不出什么唱腔身段的道道来,只是单纯从观剧的角度而言,这种革新并不让我感到愉悦,充斥在舞台上的这些伎俩都是时下小剧场话剧中常见的拙劣的表现手段。有些报纸说它“在台上诙谐幽默的插科打诨以及风趣逗笑的骰子舞等,让人耳目为之一新”,实在觉得很牵强。

  整个上戏实验剧场空空落落,我所在的二楼也没多少人,不少观众看到一半陆续退场了。我不知道“现代京剧”放下身段究竟能吸引或者培养多少观众走进剧场,又或者继续保持这种孤芳自赏其实也挺好,为什么一定要去争取最广泛的观众群体呢?近几年社会上关于“京剧走进课堂”议论纷纷,而大家最关注的其实是对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让京剧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其目的是为了把京剧作为一种文化来感染孩子,使国粹艺术长盛不衰。但事实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又远远不止是一个剧种或是几堂课、几个试点学校所能够担负的,它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更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更好的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自觉接受。而实现的途径,在我看来决不是简单粗暴地去掉原本的程式。

  我突然想到一部典型港式喜剧《花田喜事》,无厘头的叙事中有一段毛舜筠摸黑进屋找小霸王的桥段,分明是著名的《三岔口》片段;谢克纳的话剧《哈姆雷特:那是个问题》中,哈姆雷特请来表演的戏班子也成了京剧班子……像这样巧妙的结合,创作者和观众都既不费劲,又很开心,皆大欢喜。为什么我们的现代京剧,相比之下反而显得不伦不类了呢?

    (编辑:许丹华)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