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从《琴声中的朝圣》看杨燕迪的音乐评论

2009-06-18 11:10:23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智凯聪

   

作者:智凯聪

    音乐会现场评论是一种狭义的音乐批评,是以文化学、哲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工艺形态学等单纯或综合性理论的眼光,来审视音乐的现实事项与历史事项(理念、活动、听觉音响文本与视觉符号文本等),张扬主体意识的一种理性思辨活动。它介于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三者之间不仅承载着驾驭听众与创作者、表演者互动交流间的桥梁,从更深层次来说它更是评论者在听觉感应基础上经过理性思考而创造的艺术品,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有其自己标新立异特色和艺术个性。这就首先要求评论者对音乐具有杰出的理解力和判断能力;其次必须具有卓越的语言发表能力,文笔清晰、明确,富有说服力和艺术魅力;再次就是必须自觉的担任社会性的使命,并忠实于自己的信念,有炽热的创作欲望。基于以上三点要求笔者将杨燕迪先生《琴声中的朝圣之旅——记陈宏宽钢琴独奏音乐会》一文作为一个范本,试图从中寻求到音乐评论写作的一些规律。

    一、    缜密的逻辑展开

    众所周知行文的结构处理对文章的成功与否起着重大的作用,它就好比人的骨骼结构是人体的支架一样承载着文章的框架。杨文中对行文脉络的处理可以说是恰到好处纹理清晰,让人很轻松的就可以跟进音乐会的行进现场,同时又能很有层次的深刻感受作者对音乐会的审美体验,不失是我们学习的一个范本。

    1.“一吐为快”的语言陈述

    杨燕迪先生的文章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充斥着一种热烈情感体验的感性,同时亦有一种理性的思考。给我印象较深的一点就是杨先生“一吐为快”的语言特点。他自己在之后发表的《音乐评论实践的方法论札记》一文中也提到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种出于强烈冲动而不是由于职业任务的写作,也许是音乐评论乃至所有艺术评论的本然状态”。

    读文章伊始我就被一种冲动热烈的情绪包围着,作者以一个带有很强自我体验的倒叙方式回忆了自己的创作初衷,道出了 “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热烈的情感体验。紧接着作者采用了正序的手法把我们的视线拉回到了音乐会的现场,比较详细的介绍分析的曲目单,这在中文世界的音乐评论中可以说是较少见到的,让人感觉很新颖。然而,作者对曲目单的介绍并不止停留在简单的曲目名称、作曲家的介绍上而是深入浅出的分析曲目的产生时期、风格特性,总结曲目的共性是这些作品均出自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调性黄金时代的经典大作曲家之手,而且无一例外都是公认的优秀作品。进而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评价它的内在意义,最后从中得到启示把这场音乐会的性格定位为“内敛”并贯穿始终。

    其后对音乐会现场感受的论述中,我们看到作者对演奏家演奏莫扎特的《 a小调回旋曲》以及舒伯特的《 c小调奏鸣曲》的表述都用了“一气呵成”一词,可以看出作者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以及形象的表达。笔者认为作者语言陈述一吐为快的特点在对音乐会的下半场的描述中尤其体现的突出。总结’上半场的整体感受作者用了“放电”式的现场体验”,足以令人“昏厥”,虽然略显夸张但却足以渲染气氛,使读者有相似的感性体验。当下半场的重头戏在作者形象生动的描述中告一段落时,作者用了一句古诗“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来总结整个音乐的过程感受,确是作者心底由衷的赞叹吧!

    自始至终我都被一种热情感染着,有作者炽热的艺术激情,有一种夸张化的语言陈述,还有一种内敛与豪放的完美结合。

    2.“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

    音乐会开始,基于音乐表演的评论是建立在作品的概念和权威第一性的基础之上原因,作者特意用了尽可能简明扼要的文字来说明每首作品的创作背景、总体特点和历史地位。开场曲是莫扎特的《a小调回旋曲》,作者对曲子的创作背景以及音乐本体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印证了作品产生于作曲家晚期的必然性。对于演奏家的演奏作者用“一气呵成”来概括,这种评价恐怕在音乐这种纯粹的时间艺术中要居于最高了,这正是大师的风范吧!接下来的舒伯特《c小调奏鸣曲》作者继续强调着演奏家“一气呵成”的特性并向我们解释了演奏家的身体姿态和乐章之间的停顿时间与作品呈现一体性之间的关系,让乐迷可以从更多细节性的东西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感悟。紧接着作者用大量的笔调对这首最具“贝多芬性质”的c小调“悲怆”乐曲进行了对比性的分析,意理解为是作曲家对贝多芬最后的正面应战。对四个乐章的描述也是作者本身的审美高度凝练的一个总结,文中的每个笔锋都有一种带动观众跟随音乐运动的召唤感,让人情绪在音乐中沸腾、沉思、伤感,最后作者用贝多芬的语言“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迸出火花”结束全曲,听者的情绪也在音乐家与演奏家的双重引导下达到了顶点。

    经过中场一刻的小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行程来到音乐会的下半场。对于这首举世公认的最庞大、最深奥、最险峻的巨作,作者这次的介绍就不仅仅只停留在简单的时期、风格的把握上了,而是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一从审美的高度审视这部巨作,虽然它的旋律音响不能用美来形容但它的美学范畴却符合“崇高”的旨趣。这种“崇高”是基于“体积”的庞大无比,在时间和密度上超乎寻常的“数量的崇高”与挑战巨大障碍的恢弘气魄的“力量的崇高”。二总结音乐本体的特性是从动机材料、主题建构、和声布局、对位组织、调性逻辑乃至乐章关系等所有的形式维度中全方位贯穿“下行三度”这个唯一的、抽象的核心细胞,并不断强调降b与b之间的尖锐半音冲突。从而也印证着贝多芬晚期作品的“非人世”性和“超凡俗”性的崇高伟大。作者还用了一小段来说明这首作品为体现“超凡的创作立意而加剧了演奏技术上的艰巨性,为接下来演奏家的演奏和观众的聆听打足了艰涩的底色。作者把这首艰巨的作品比作“珠穆朗玛峰”,接下来的演奏比作成演奏家引领我们登峰的征程以及跃居登峰领略峰顶无限风光的享受。这个过程作者采用每个乐章细细“跟读”的方式对每个细节都有所交代,让读者体会过程中的每一步,跟随随着演奏家的行程去体会作曲家深富内涵的精神感受。第一乐章,作者把笔墨的重点放在了演奏家的速度处理上,用速度来诠释音乐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图和性格,对于演奏家克服技术困难来接近作曲家原始意图的做法深感敬服。第二乐章我们走进了“绵延”二十余分钟的“柔版”乐章。作者这次重在从精神的高度去引领我们感悟贝多芬的“涅槃”境界,并结和其晚期的精神趋向加强这种崇高感情的高度。同时对于演奏家如何演奏好这一乐章也提出了自己看法就是需要“内功”和“底气”。紧接下来对演奏家的表现大为赞叹,正符合了作者的审美趣味。笔者认为这里于作者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受。末乐章的巨型赋格作者把重点放在音乐本体的分析和现场的描述上。密集的音符纠缠撕咬时加上大量颤音出现共同构建了这座陡峭险峻的险峰,不仅对演奏家是一个心智的考验同样对听众也是的听觉耐心和音乐理解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跟随着演奏家的艰苦攀岩我们体会到了利剑的锋利、雷鸣的咆哮,最终到达了全曲最强的终止和弦处,登到了险峰的顶端,情感也获得了释然。

    跟随作者的笔锋结束险峻的征程,演奏家又为我们呈现了素有浪漫之称的肖邦的三首精美绝伦的小品,以优雅舒适的抚慰结束了整场音乐会。至此,音乐会的现场部分就告一段落,读这部分让我总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慨作者细致的描述和高度的艺术审美凝练性。

[NextPage]

    3.“蓦然回首”的大师风范

    “听完”整场音乐会我对演奏者产生了兴趣,想去揭开这个神秘人物的面纱。作者果真不负众望在文章的下半部分给予了读者答案。作者自己在这之后的一篇《音乐评论札记》中说到“我冒险仅凭一场音乐会的印象就对这位钢琴家进行了风格上的判断和总结,甚至大胆涉足了包含其中的某些东方审美观念的解释。”从这点来看我觉得文章的下半场更发挥了音乐评论的审美导向作用是评论家高度凝练的审美观念。作者文章中用“成熟、沉静、淡泊、高远”总结了钢琴家的表演艺术风格接着又解释了这种风格的内在气质。

    作者巧妙的把这种气质归结为东方深厚滋养的宽广气韵与西方音乐结构中刀光剑影般的“肉搏血拼”相结合,两者在思想上得到互补上升为一种镇定自若、不动声色的淡然,这也许就是人生的升华吧。这样一位大师自然有其传奇的一面,作者一一向我们解读了演奏家因砸伤右手“置死地而后生”的经历。这种将个人切肤之痛向超个人的人类体验转化和升华的经历恰恰在音乐会中两大作曲家(舒伯特 贝多芬)的身上找到了共同点不禁让读者恍然大悟。作者在感叹人生体验与人内心的成熟对于艺术风格的成熟和升华至关重要的同时又不禁对当前人心躁动嘈杂喧哗的时代发出感慨,认定含蓄自敛心平气和的守望认定的永恒才是我们应该有的品格与心态。纵观整篇文章纹路清晰明了,作者从自己的体验到音乐会的跟踪传达再到揭秘演奏家的经历及总结艺术风格一步步让读者明了整场音乐会的发展并了解其审美意图对公众的审美有很大的导向型。

    二.丰富的文学描述

音乐是一种非语义性艺术,而音乐描述的工具只能是语言——技术(音乐本体)性语言或文学性语言。技术性语言是对音乐本体的简单描述,而文学性语言是在音乐本体描述的基础上升华了的诗化语言,是一种无须作过多的深思受音乐感动而产生的审美语言音乐。这种文学性描述的手法在音乐评论性文章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运用不仅可以拉开语言与客观事物的距离,以达到破坏语义与客体的直接对应性联系而创造一种诗化的意境,还使得评论成为一种有理有据、有声有色的审美表达。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它是一种诗意性的叙事,这种叙事往往充满激情,充满激情的表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而评论文章所需要的正是这一点。

    在杨文中我们看到了大量描述手法的运用为文章增色不少,可以说像是为音乐会配上了贴切的图画资料,让读者在体验听觉盛宴的同时也随同作者的导航一起体验了一把视觉的冲击。如文中在描述莫扎特的《 a小调回旋曲时》对演奏速度和力度的描述“以闲庭信步似的速率”形容“主题是清冷的色调,节制的口吻,“欲说还休”。”两个插部中,“或是传来一丝温暖的慰藉,或是恍惚回到往年的嬉戏。不仅让读者从整体上对这部作品的曲风性格有了一个认识同时也与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意图和情感靠的更贴近。

    作者形容上半场的感受是“放电”式的现场音乐体验,足以令人“昏厥”是作者夸张化的审美体验,虽然感觉有些过火但在行文中却给人一种激烈的冲击感好似自己也在场体验了一把,同时也引出下文更为紧张激烈的的“征程”。可以说音乐会的下半场是个重头戏我觉也是文章最出彩的地方。文中一开始就把这部作品的体验喻为“艰巨伟大的登峰征程”,紧接着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审美意义、以及音乐本体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作品的形势结构这样描写“‘彻头彻尾’地全方位贯彻了‘下行三度’这个唯一的、抽象的核心细胞,并不断‘引爆’降B和B之间的尖锐半音冲突,其义无反顾和一意孤行几乎到了‘不近人情’的极端地步。”这样的描写势必在形式上就首先压人一头给人以一种不可逾越的感受,基于这部作品的这种特性作者巧妙的把它喻为“珠穆朗玛峰”,比喻形象到位一下拉近了观众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让观众读到了演奏家所要面临的挑战。第一乐章中对演奏家采用的速度表示惊奇作者这样表述“这样的速度相当于登顶珠峰取道更陡峭的‘北壁’ 而不是较缓和的‘南坡’”第二乐章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把a 段与b 段衔接的属九和弦描述成“爽朗的笑声”给人塑造了一种大气开朗的伟人形象,不仅感悟到贝多芬晚期思想上“藐视一切”的崇高境界。在描述第四乐章时作者将文字的描述与音乐的发展做了很好的结合,使之达到了音画同步的效果。如对音乐发展的描述“钢琴家吃力但坚定的步伐“征服赋格主题的一次次陈述、转调、发展、增值、逆行、倒影、叠置(密接和应)、再现、综合、提纯、精炼和蒸发”。 对自我“临响”感觉的描述“听到尖厉的高啸颤音像支支利箭、咆哮的低沉颤音如阵阵雷鸣在空中划过”。:这些无疑是作者的现场体验也确是一种引发读者无限想像与遐想的文学语言。对于返场曲目的三首肖邦作者这样描述与前面作品的区别“从凛冽严酷的冰川高原化入温情亲密的私家花园”,对于这一比喻笔者觉得甚是形象,肖邦的作品历来以抒情见长旋律有一种天生的浪漫感和抒情气息与贝多芬的性格形成很大的反差,作者这样描述确有其精辟之处。

    对于演奏家演奏风格的表述作者自称是仅凭这场音乐会得印象而做的判断和总结,但其表述后来得到了很多钢琴专家其演奏家本人的认可由此看来作者的艺术感悟能力的判断力还是很准的。作者将演奏家的演奏归结为东方的宽厚气质与文化底蕴与以贝多芬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相交融的成功品,文中这样描述到“在西方音乐最为擅长的大型作品领域,陈宏宽先生成功的用东方智慧对其进行“精神洗涤”,乃至让人觉得,音乐结构中刀光剑影般“肉搏血拼”带来的“火气”和“腥味”被妙手祛除,从中居然漂浮出淡雅幽微的“素香”。”这无疑又是对描述的文学性加工但我们却从中读到了更形象的感受。[NextPage]

    三、鲜明的风格表现

    音乐批评活动本身是一种富于高度主体意义的人的活动,所以它是一种主体“在场”的活动。研究者(或批评者)依据一定的客观实体,进行相对客观的文本层面的解析之后,还必须加入批评者个人主体观念的评价。只有这样,音乐批评的学科特性才可以彰显出来,音乐评论所带有的个人风格的特色才能显现。因此评论者的主体意识在音乐评论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那么这种地位以及风格的体现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批评家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属性,是音乐活动的实践者是批评的主体。在社会音乐生活中他们运用自身所承载的文化观念与理想,对社会音乐历史与现实发表隐喻的、明确的、刻薄的及猛烈的批评或批判,并试图使这种活动作用于音乐现实,改造音乐生活。正确的引导大众的审美观念,砥砺音乐活动的发展。

    其次因为音乐评论是联系音乐家与大众之间的桥梁,它不仅包含对音乐文本及现象的富于理性色彩的解析、评述与评价又包含结合理论研究揭示音乐作品的精神魅力与內在價值的体现。这就要求评论家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必须相结合,评论家既要以高度形而上的概念为基础作“思想的体操”,又要以形象的思维方式运用众多栩栩如生的形象对象作“思想的畅想”。在杨文中作者把两者的结合做的恰到好处、水乳交融,使文章的评论性质得到了很好的发扬。如文中着重介绍的下半场贝多芬的《降b大调奏鸣曲》,作者巧妙的比喻“引领”着读者跟随演奏家的“登程”进行了一场艰难的“攀登”。其中对作品的文本有细致的分析,从音乐的结构到声音结构的设计,形象的把作品的“体积”庞大、音响贯彻下行三度、尖锐半音这些元素提炼为一个“不近人情”排斥“儿女情长”集“超凡俗”“非人世”于一身的险峰形象。让读者能从更形象化的层次理解相对陌生的音乐本体,也有利于更深的触及作曲家所要表达的内心感受。另外还有在第四乐章以“坚定的快板”写就的巨型赋格中,作者将抽象的文本分析与形象比喻的的结合发挥到了极致。将“颤音”比作为埋设在音乐所有角落里的“恶魔神怪”和致人于死地的“地雷”。作者眼中看到以及耳中听到的钢琴家完全融入了登峰的征程,把音乐的发展手法陈述、转调、发展、增值、逆行、倒影、叠置、再现、综合、提炼、精炼、蒸发都化为了登程的艰难过程,使音乐与登峰的感受不分你我完全水乳交融。读到这里时我已经被作者扎实的文本分析能力与丰富的想象所折服,更被作者所描绘的音乐所折服并深深感动。

    再次从音乐评论的主体“人”来看,批评的思维又表现为 “我向思维”与“受控思维”。我向思维中贯穿着高度主观色彩的个人特色是主体意识的表现与个性性格的彰显。而受控思的维正是建筑在批评对象基础之上的一种受影响与控制的心里认识活动。基于音乐评论是围绕着音乐创作与表演及实践活动展开的并带有鲜明个人审美观念的活动,所以这两种思维方式就需要兼收并蓄、交互运用。在运用我向思维的时候,要在充分地表现主体的主观情志的同时,根据对象的规律、性质随时调整思维意向;在以受控思维进行思维实践的时候,要在客观的尊重对象的自身规律、特点的同时,根据批评主体的自身气质类型、把握主体意志的表现分寸,充分地体现出主体的个性化特征。如作者在文中针对演奏家对贝多芬《降 b大调奏鸣曲》的速度处理问题给予了很好的回应。称赞演奏家的诠释既表达了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志又在此基础上抒发了自己对贝多芬情感的认识,展现了自己的个性。这是作者在查阅了大量关于此曲演奏速度方面的资料之后,并结合自己的认识所得出的结果。笔者从杨燕迪的《音乐评论实践的方法论札记——从陈宏宽独奏会乐评谈起》中了解到,在撰写这篇评论前他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几乎找出所有相关的唱片版本反复聆听、比较,并自己在钢琴上对着乐谱练习,以此方式来体验演奏家的这种感觉与感受。这个体验的过程就是作者运用我向思维与受控思维相结合来完成的,也是批评主体要完成从感官感觉上升到到感性认识的审美过程。

    结语

    综上所述就是笔者从杨燕迪先生的文章中读到的音乐评论写作中所需要直视并重点关注几个问题。每一个评论家风格的形成都需要一个漫长的磨砺过程,而这种磨砺过程就需要靠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与扎实的理论、睿智的艺术判断能力的培养以及高尚的理论人格魅力来充实。缜密的逻辑展开是文章的根基,丰富的语言描述是文章的装饰,只有把前两个因素做到充分到位并使之很好的结合才能成全评论家的个人风格的形成。所以三者既有相互联系的因果关系又有同等重要的并列关系。所以我们既要从文章中把握作者的文章风格又要从风格中寻求音乐评论的规律。读杨燕迪先生的文章总是能从中读到一些独特,读到一些惊喜,读到一些收获,我想这大概就是经过了“漫长的磨砺” 而练就的个人风格吧。而我们要做的正是在感悟这种大家风范文风的同时静下心来去培养自己的能力,汲取更多的知识,以谦虚认真的态度度过“漫长的磨砺期”。

    参考文献

    [1] 杨燕迪《琴声中的朝圣之旅——记陈宏宽钢琴独奏音乐会》,《音乐爱好者》2005年第3期

    [2] 杨燕迪《音乐评论实践的方法论札记》,《音乐爱好者》2005年第7期

    [3] 杨燕迪《再谈贝多芬作品106的速度处理——回应朱贤杰先生的质疑》《钢琴艺术》2005年 12期

    [4] 陆小玲《论音乐评论中的音乐描述》,《人民音乐》2006年第11期 

    [5] 邢维凯《形象化音乐审美观评析》,《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4期

    [6] 冯光钰《音乐评论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2期

    [7] 明言《音乐批评》,《音乐探索》2006年第2期

    [8] 明言《音乐批评学》,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编辑:许丹华)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