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洁白,踮着脚尖,轻举双臂,高贵优雅,突然单脚脚尖着地,快速旋转,旋转。
芭蕾舞演员不停转圈,为什么不会晕?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一项最新研究,搞清了这个问题。在接受《上游万向周刊》专访时,研究负责人巴里·西蒙盖尔(Barry Seemungal)博士,还解释了为什么有的芭蕾演员还会得晕眩症。
“对点”旋转训练
《上游万向周刊》采访了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前首席芭蕾舞演员狄波拉·布尔(Deborah Bull),她说,这和芭蕾舞演员多年的“对点”旋转训练有关。
狄波拉说,所谓“对点”旋转训练就是,快速的且周而复始的将目光投向某一固定点的训练方式。
芭蕾舞演员在以躯干为垂直轴作急速旋转时,必须用眼睛盯住正前方的某一点不放,即让整个躯干和四肢先转,当身体要进行第二次旋转动作之前的一刹那,将头部和双眼迅速跟着身体甩过去,赶在身体完成一整圈之前,找到原来的那个视点,即通常所说的“留头甩头”。
实际上就是,以极快的速度给大脑造成一种静态的假象,以利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视觉中的方位变化,减少平衡器官在旋转过程中的振荡,避免眩晕的产生。
但是,事实不止如此。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最新研究表明,大脑的适应能力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长期的旋转训练使芭蕾舞演员的脑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因此,她们不会在无穷无尽的旋转中感到眩晕。该研究结果刊登在《大脑皮层》杂志上,这种一直让我们困惑的惊人能力,终于有了科学的解释。
眩晕感从何而来
位于内耳中的前庭器官,是人体对自身运动状态和头部所在空间位置的感受器。正常情况下,人的眩晕感来源于此。
前庭器官中充满液体的腔室内有许多纤细的感觉纤毛,当头部活动时,室内液体产生流动,使纤毛发生弯曲,激发神经脉冲,把机体运动状态和头部空间位置信息传送到中枢,引起特殊的运动觉和位置觉,并出现各种躯体和内脏功能的反射性改变。
当人的身体从旋转状态停止下来时,由于惯性作用,腔室内液体会继续流动而触动纤毛,导致人们仍感觉头部在转动,产生眩晕感。
该研究负责人、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大脑科学研究室西蒙盖尔博士,日前接受《上游万向周刊》专访时说:“眩晕就是在静止的时候我们仍能感觉自己在移动,是一种常见疾病。我的很多病人患有长时间的眩晕症。在临床上,我们通过对病人训练,降低其对可能造成眩晕的外部刺激的敏感度,从而帮助他们从慢性眩晕中恢复过来。”
“为什么会选择研究芭蕾舞演员的大脑?”《上游万向周刊》问。
“我一直对大脑中眩晕感产生的潜在机制感兴趣。在现有的临床治疗方式中,我想知道,什么样的大脑机制可能参与了这项训练,而芭蕾舞演员的快速旋转舞步就是一个极富代表性的通过训练抵抗眩晕的例子。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从芭蕾舞演员的大脑中探索出抑制眩晕的机制,那么就可能使用相同的机制来帮助患有慢性眩晕症的病人。”
知觉反应成为克服眩晕的关键
研究人员招募了29名芭蕾舞演员和20名赛艇浆手,组成对照组作比较。这些志愿者都是年龄、身体素质、健康程度以及用手习惯相仿的女性。
志愿者被固定在一个黑暗房间中的自动旋转坐椅上,坐椅的右边扶手上有一个小型的类似汽车方向盘的测速轮,测速轮上有一个手柄。
每次在坐椅快速旋转停止后,志愿者被要求立即按照自己仍能感受到的旋转速度和方向,来摇动测速轮上的手柄直到眩晕感消失。
记录下志愿者摇动手柄的速度和时间,以测试她们对眩晕的知觉反应。
测试同时,研究人员还给志愿者佩戴了眼电图测量仪,用以测量从前庭器官输入而触发的眼睛反射(眼球震颤)现象。前庭反应中最特殊的是躯体旋转运动时出现的眼球特殊运动,称为眼震颤,常被用来判断前庭功能是否正常。
实验数据显示,与浆手相比,芭蕾舞演员的眼睛反射持续时间和知觉反应时间(旋转感持续时间)都较短。说明,芭蕾舞演员比浆手对眩晕具有更强的抵抗力。
“对正常的人来说,眩晕的知觉反应和由前庭信号触发的眼睛反射是紧密相关的,”西蒙盖尔告诉记者,“但在芭蕾舞演员身上我们惊喜地发现,这两者的联系似乎被解除了:当她们的眼睛在持续闪烁时,她们的知觉反应却在下降。这表明,芭蕾舞演员通过训练,可将旋转时的知觉反应与眼睛反射独立开来,从而降低眩晕感。”
西蒙盖尔博士介绍说,大脑会通过综合不同的信息来源作出判断,如视觉和听觉。设想一下,当你听到一个来自右方的声音并转过头去寻找,此时你的大脑会将声音来源的判断依据放在它更信任的视觉源上。
但视觉并非都靠得住。
当你坐在静止的火车上,此时旁边另一辆火车开动时,你会以为是自己的火车在移动。这个原理很简单,比起前庭器官(听觉),大脑会优先获得来自视觉的信息。又比如腹语艺人手中的娃娃,它结合了听觉和视觉的双重输入,但观众会更依赖视觉,所以观众认为是娃娃在说话。
“如果你的前庭器官没有正常工作,你的大脑就不会信任他们,此时微不足道的视觉刺激就可以让大脑相信自己在旋转,进而引发头晕目眩的感觉。”西蒙盖尔博士说。
训练改变了大脑结构
芭蕾舞演员旋转时将知觉反应与眼睛反射独立开来的能力,是否与大脑结构有关?
抱着这种疑问,研究人员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志愿者的大脑结构。结果让研究人员倍感吃惊。
芭蕾舞演员的脑部与浆手相比有两个部位明显不同:一个是负责处理前庭器官输入信息的小脑,另一个是负责眩晕感形成的大脑皮层。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芭蕾舞演员的小脑中负责处理来自前庭器官信号区域的灰质密度比浆手要小,而且资历越深,灰质密度就越小。”西蒙盖尔说,“小脑将信号处理后传输到与知觉相关的大脑区域。在芭蕾舞演员小脑中,好像有一扇门,减少了信号的传输。”
研究人员认为,小脑中这一区域灰质密度的减少,是因为芭蕾舞演员很少使用它的缘故。在跳舞的时候,他们不依靠前庭器官的信号保持平衡,而是依靠机械定式运动。
“对芭蕾舞演员而言,不使用前庭系统就不会有头晕或失去平衡的现象。”西蒙盖尔说。
研究人员在对两者大脑皮层的观察中同样发现,浆手的大脑皮层有更多的脑白质。
“脑白质越多越容易产生眩晕,而在芭蕾舞演员大脑皮层中我们几乎没有发现。”西蒙盖尔解释道,“一个合格的芭蕾舞演员绝不能出现头晕和失去平衡的状况。于是,芭蕾舞演员的大脑在经过多年的训练后,大脑结构的改变,更好地抑制眩晕信号输入,从而对眩晕产生抵抗力。”
对于这一研究结果,狄波拉·布尔告诉《上游万向周刊》:“对我们来说,这样的结果是完全没有想到的。看来,芭蕾舞演员所做的一切,改善了人类的大脑,并为大脑提供了更为精良的结构。”
“那么,这些发现就目前来看对慢性眩晕症患者有什么帮助?”《上游万向周刊》问西蒙盖尔。
他说:“首先,同时也是最关键的,我们已经认识到大脑中控制平衡的器官,是可以被改变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基于这一成果,我们正在研究将舞蹈与药物方式结合起来治疗慢性眩晕症,从而提高慢性眩晕症患者的康复速度。”
跳了15年芭蕾舞,
怎么还得了慢性眩晕症?
《上游万向周刊》问:“有一位网友看到你的研究结论后,称她跳了15年的芭蕾舞,但是现在却受到慢性眩晕症的困扰,这一结果你怎么看?”
“首先应明确一点,作为芭蕾舞演员并不能保证不会患上眩晕症。”西蒙盖尔举例说:
“在我们此项实验完成后,对研究人员来说有一个非常幸运的发现,参与此次实验的一位芭蕾舞演员,在实验结束后不久出现了慢性眩晕的症状,无法继续跳舞,成了我们的病人。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对她的测试来验证之前的研究成果。
“我们发现,尽管她的反射功能正常,但她的知觉反应活动却变得更强,时间持续得更久。于是,我们将该项研究中发现的大脑抑制眩晕机制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给她治疗,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很高兴,现在她已重返芭蕾舞台。
“我想告诉这位网友,你需要找到一个对眩晕症有清晰了解的医生,给予你正确的诊断,然后对症下药。查明眩晕症状的原因非常关键。大多数医生对病人的眩晕给出了错误的诊断,由此造成许多病人得到了错误的治疗,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病人多年遭受眩晕的困扰而无法成功根治的原因。”
《上游万向周刊》问:“有网友询问,日常生活中的晕车现象是否也可通过练习克服?”
博士说:“我们的研究中没有探讨晕动病(晕车、晕船等)。为避免晕车,最好是保持头部不动,避免在车内阅读,保持平和正常的呼吸,听安静的音乐。带上晕车药当然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