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日耳曼式《茶馆》——北京人艺与欧洲反法西斯名剧《屠夫》

2007-10-18 20:56:21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作者:杨静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北京人艺决定将以“二战”作为背景的欧洲名剧《屠夫》重新搬上舞台。二十多年前,先后在首都剧场上演的德文与中文两个版本的《屠夫》均获得了巨大成功,不仅在中德两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史上写下重要一笔,而且为增进中德两国友谊做出了卓越贡献。今天,这部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经典剧目,将肩负着新的使命呈现给观众。

    《屠夫》的问世——

    《屠夫》创作于1946年,该剧的两位作者乌尔利希贝希尔与彼得普列瑟斯当时都是深受纳粹迫害而流亡国外的进步剧作家。贝希尔是德国一位有名望的剧作家,小说家和诗人,他擅长写政治性、戏剧性较强的“时代剧”。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他的文学作品被焚烧,话剧遭到禁演,本人也被纳粹驱逐出德国。贝希尔曾在维也纳度过了近五年的流亡生活,后又逃到瑞士、美国。在流亡期间,他通过办报、出书、组建“反法西斯战士图书馆”等活动,坚持进行反法西斯的斗争。另一位作家彼得普列瑟斯本是维也纳一位话剧演员(战后成为导演),他也因不堪忍受纳粹的迫害而流亡美国。1944年,两人在纽约邂逅相遇,共同的命运和对法西斯统治的仇恨,促使他们决定合写一部以揭露“希特勒在奥地利七年统治”为主题的话剧。二人在继承维也纳“大众戏剧”传统的基础上,完成了《屠夫》这部三幕悲喜剧的创作。

    希特勒“第三帝国”崩溃后,贝希尔与普列瑟斯重返维也纳。1948年,话剧《屠夫》在维也纳斯卡拉新剧院首次公演,获得成功。该剧上演后,主人公伯克勒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被喻为是“维也纳的帅克”。当时报纸评论认为,《屠夫》的意义在于,它通过伯克勒这个舞台形象“为无数曾以‘消极’方式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做出贡献的奥地利无名英雄,树立起一座纪念碑”。

    “情似莱茵不逝流水,谊比长城万里风光”

    德国曼海姆民族剧院以公演席勒的名剧《强盗》闻名于世。这个剧院的骄傲远在魏玛王朝时代,德国舞台上流行演出法国喜剧和意大利歌剧时,它就坚持用日耳曼语言演出自己民族的喜剧。这种富于民族自信心的历史精神,至今值得人们尊重和学习。

     1980年秋,为庆祝德国曼海姆民族剧院建院200周年,北京人艺远赴德国波恩、慕尼黑等地,将经典名剧《茶馆》带给欧洲观众。1982年5月,作为中德文化交流的回访,曼海姆民族剧院又将有“日耳曼式《茶馆》”之称的《屠夫》献给中国观众,并以此参加了北京人艺建院30周年的纪念活动。这部戏无论在剧本创作、导演、表演和舞台美术方面都闪烁着现实主义思想光芒和包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一件艺术珍品。曼海姆民族剧院院长佩特森先生说:“我们的剧目是经过慎重选择和讨论的,我们选择德国当代作品,因为它更能够反映德国人民的命运……世界上没有比侵略战争更糟糕的事了,我们希望和平与友谊,我们的演出如果能为此作些贡献,那便是我们最大的荣幸。”正如人艺老艺术家于是之赠给曼海姆民族剧院的一幅字中所说:情似莱茵不逝流水,谊比长城万里风光。

    《屠夫》剧组回到德国后,又在国内演出了98场。曼海姆剧院把这次访华演出的成功与该院200年前首演席勒名著《强盗》所获得的成功相提并论而载入了它的院史。

    由于《屠夫》在中国演出的场次太少了,许多观众只能望洋兴叹。他的艺术魅力,观众渴望和呼吁,促使北京人艺决定像跑接力赛那样把它接过来,演下去。

    新的《屠夫》剧组的演员基本上都是《茶馆》的演员,他们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把曼海姆剧院的这个保留剧目接了过来。然而,他们并没有因袭原班人马的创作风格,而是在人艺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对角色进行了创新。

    经过1982年8月、9月50多天的排练,由田冲任导演、田春奎任副导演的三幕十一场悲喜剧《屠夫》再次与首都观众见面了。自1982年10月底至1983年初,这部戏共上演了40场。一些看过西德访华演出、又看了人艺演出的观众认为,两家演出各有千秋。不少人甚至更喜欢中国的《屠夫》,因为在“洋”戏的表演和台词翻译中增加了几分人艺特色——北京味。《屠夫》中的主角演员朱旭则被誉为“东方的伯克勒”。

    曼海姆剧院院长彼得森和经理迈耶先生专程从德国来到北京观看中国版的《屠夫》。彼得森先生说:“由于没有适合的演员扮演肉铺老板伯克勒,德国一些剧院已无力上演《屠夫》一剧。然而,北京人艺演员朱旭扮演的这一角色非常成功,因为他把机敏的诙谐和聪颖的智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
已是古稀之年的原作者乌尔利希贝希尔还特别从瑞士拍来电报:“千百次地向北京人艺全体演出人员致意和祝贺”。

    “日耳曼式《茶馆》”

    “屠夫”原是奥地利一个普通小市民的绰号,就像“茶馆”是一个北京小市民的消遣之所一样。可是,德国曼海姆民族剧院演出的《屠夫》却是一部反法西斯题材的著名政治悲喜剧;而老舍笔下的《茶馆》则是苦难的旧中国的一个缩影。

    1980年秋,为庆祝曼海姆民族剧院建院200周年,北京人艺曾远访德国,带去了人艺经典剧目《茶馆》。《屠夫》被定义为一部“悲剧性闹剧”,它用三幕十一场的篇幅,展示了从德国纳粹党上台、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到盟军在欧洲登陆,美国的重型坦克开进古老的维也纳为止大约十三个年头。

    《茶馆》与《屠夫》之间,确实存在着语言风格上的近似。老舍的语言风趣幽默,善于使用北京方言土语,使人如品陈年佳酿,余味无穷。在剧作家彼得普列瑟斯和乌尔利希贝希尔的笔下,维也纳的方言俚语,妙不可言的比喻和隐语,滑稽但又不失含蓄幽默,而且也以其隽永的潜台词,丰富的哲理性发人深省。

    《茶馆》的主人公老裕泰掌柜王利发是个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屠夫》中伯克勒这位本性善良的小店主,也是一位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波涛中沉浮的小人物。他们向往着温饱富裕,却根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茶馆》通过一个“老裕泰”,若干位茶客之间的纠葛,再现了那个逝去时代的社会横断面;《屠夫》则由伯克勒妻子在寻求个人出路时误入国家社会主义者的罗网开始,展示出一幅第三帝国由盛到衰的画卷,成功地勾勒出古老欧洲的一部历史大悲剧。

     两个剧目的演出成功,不只是由于它们所描绘的纳粹党和旧中国统治者蹂躏下的人物命运对两国人民来说并不陌生,两国人民在这方面曾经有过类似的苦难经历。当年,德国观众看过《茶馆》后惊呼:“我们没有去过中国,但我们看懂了《茶馆》!”如今,透过茶馆一样的肉铺,我们依然能够感同身受地领略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

    2005年5月25日,《屠夫》将再次登上首都剧场的舞台。相隔了廿年后,朱旭、郑榕、周正等老艺术家们重相聚首,“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带领北京人艺优秀中、青年演员龚丽君、何靖等,续写与《屠夫》的情缘。翘首企盼。

  (实习编辑:庞云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