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当晚,北京天桥剧场变得异常唯美。
大幕拉开,舞台上轻烟缭绕,霞光朦胧。一尊温和而庄严的金佛作为远处的背景,近处则是数名飞天舞女,若隐若现。
上演的是一出近30年历史的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它创作于1979年,已经成功演出1500多场,风靡中国大江南北,先后在朝鲜、法国、意大利、日本、泰国、西班牙、土耳其及中国香港、台湾、澳门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演出。
这次,它经过重排后,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重点文化活动之一亮相北京。
飞天飞出洞窟来
有人说,《丝路花雨》的最大看点是使敦煌壁画活了起来。那源于敦煌壁画的飞天造型、那反弹琵琶的“S”型优美舞姿、那变幻无穷的多臂菩萨……独特的舞台样式和人物造型使舞剧成为中国舞蹈史上的经典之作。
30年后,风采依旧,飞天还是那个飞天。
女主角英娘表现的飞天是盛唐时期的形象,使用的长绸已经看不到北朝飞天飘带的牙饰和尖角,显得更为轻软和鲜艳,长度达到了2.4米,在舞台上被英娘挥舞得洒脱有力,其肢体曲伸、拧旋,其动势奇幻、飘逸,表现飞天浮游、翻飞、腾跃、回旋的姿态。飞天长绸的舞蹈形象源于敦煌莫高窟,分布在十六国时代到宋元时代大部分洞窟的四壁和洞顶上,委婉婀娜的飞动之势,使每一个观看者心驰神往。
30年后,“反弹琵琶”的经典段落更让人心驰神往。
演员手持琵琶,双臂反别在背后,时而表现“轻捻慢拢”,时而显示“骤雨乍泻”,再加上旋、跳、蹲、卧各种舞姿与技巧的使用,做醉心弹奏状,“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反弹琵琶伎的意境和造型就出现在了观众眼前。流畅飞动,颇有“吴带当风”的韵致,“S”型的舞蹈造型与直体直腿直脚的西方芭蕾舞完全不同,具有典型的中国味道。据介绍,“反弹琵琶”是敦煌舞蹈中最优美的舞姿。此形象见于莫高窟112窟的《伎乐图》,为该窟《西方净土变》的一部分。
此外,令人惊艳的壁画人物造型还有多臂菩萨、天堂众佛、波斯仕女,一个个逼真美艳的造型走上舞台,令人顿生幻觉:壁画活了。
敦煌味道出新篇
《丝路花雨》的重新修改排演从今年3月开始。
剧本结构上,修排后的《丝路花雨》保持了原有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塑造,英娘与神笔张、伊努斯等人的悲欢离合依然扣人心弦,但强化了剧情的内在节奏,使之更加紧凑凝练,情感色彩的变化更加丰富充实。
舞台样式上,修排后的《丝路花雨》将充满时代气息的艺术手法与凝重庄严的敦煌特色、历史特色融合在一起,将高科技手段与舞台设计、灯光设计融合在一起,剧情发展所需要的特殊氛围如莫高窟内、月牙泉边、大漠烽火、古代波斯……被营造的更加真实可信,整个舞台面貌的呈现大气恢宏。利用现代声光科技,增加了视觉的可看性,结尾处丝路降下花雨,把这场视觉盛宴推向高潮。
舞蹈设计上,在保留敦煌飞天风格的经典舞姿的基础上,在突出敦煌舞方面大胆创新,融入更多的现代舞元素,将原有的舞蹈与戏剧表演程式相结合变为以舞蹈本体表演为主,主要人物的舞段更加个性化、主体化,群舞也更为灵动浪漫。
29年前的《丝路花雨》在音乐方面完全以民乐为主,修排后则大量运用了交响乐,对部分乐曲重新改写,对全剧音乐重新配器录制,使民族、管弦和电声相互融合。特殊乐器的使用,有助于人物感情的表现。英娘沦落为歌舞伎卖艺时,主乐器是陕北唢呐。唢呐的特殊之处在于其音色可以很好地表现快乐和痛苦。跳舞卖艺时,唢呐欢快;而当跳完,戏班头领让英娘去向观众讨钱时,唢呐声顿时变得非常凄婉。英娘的不幸顿生台上。
服装设计也有重大改变。颜色和风格都增强了“丝绸之路,花雨缤纷”的特色。第六幕丝路降下花雨,群舞演员的服装有盛唐风格,色泽粉嫩,其上缀有珠链,宽袖舞动,听得一片珠玉之声。[NextPage]
一朝赢得满堂彩
甘肃人对《丝路花雨》感情至深。他们都希望这部舞剧能一直生命不衰。
这部修排版的舞剧首演在甘肃,观众是驻甘的抗震救灾部队官兵。首演完毕,老版《丝路花雨》的主创人员凌晨3点敲门来祝贺,上台拥抱新版创作人员时,老泪纵横。
进京首演的当晚,天桥剧场几乎座无虚席。由于没有语言障碍,连外国人都看得非常专心。
扮演英娘和神笔张的演员出来谢幕时,台下欢声雷动。许多观众将手举过头顶鼓掌,另一些则边欢呼边向台上挥手。演员谢了3次幕,观众们站着鼓掌,都不愿走,谢幕于是持续了近10分钟。
两位上世纪80年代就在天桥剧场看过老版《丝路花雨》的女性观众,对新版的评价是:情节虽无大变,但从节奏上、视觉效果上和给人的震撼力上,都“进步了不是一点儿”。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的苟晓飞认为,新的编排用“坚持故事情节不变,人物之间关系不变,主旋律不变,敦煌舞的特色不变”这“四个不变”的原则继续保留了传统舞剧的精华和特色,然后依据当代观众的审美情趣,用新的手法、新的技术、新的设计营造了新的看点,产生新的吸引力,更好地演绎了故事,“使《丝路花雨》这近30年来经久不衰的舞剧经典重新焕发出传统的魅力与时代的光芒”。
(实习编辑:庞云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