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6月2日,朝鲜歌剧《卖花姑娘》首次在人民大会堂上演,轰动一时。1998年,《卖花姑娘》再次在北京北展剧场上演,同样观者如潮。今年4月15日至19日,朝鲜血海歌剧团将把原汁原味的《卖花姑娘》再一次带到北京观众面前,来自朝鲜的舞美工作人员先期已经来到国家大剧院考察了场地。
现场传真
前天,《卖花姑娘》的主办方、华唱兄弟文化娱乐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迎接到了4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来自朝鲜,是歌剧《卖花姑娘》的舞美设计人员,为了保证《卖花姑娘》在国家大剧院的顺利演出,朝方特别派出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设施进行考察和熟悉。
接连两天时间,朝方的工作人员几次来到大剧院,细致地查看了大剧院歌剧院舞台升降台、吊杆等各种功能和设施,“按照《卖花姑娘》的演出要求,剧场舞台的台口宽要不少于18米,舞台纵深不少于22米,而大剧院的舞台台口刚好18.6米,纵深24米,完全符合演出的要求”。
昨晚,朝方技术人员观看了正在上演的大剧院版歌剧《图兰朵》,亲身感受了大剧院的舞台设备在实际演出中的运用效果。几天的考察下来,朝方技术人员对大剧院先进的舞台设施非常满意,“大剧院是世界顶级歌剧院之一,整体设计新颖,气势恢宏。舞台设备均属世界一流,科技含量高,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国家大剧院完全符合《卖花姑娘》的演出需求,能够在中国演出我们也感到非常荣幸”。据悉,为了此次演出,血海歌剧团还特别制作了重达数十吨的道具和布景,并在表演中安排了部分电影片段和视频画面的再现,使演出更加完美,更具感染力。 [NextPage]
专家分析
对于很多中老年观众来说,《卖花姑娘》是脑海中最深刻的记忆,到如今已经形成了一种情结,而对于现在大多数年轻人,由于没接触、不了解,《卖花姑娘》便被自动划为“过去式”的范畴,而且一听到歌剧这种表现形式,更感觉到一种距离。记者特别采访了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中国朝鲜族音乐研究会常务理事朴长天教授,他认为《卖花姑娘》在艺术上的成就和人性上的表达完全可以超越时间和国界,直接走进现代人的心中。
“朝鲜歌剧与西洋歌剧有着很大的区别”,朴老师首先肯定《卖花姑娘》在音乐上的独特性,“西洋歌剧以咏叹调、宣叙调为主要形式,而朝鲜歌剧由节歌组成,短小抒情的歌曲贯穿整部歌剧,再加上独有的‘旁唱’来表现主人公内心的变化,这样的歌剧形式更容易让普通百姓接受,朝鲜歌剧也因此自成一格”。
在舞美和舞蹈上,朝鲜艺术家也做到了很高的水平,“朝鲜的集体舞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舞美更是一流,这并不是指舞台技术上多么发达,而是以简单和配合默契达到丰富而独特的表现”。
也许很多人都不解,为什么朝鲜独特的舞台艺术能达到如此强大的艺术水准,朴老师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朝鲜人对艺术的敏感和天赋,“在朝鲜人个个能唱能跳,生日或者结婚的时候不唱上几天决不罢休,在国际各大乐团中也都有朝鲜族乐手的身影。”《卖花姑娘》10年后再到中国,朴长天觉得来得正是时候,“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内心觉得空虚,需要情感上的发泄,而《卖花姑娘》对人性和情感上的肯定做得很到位,中国文化崇尚哀而不伤,而朝鲜却是哭就哭个痛快,于是《卖花姑娘》把苦难的生活做到了极致。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看《卖花姑娘》是一种回味,也让他们有了再一次宣泄情感的机会,对于年轻人可以纯粹从艺术角度去欣赏,在鱼目混珠的今天,《卖花姑娘》可以对国内演出市场产生一些好的影响”。
观众反馈
自华唱兄弟通过本报发布了《我记忆中的“卖花姑娘”》征文活动,组委会的热线电话就一直响个不停,众多热爱《卖花姑娘》并有着难忘回忆的观众纷纷致电表达对《卖花姑娘》的钟爱之情,并有很多热心观众亲自来到组委会,为工作人员讲述他们记忆中“卖花姑娘”……
二十几年来我对《卖花姑娘》的怀旧情结从来没有停止过。1998年朝鲜艺术家来京演出,我如愿以偿的走进剧场观看了实况。2005年我有机会去朝鲜,在平壤书店里看到了当年苦苦抄写的歌剧插曲的原版CD,立刻没有顾虑的就买下一套(很贵的,4张CD共320元哦),现在我有时间还拿出来经常听,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时候。——纪超
35年前,就连祖国西北边陲的石油城——克拉玛依也刮起了观看《卖花姑娘》的热潮。记得是在十月初的一天,母亲弄到一张票,是晚场。十月的克拉玛依的晚上已经很冷了,当时母亲快到临产期了,为了安全,父亲不同意她去,但平时温顺的母亲还是倔强的登上了敞篷汽车……这天半夜,我的弟弟来到了世上。三十多年过去了,每当家人团聚的时候,只要是说起我弟弟,总是离不开《卖花姑娘》。——李德扬
第一次看歌剧《卖花姑娘》应是在1973年,我和伙伴们一起露天观看,那是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底下是黑压压的人群,大家谁都不愿漏掉一个镜头,歌剧《卖花姑娘》是用朝鲜语演出,电视上打出了字幕,只是由于电视忒小,人又忒多,字幕变换得又快,因此,台词可以说是一句都没搞懂,但是那令人心酸的故事我们看懂了,那优美动听的旋律大家都听懂了。——冯晶
1998年11月21日,《卖花姑娘》第二次访华在北京展览馆剧场演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观众是中国年轻的一代,热情不减当年,特别是那天才下完大雪,地上积着半尺冰雪,而西直门外又在修路,当时公交不通,私家车很少,人们要徒步两站地到剧场。
(编辑:李金桥)